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契机下的高校“三风”建设研究

2014-08-15 00:50李文峰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风校风学风

李文峰

(重庆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作风建设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着重要根除的四种不良社会风气。为响应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此活动为关键契机,全国各高等院校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措施,以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三风”建设及其重要意义

高校的“三风”建设主要是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对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进行自查,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为建设高水平的大学而努力。

(一)高校“三风”内涵解读

“校风、教风、学风”统称为高校的“三风”,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们在高校的战略性发展规划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系着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

校风是立校根本。校风在宏观层面上包含了高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效果、社会影响度与认可度等等重要因素。校风是一所高校的精神与灵魂的象征,具有强烈的规范、引导、激励和凝聚作用。可以说,校风由内而外彰显了一所高校的软实力,要真正实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校风的建设是必然要求。

教风是关键要素。高校的教风主要是指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管理活动中素质与精神风貌、作风的体现,通过教学目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师人格、管理理念等呈现。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高校的核心力量,其素质、人格与水平,引领着高校教风发展方向。正确的教学目的、教学态度、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成果以及教师健全的人格是高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的保障,更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学风是核心部分。学风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是在校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精神等的集中反映。良好的学风除了与作为主体的学生有着直接关联外,更多的则是受校风和教风的影响。高校营造的良好环境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能从客观层面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良性的互动与循环,必定会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创新性的学习,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潜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二)开展高校“三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鉴于高校“三风”的特殊性与重要性,高校开展“三风”建设的目的明显有以下方面。

第一,建设“校风优”高校。坚持坚定政治的原则,着力抵制各种不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错误思潮侵袭;牢记宗旨意识,着力解决民主意识不强、深入基层不够、不尊重教授治教专家治学、办事推诿拖拉等问题;坚持低调务实,着力解决文山会海、重办学规模轻内涵发展等问题;坚持勤俭节约,着力解决贪图享受、追名逐利、公款吃喝、讲规格讲排场、借学术之名游山玩水等问题。

第二,建设“教风优”高校。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着力解决信仰迷失、信念模糊、言行失范等问题;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着力解决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淡化、只教书不育人、唯利是图、不思进取等问题;强化教师社会实践,着力解决不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

第三,建设“学风优”高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解决教师学生中信仰缺失、价值观偏移等问题;强化学术诚信建设,着力解决学术不端问题;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着力解决入党动机不纯、示范性不强等问题;严格管理,着力解决大学生贪玩惰学、纪律涣散、考试舞弊、论文作假等问题;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教育疏导,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迷茫、心理素质不高等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三风”建设,在宏观层面,彰显了高校的特质和办学理念。同时又对高校教风和学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提高人才质量、引导大学塑造良好形象、优化育人良好软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和促使其内涵式发展的正能量。在微观层面,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提高高校软实力,推动高校获得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校“三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校风建设意识,致使校风建设投入与管理双缺失

校风建设是高校“三风”建设中的根本。校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大局观、意识观的体现,更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沉淀的结晶。目前,部分高校缺乏校风建设意识,致使校风建设投入缺失,校风管理缺失。部分高校对校风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校风建设的重点拿捏不准,认识不到校风建设对科研教学和教风学风的影响作用。高校成立的学校建设部门将制定的校园建设规划和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校园软文化建设,缺乏对校风建设的经费投入,工作形式表面化,将校风建设文件停留在嘴上进不到心里,将会议内容留在会议室里放不到手上。高校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是高校校风建设的质量保障。然而一些高校的管理者缺乏大局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使得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无竞争压力更无协同作战的进取意识。有些高校管理者缺乏民主,任人为亲,实施管理时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能够竭心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缺乏合作,管理不严势必影响到高校日常工作,尤其是教职工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缺乏参与性从而直接影响校风建设。

(二)部分教师缺乏责任感,存在师德不良,教风不严问题

高校教师是高校科研教学综合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教风是社会衡量高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高品质的教风既能推动优良校风的形成,也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育。“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本身是作为教师的代名词来赞美教师的崇高品德和高尚的行为。但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一些高校教师不能言传身教,课上只单纯传授知识,不和同学们交流,课下对同学们不够关心,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某些高校教师缺乏探索创新精神,不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只向同学们传授陈旧枯燥,没有思维拓展的内容。导致同学们缺乏兴趣,直接影响到优良学风的形成。教书育人似乎不再是教师在本职岗位上的“愿望”。一些高校教师作为党员同志对党内发生的奢侈腐败,脱离群众的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党性修养不高,思想信念不坚定,经常向同学们渲染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放大传播。个别班主任、辅导员不及时了解班级同学思想动态、日常生活,在平时工作中一味迎合上级领导,甚至收受同学或家长的东西将社会不良风气带到学校中。

(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目标,致使学风不良

高校大学生应是国家新一代青年中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代表,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媒体曝光的个别高校一些大学生堕落、违纪的现象,让我们对高校某些大学生的未来担忧,也更凸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哪里?学风建设的动力在哪里?有些高校大学生以压力大为理由不能摆正自己位置,眼高手低,抱怨社会。甚至同学认为四年大学不过是为了一张文凭,片面的认为在国家发展的新形势下“能力”就是一切,大学期间学习的内容对未来的工作帮助不大,从而迟到、早退、旷课以各种理由在校外“历练”,对同学和老师的帮助置若罔闻。还有一些同学认为大学就应该好好玩,对自己大学生涯没有规划,对未来工作没有想法,缺乏学习动力,甚至是躲在寝室玩游戏,谈恋爱。平时抄袭他人作业,考试时作弊,夹带小抄成为很多同学的过关法宝,学习风气日益低下。

三、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的高校“三风”建设具体措施

面对高校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对于其缘由的追溯无论是主观层面还是客观层面,都需要进行一次由内而外、由上至下、点面结合的自我反省与改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高校的“三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氛围。高校对“三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整改,重塑高校的良好形象,凸现高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应有价值。

(一)强观念、重管理

强观念就是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校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学习好、落实好《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使高校管理者在校风建设工作上迈出重要一步。重管理,一是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精简会议活动,将会议内容又好又快的落实到实处,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严禁讲空话,摆架子。二是要管理透明化、公开化、民主化,使老师们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关心了解学校发展的状况,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三是高校管理者应经常深入基层,了解高校广大师生员工心中的渴求,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机制、重考核

建机制、重考核首先应加强高校招聘机制,严把入口质量关,对于一些受社会不良影响熏陶严重,思想觉悟与党性修养不达标的应聘者不应录取。二是要建立师生反馈机制,最了解教师的不是高校管理层,而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将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学水平和精神状态反馈给管理者,然后管理者根据真实性督促教师做出改进。三是开展学科竞赛,由“教师组”和“学生组”做评价,特别是要多听学生的意见,促进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倡导教风建设。四是建立健全奖惩和贫困补助机制,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特色人才培养,做好教师之间的“传、帮、带”。

(三)明思想、铸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校园文化生活是高校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之余的成长、娱乐的重要渠道。通过组织参加校园活动,同学们可以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力支持并鼓励同学们多参加,多锻炼。

(四)多宣传、勤监督

高校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先进典型宣传、言论评论、工作综述、专题专访等形式,充分反映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和成效。充分发挥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的平台作用,采取广大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宣传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坚持典型引路,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认真接受并全力支持和配合上级督导部门的监督,同时也要对下级部门进行灵活的监督,及时了解思想动态,了解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保证三风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总之,积极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此为契机来推动高校“三风”建设,坚持“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师生工作路线,把这一正确主张和价值追求变为我们自由自觉的活动并深深植根于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做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把“师生拥护不拥护”、“师生赞成不赞成”、“师生高兴不高兴”、“师生答应不答应”作为学校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以此推动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

猜你喜欢
教风校风学风
说 校 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校风的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浅谈新课改对初中教师的要求
学风就是质量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