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针对市场需求与专业特长培养,在多年教学中分别从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专业指导、运用课程设置及课程教材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运用软硬件开发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运用与社会接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几个步骤领域出发,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职高学生 计算机专业 专业特长形成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36-03
一、背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迅速普及,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对计算机学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计算机教育不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教学内容上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引起了重视,由传统的理论型教学向学生专业特长型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更应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能力,为他们的专业特长形成打下基础。
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过硬,能够迅速上岗并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课教学的任务,包含着传授知识、专业特长和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这样三大方面,其中专业特长的培养与发展,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培养目标
1.专业目标
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目的,树立职高计算机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特长的意识,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计算机某一方面特长,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能从事多媒体制作,能从事平面设计工作,能具备最基本的编程能力,能适应网页制作技术,并具备进一步深造和自学的能力等。
2.技能目标
通过探索研究,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对抽象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对各种设计选择的理解能力,以及客观的科学的测试和评价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一定工作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3.操作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学生专业特长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在学生专业特长培养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能熟练运用常规办公软件,如OFFICE等,能适应办公室日常工作的需求;具备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组装维修原理,胜任计算机维修等工作;能充分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准确定位用户的需求,具备一定的营销知识与经验;具备网络专业知识特长,对企事业系统中网络的构架与维护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建设和维护简单的网站,能从事网络相关的工作;具备熟练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知识的特长,能较熟练掌握流行的网页制作软件、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多媒体处理软件,具有应用它们设计实用网页的实践经验;具备电子商务知识的特长,能从事电子商务类的专业工作。
三、研究过程
(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专业指导
教学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职业教育与学生特长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职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为理念;同时,信息技术教学以引导为主,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情感;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能力培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想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
(二)运用课程设置及课程教材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
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动画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网页制作教学、基础语言教学,根据课程设置,我们计算机组合理分工,进行特长培养。1.计算机操作应用人员,能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常用计算机外设,解决日常办公中的文字、表格等的快速处理。另外,还需学习一定的文秘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2.计算机维修维护人员,熟悉各种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熟练安装各种软件和硬件设备,具备软、硬件维护的知识和经验。3.计算机网络安装和维护人员,注重培养学生网络的相关知识,具备网络专业知识特长;4.注重培养学生多媒体知识的掌握,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如phtoshop、flash、coreldraw、dreameaver等。
同时,专业特长的培养必须按阶段完成。一般来说,可以参照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即入学的前两年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是文化素质培养和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操作的学习,经过统一水平测试后,合格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分别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的培养应该是各不相同的。选择就业的同学按各自的特长和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操作应用技能的难易程度分别进行一年的专长培养。
(三)运用软硬件开发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
我校现有3个电脑室、140多台电脑,每个教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学楼内实现无线上网,为可进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优越的软硬件条件,主要进行如下方面研究:
1.电脑维护与维修特长培养
学生整体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更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对男生而言,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于是针对他们的兴趣特长,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维护与硬件维护。其中软件维护主要有:WIN98安装、WIN2000安装、WINXP安装、GHOST系统备份及还原、系统优化、系统基本设置、系统简单故障排除。硬件维护主要有:计算机主要硬件的介绍和购买、计算机的组装、计算机硬件的简易参数设置、BIOS设置、计算机硬件的简易故障诊断与排除、计算机硬件的简易清洁、网络的简易构成、网络介质的简单制作、简单的组网和网络设备的简介、服务器环境的要求和设置、网络还原。endprint
2.计算机基础特长培养
在信息技术技能中,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特长培养中,计算机基础特长培养也是一块重要的领域,其中打字就是其中一项。
3.计算机平面设计人员培养
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平面设计所使用的做基础电脑软件,能独立胜任创意及设计制作工具,具备一定的彩色运用能力和平面创意能力,并在学习中具备领先、前沿的设计思维和理念,使之能胜任整体广告宣传创意及各类宣传品的平面设计与制作能力。
4.动画制作特长培养
使学生掌握FLASH等基本的动画制作软件,能娴熟运用这些软件来完成一定要求的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
(四)运用与社会接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
职业教育应该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一部分,是社会成员获得职业身份或职业资格的重要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应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劳动力市场对这些岗位的需求,了解这些岗位上岗必须满足的要求,了解这些岗位技术发展的状况,预测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写出调查报告和市场分析。研究职业高中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在就业上岗的职业分类、职业能力,通过认真分析地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在不同岗位的职业分析,归纳和完成职业中学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各职业分类和就业市场的作用。
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迫切需要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掌握专业技能技巧的灰领。在上海、深圳等地区出现了高级工、技师个人收入超过了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这说明,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更高了。所以,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就业,在专业特长培养中必须首先了解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四、成效和思考
(一)学生计算机专业特长初步形成
着眼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努力培养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又具有良好个性特长的新型人才,增强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竞争能力,从社会实际出发,确定了电脑维护与故障维修研究、软件设计、网页制作特长培养、计算机基础特长培养、PHOTOSHOP平面设计研究、FLAH动画制作培养为切入点,对学生特长培养进行探索与研究。
在注重学生特长培养的过程中,我校计算机专业实习生98.6%都找到了实习岗位,在调查中,他们本人及实习单位都很满意,现举例如下:陈娇娇,成功任职于阿里巴巴;胡珊珊,任职于临平引钰台湾饰品;王慧,任职于同盛电脑公司;卓慧,任职于安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孟娇,任职于北京四中网校;夏灵,任职于新视原广告公司;高新凯,在华耀家具厂从事电脑管理;叶华军现在电脑公司从事超速数码工作;范跃峰,任职于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二)校本教材
根据专业特长培养目标与实践操作,经过总结与归纳、修改,形成了一套校本教材,对计算机硬件维护、系统安装、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及平面广告设计,配有生动的图片,从实践教学中,学生反映良好。
(三)教师专业发展
没有相应水平和实践经验的老师,就难有合格的学生,通过课题组分工合作教学,可以很好地利用教师专业对学生专长的培养,学生进入专业技能学习阶段后,某个专业方向(就业方向)的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课程、应该开展什么样的实践培训活动,均由相应专业方向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和负责实施。将我们的专业课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就业挂钩,这首先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的同时,更多了解社会对某类专业人员的具体需求,以及某个专业方向中专毕业生具体都做什么样的工作,或在参与实际的社会工作中挖掘出某个专业方向的社会需求,为他们及时培养所需人员。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在各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连玉老师的《C语言程序设计调试常用技巧》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同时参与省教材《微机应用基础》的编写;马美芳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创新创业大赛获省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市技能大赛获多个市一等奖。
参考文献:
[1]严双林.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11).
[2]李振军.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浅谈[J].科技信息,2008,(24).
[3]杨进军.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特长生培养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9).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