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2014-08-15 00:51姜鸿生
语文天地 2014年27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小学生情境

姜鸿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亲身体验或亲自经历获取的经验或悟出的知识,更能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我们把体验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把体验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

一、激发情感,引发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情感氛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情感实践。应让学生在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想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积极主动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教师还要创造一个有秩序的体验环境,将体验与高期望的反馈结合在一起,使用高质量的案例并通过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来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

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的自律和学习体验的获取。因此,语文教学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过程,要通过合作学习和同伴指导给小学生以各方面的支持,如交往、沟通、表达、兴趣的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现实生活,亲身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解读文本。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使这种外部引起的“触感”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在动力。

二、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学生体验

“语文学习,只有密切联系生活,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要根据语文的知识点创设学生的学习情境,把学习情境看成隐含教学信息的途径,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学习向内部学习转换,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我们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形形色色的观念影响着。这些观念左右着他们的成长,也真实地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应该珍视这些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积极组织引导,让它们“为我所用”,在思想的撞击中,生发智慧的火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指出:“体验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一旦尝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既能使学习动机获得强化,又有助于产生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而这又会对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通过成功的体验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阅读课上,我们总是习惯于从字、词、句、篇到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给学生做彻底的“生理解剖”。学生完全没有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一篇美文佳作,与其由老师剖析得清楚,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把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厚积薄发,使课文中人物所说的话就像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一样,把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在朗读中体现出来。朗读可以品评角色,体验真情,感受美好,读中促思,使鲜活的文学形象再现于学生的脑海,让学生入境入情。

三、置身情境,深化体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而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是学习的基本条件,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在体验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这种构建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的确,学生脱离了社会实践,所学知识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因此,要让小学生的知识巩固并内化,就必须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师生要共同创造可以体验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同层次的要求下反复听老师吟诵,听朗诵录音,听配乐朗诵;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品读;可是学生的自读自悟。其间还可辅以情感渲染、背景介绍、观看场景等。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高语文素养。在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语文课堂不再让学生感觉疲惫,感觉到累,感觉无趣,而是让他们感到愉快、轻松、有趣,乐于学习语文,喜于学习语文,善于学习语文,真正做到有效性学习。教师必须善于营造逼真、优美、愉快的有利于体验的氛围,善于进行情感渲染,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体验作品的神韵,领略作品的美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最终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小学生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护患情境会话
我是小学生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