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

2014-08-14 01:36王怀军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8期
关键词:语言素养历史课堂语言艺术

王怀军

摘 要 语言是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和知识传授的交际工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素养的彰显和语言艺术的妙用,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释放出课堂效果的正能量,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无限。

关键词 历史课堂 语言素养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58-03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它反映的是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客观事实。因此,过去性成为历史的知识特点之一,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使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作直观实验,所述内容与学生的距离遥远,很多东西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了。而初中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没有直观感觉,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相应的提高了教学要求,而现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不尽人意、缺乏魅力。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时序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有的教师会把尘封已久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于学生眼前,而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兴趣索然,学生厌烦历史也很正常了。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让课堂教学活力无限。我认为从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艺术上改革课堂教学,必会使课堂焕发生机。下面谈谈这两个方面的做法:

一、语言素养彰显教师风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教学语言是独白和对话语言的有机结合。历史教学语言区别于其它学科,它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语言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掌握的历史知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准确运用教学语言。因而,着重于培养教师的语言素养,不仅可以彰显教师风采,也可以更加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1.语言准确严谨。这体现了语言的科学性——言之有史,言之有据,并要求内容准确。秦灭六国之前,赢政是国君,称之为“秦王赢政”,秦灭六国后称帝,秦朝诞生,赢政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一字之差,颠倒时序,前后混用,这是用词不准确,犯了科学性的错误。又如沙俄是1547-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俄国的通称,如果将此前此后的俄国一概通称沙俄,就会被认为不懂历史了。其次要求用词严谨,“五四运动是学生爱国运动”,这句话不是准确,而是不严谨。“五四运动”前阶段是学生爱国运动,后阶段是全国性革命运动。以“学生爱国运动”来表达五四运动的全过程是不妥当的。又如“商鞅变法”颁布的法令数目不止3-4条,应当讲“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有四点……”就比较严谨了。

2.语言精炼简洁。恩格斯曾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冗长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教学语言体现简洁利落,课堂上不出现“啊”“这个”“嗯”等口头禅,也不能出现语言过于重复的毛病。否则就如同“画蛇添足”,使语言教学失去应有的学科色彩,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思维。学生听不明白之处重复一下更是必要的。如介绍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荀子时,先说:“荀子和孟子齐名的。”不简单重复,而是说:“荀子和孟子在当时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精炼简洁并不是空洞抽象的,教学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言之有物,言之有史,只有要求教师多加强语言素养修炼,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3.语言生动形象。课堂语言应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情感上的褒贬,肢体语言动静结合。如讲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让学生听到几千年前陈胜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仿佛看见法国马赛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场面,触摸到世界各国精美绝伦的文物遗产;感受到杰出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更像油一样渗入学生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并认为教学“是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艺术”。生动形象的语言犹如艺术享受;反之,平淡乏味的语言犹如嚼蜡,学生犹如“听刑”。如讲元代海外贸易泉州六胜塔作了比喻:六胜塔连接天地和大海,犹如一把宝剑直插云宵,灯笼高挂,犹如火炬熊熊燃烧。它是归帆者胜利的希望,更是元帝国的象征。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语言素养彰显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语言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语言积累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把心沉下来,多钻研教材,多研习一些历史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等,开阔知识视野,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教学环境,使课堂满堂生辉。

二、语言艺术用词富有新意,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艺术的表达,会让课堂气氛更加浓厚、思维活动更加活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学中讲究语言的艺术表达要具有以下特色。

1.充满情感的语言

由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历史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大,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简明通俗,饱满情感,才能让学生在情感渲染下,听历史课就如同欣赏一部历史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状态怎么激励人,没有勃勃的生机怎么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这就需要教师用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知识进行描述、分析,如同磁铁一般牢牢吸引学生。如果教师的讲授充满感情色彩,则会激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语言描述历史长河中的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勾勒出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endprint

七年级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讲述奴隶的悲惨生活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以第一人称的语气这样叙述“我是被主人用一匹马加一束丝买回来的一个可怜的奴隶,我一直过着最黑暗、最悲惨的生活。每天干着忙不完的活,却从来都没有吃饱过一顿饭,还经常受到主人的鞭打,我的身上刻着耻辱的印记。白天,我累了一整天,晚上,为了防止我逃跑主人还要用枷锁锁住我的双手。每到了祭祀祖先的时候,主人还会杀掉我和我的同伴做殉葬品,他们即使是死了也不会放过我们,我知道我会被杀死去为他陪葬……”低沉、缓慢而苍凉的语言再现了奴隶的悲惨命运。同学们在深受感染的同时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的残酷和野蛮的本质;并明确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

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既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又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充满强烈情感色彩的讲解,必定会以情动情,令学生深受感染,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由此可见,教师是否饱含感情进行教学是关系到能否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如果能真正做到“表情达意”,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那么,学生才会保持持久稳定的注意力,保持高涨的情绪和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历史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深刻难忘的形象,让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其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受到震撼,感情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

2.富有幽默的语言

英国学者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由此不难看出,幽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应用幽默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时而幽默一下,必然能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增强对历史课的兴趣和信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年级《三国鼎立》一课在导言时,我提问学生喜欢三国里的哪个人物,一同学说“貂婵”,一个调皮的男孩突然接话:“老师,你和貂婵谁更美?”对于课堂上这种突发事件,教师如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继续讲课,会让学生感到失望。于是,我笑着回答:“要论身材和容貌,我不是貂婵的对手,可论气质,她一定比不过我。因为,无须张扬不用伪装,独特的气质是我的锋芒!”结果给了学生意外的惊喜,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的课就好上了,增强了教学效果。

用幽默的语言夸赞学生,让学生在笑声中提升信心。在给七年级新生入校上第一节课时,一个学生非常出人意料的、完整的回答了我提出的什么是历史的问题,我就一本正经地对他说:“你别说了,再说我就下岗了。”学生都笑了,一下子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幽默的作用不可阻挡。课堂教学中,教师幽默的评价语言常常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有时学生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说:“哦!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哦,一定是!”这些充满爱心、智慧幽默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保护学生的心灵。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争先恐后地发言。

在讲述世界现代史“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一处时,我是这样向学生说明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的,“日本在战后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纵容和扶植,因此,‘二战后日本的内外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唯美国马首是瞻。具体地说,就是美国打个哈欠,日本就感冒了。”如此比喻,既形象生动,又贴切恰当,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二战”后的美日关系。这样恰当的使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苏联教育家霍姆里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幽默这门语言艺术可以说是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仅增强了教师的魅力,而且还使学生有“以学为乐”“乐此不疲”之感。

3.蕴涵美感的语言

中国古代的辉煌巨著《史记》,之所以千百年来倍受世人称道、魅力不减,其奥秘就在于蕴涵了美感的语言。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最能说明语言蕴涵美感这个问题。美学家认为:“美的效用,不仅从生理上给人以快活和满足,而且从精神方面愉悦人、感染人。”以此作为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强调运用美的语言理由之所在,应当是恰如其分的。因此,从历史教学的“魅力”角度考虑,强调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文气一点、美一点,就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了。

具体说来,当讲述那些在山河破碎之际,舍生忘死、为国捐躯仁人志士的业绩时,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深沉悲壮之美;当讲述人类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时,教师的语言就应充溢着流动的诗韵之美;而当讲述那些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人民斗争或战争经过时,教师语言则应具有生动的形象之美,使学生从中听得见铿锵的金戈铁马之音,看得到浓浓的硝烟翻腾之景……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切领略到历史教育的魅力,并深深地为之倾倒。反之,语言干瘪苍白或晦涩艰深,只能导致学生学习倍感枯燥乏味。

总之,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的教学手段、方式不止这两个方面,还有许多更新颖的课堂模式。但这二者决非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关的。相反,情中有美、美中有趣,只有这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才能够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熠熠生辉,放射出璀灿、诱人的光芒,才能让历史教学的魅力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英)鲍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9,(06).

[3](苏联)霍姆里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素养历史课堂语言艺术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回归阅读本味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词语教学的智慧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