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2014-08-15 00:50吴荷荷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生产力体制

吴荷荷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一)

对于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有人用指导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观点来否定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人用指导过去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这都是不科学的。毋庸置疑,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区别是:

第一,所发生的阶段不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辛探索、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过程中经历的两个阶段,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的一场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至今仍在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前无古人的光荣使命。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此同时,逐步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及时把工作重心调整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追赶着时代前进的潮流。

第二,所涉及的内容不同。社会主义改造是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牢固确立的条件下,改革那些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简单讲,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1956年底,我们通过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逐步过渡的形式,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采取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形式,逐步把大量分散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用和平赎买的办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将民族工商业者的绝大多数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了。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了各项制度。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三,所解决的问题不同。社会主义改造所要解决的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所要解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我们面临的并不是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而是一个烂摊子,千疮百孔,经济形势非常严峻。金融资本炒买炒卖,投机倒把,商业资本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其后,一些资本家还大搞“五毒”,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资财、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这就必须彻底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生产资料和私人占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经被消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并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它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它各方面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改革引起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逐步解决中。

(二)

尽管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有区别,但它们之间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焦急地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要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通过改造,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现代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发展,原来基本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越来越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然要通过改革,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30多年来,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第二,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20世纪50年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既是当时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新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建国后,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工作的完成和工业化建设的初步展开,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在调整工商业和土地改革中创造出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具体办法,特别是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使社会主义改造有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苏共的支持、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形势开始和缓,这些都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封闭、落后,走向富裕、开放、进步;使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开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无论如何改,都离不开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而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确立下来的,否定社会主义改造,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主义改革也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的纠正。由于受认识水平上的限制,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和工作方法上的过于简单,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比如,经济上,管理过分集中、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等;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家长制、终身制、特权现象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的改革,逐步纠正了社会主义改造遗留的问题,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还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社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为发展生产力提供良好的社会制度,即使社会主义在一定时期还可能出现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但它可以通过内部改革,调整机制,保证生产力持续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个好制度。但是,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社会主义一些具体制度和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30多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生产力体制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