邹 萍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琼梅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将问题体系理论引入课堂教学,突出了问题解决对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作用。将问题解决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使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由此看来,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积极意义。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掌握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学习方法,必然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平时的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儿童是天生的发问家,因为他们必须要学着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但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琼梅克教授的问题体系理论问题体系理论告诉我们:儿童会不会不断地提问,尤其是能不能提出好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对他们的问题作何反应,即儿童的发问能力我们可以培养,也可以扼杀。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营造一种“和谐、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觉得课堂氛围或老师有一种亲近感,觉得老师不是在灌输知识给他们,而是在一起讨论知识。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老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都可给予鼓励。这样的环境才可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促使他们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表述自己的疑惑等。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月字旁的字基本上与身体的部位有关,如:肝、脚、胖表示一种颜色,这时有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怯怯地举起手,似乎有什么疑问。于是我请他说出来,他轻声地说:“为什么胖与身体的部位有关呢?”声音虽小,还是被周围的同学听到了,随之是一片哄笑。我敛住微笑,冷静地对大家说:“大家不要笑,接着我说:“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个个都喊“我愿意!”刚才提问的学生也笑了。
问题解决的本质是“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活动”的过程。创设情境是问题解决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琼梅克教授在她的著作中强调要培养我们的儿童解决各种类型问题的能力,还强调对那些在某一领域能力极强的儿童而言,提供开放、新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对于这些儿童来讲,如果提出的问题越有挑战性、越开放、越有结构,越是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意识、潜能,使儿童的思绪如源头活水涌动。
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就必须不断地创设富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掌声》为例,在讲解完课文后,我就播放《掌声响起》这首歌,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接着用幻灯片显示了生活中响起掌声的图片,学生观看之后提出了许多问题,我抓住机会深化主题,围绕“生活中还有那里需要掌声?爱还可以怎样表达?”再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自己“看”得见、“听”得到,远比老师单纯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其次,问题情境要开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把问题问得过滥琐碎。一问一答的课堂提问模式激不起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反,若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更好地展示自己,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再次,问题情境要富有挑战性。琼梅克教授的问题体系理论指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发展他们的求知欲,产生探究的激情,形成学生内在的进取动机。教师可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热情。
此外,还可以设计与学生情感体验相联系问题情境。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学生深入课文的思想感情,也将其与读文时的内心体验联系起来,任其思绪随意地奔驰。这样的问题给了学生一个巨大的思维空间,一个多样的创造性地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是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其流程就是: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交流、产生新的问题。可见这一课型是一种生成性的活动课程,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在综合运用语文课所学习和掌握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来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每一主题单元的编排意图出发,鼓励学生提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加以探究。例如学完《掌声》这一主题单元,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并从众多的问题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探究,并创造机会展示学生探究的成果。这样扎扎实实地搞好综合性学习就是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鼓励,缺乏成功体验,一个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正确而充分的鼓励,使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能使他发挥其自身能力的80%—90%。教师正确的使用学习评价,会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朝着即定的目标前进。可见,肯定的评价会促使学生深思深问,能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否定的评价可能会把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抹杀。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淡化甄别性和选拔性评价,强化反馈性、激励性、诊断性与自我发展能力的评价功能。实施以成功体验为目的的激励性评价,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符合教学规律。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应认真对待,认真听取,并且鼓励学生敢于、善于提出问题。对正确的认识应给予肯定,大加赞扬。因为成功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大胆提问,积极释疑的源泉,也是促使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有偏差的学生不要直接否定,应积极引导学生,鼓励他继续探究的信心。另外,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语言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如可以肯定学生的交流成果;可以肯定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态度;可以肯定学生交流过程中尊重他人的行为意识等。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地用赞赏的语言加以评价,这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效果远比教师自己提出或用批评的语言提出来要好得多。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促使他们在问题解决中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问题意识”伴随孩子们快乐地踏上创新学习的征途,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