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新
摘 要: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原因分析 教育方法
在现代社会,身与心都健康的人才能称为一个健康的人。最近几年,许多大中城市逐渐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小学教育也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小学生周围的一切都在急剧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他们的父辈多,我在观察中发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物质逐渐丰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就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现在物质丰裕,对于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对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表扬、鼓励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
2.教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
小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照顾太多,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
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了99分回家得不到表扬,家长只问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要接受教育,关照不要骄傲自满,要努力,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放纵。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创造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创造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果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活小学生多种经验,引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2.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做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就结不出“良好发展”的果实。
(1)平等对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减轻并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和协作者的角色,营造最佳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就会走近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健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对待每位学生,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理解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融,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