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玲
摘 要: 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矫正学生的过错,教师要尊重、爱护过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关键词: 过错学生 教育思考 教育策略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难免犯错误。犯错误是一种正常现象,关键是犯了错误之后,如何对待错误,是否知错就改?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发展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很容易出现过错行为。面对学生的过错,教师应实施相应策略,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以期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
小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待过错的学生,要因“错”施教,认真分析学生形成过错的原因,对症下药,最终达到矫正学生过错的目的。
矫正学生的过错,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生知道自己有错误能及时改正,是可取的。矫正学生过错,教师要充分保护过错学生的自尊,以说服引导为主,让过错学生自己分析过错原因,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错了,这样不但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
矫正学生的过错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过错学生的疑惧心理。对过错学生不斥责、不惩罚,更要尊重、关心、帮助、爱护过错学生,使过错学生消除顾虑和对立情绪,从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正确对待并热情帮助过错学生,使过错学生得到温暖,受到启迪,消除疑惧心理,增强信任感,激起内心震动,从而改正过错行为。
一天早饭前我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老师,小卖部的人说这张钱是假的。”学生Z递给我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
我接过那张钱,仔细一看,果然是一张假钱。反过来一看,上面赫然写着L同学的名字。原来,这是这个月收伙食费时,我找给学生Z的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当时,我是从班里收上来的钱中,抽出一张找给他的,所以上面用圆珠笔赫然写着学生L的名字。我猜想,一定是Z同学的家长发现这张钱是假的,又不好意思说是他们发现的,所以就让Z同学说:“小卖部的人说,这张钱是假的。”
按学校惯例,每次缴纳诸如伙食费等费用时,班主任通常都会让学生在面额比较大的钱币上写名字,防止找不到交假币的学生。我自然不能例外。曾经有一名学生调皮地问我:“在人民币上写名字,岂不是对人民币的不尊敬吗?”我回答:“在人民币上写名字是为了防止出现假币,如果出现假币,岂不是对人民币更大的不尊重吗?”从此之后,再没有学生对在较大面值的钱币上写自己的名字表示异议。
其实,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假币,在较大面值的钱币上写名字,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没想到,这次竟然有了用处。我想当然地认为,既然上面写着L同学的名字,自然就是他缴的。让他拿回家另换一张就行了。于是,我就让Z同学悄悄将L同学找到办公室,将假币的事情告诉他,并让他仔细看了上面的名字。结果,令我意外的是,他竟然矢口否认,说他是用钢笔写的名字。而且信誓旦旦地说,他是用C同学的钢笔写的。本来认为很简单的事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到此我没有再追问,先叫他们回去吃饭了。L同学的矢口否认,一时之间让我没了主意。
我苦苦思索对策。这张五十元的假币是从班里收来的,当时应该写着名字。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挨张检查,所以,本着“无罪推定”的原则,先假设这张假币不是L同学的,虽然上面写着他的名字。总之,这张假币只在我、L同学、Z同学三人之间流传。而且,我可以肯定,自己并没有在这张钱上做手脚。那么,这张假币的问题该出在他们两人身上。明白了这一点,一切都容易了。
既然钱上有名字,我就从字迹入手。吃过早饭后,我取出一张纸,让他们两人分别在正反面把自己的名字各写五六遍。写完之后,拿来一对比,便立刻见了分晓。我将他们两人叫到办公室。和颜悦色地跟他们说:“谁也不能保证不犯错误,老师自己也犯过错误。比如,这张假币的出现,是老师当时没有仔细查验,给你们带来了麻烦,这是老师的错,以后老师一定认真仔细。只要知错能改就好了,知错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这时我拿着他们刚刚写下的名字,与钱币上的名字对比,让他们看钱币上是不是自己的笔迹。
结果,Z同学说不是他的笔迹,而L同学则坚持说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是用钢笔在钱上写的名字。我觉得假币上的字迹跟L同学的笔迹有点像。但是,我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不能强迫他承认,就叫他们回教室。
放学时,我让L同学把那张假币与写有他们两人名字的纸一起带回家,让他们的家人帮助辨认。晚上回家吃饭时,我接到了L同学家长的电话,说那张假币不是L同学的,因为他是用钢笔写的名字,而且他们也不会让孩子带假币交给学校,再说五十元的假币也不值得。我只好回答说,不是L同学的就算了,没事的。
在Z同学把这五十假币交给我时,我立刻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五十元钱给他。其实,我并不在乎自己是否因此损失五十元钱,只是想让学生学会勇敢地面对错误,勇敢地承担责任。在与L同学家长通话结束时,我已经明白,这张假币会一直在我手上。
第二天早上一到校,我又将Z同学和L同学找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这张假币,只在我们三人之间流传。我既不能确定这张假币是Z的,又不能确定这张假币是L的,但是,我敢肯定地说,这张假币不是我的。你们两人先回去,再认真思考一下,然后再来办公室告诉我,你们是否跟这张假币有关系?我只想从你们口中得到真相,绝不会责怪你们。”看着他们两人离去的身影,我颓然地靠在办公椅上。
第二节课后,他们来到了办公室。Z同学信誓旦旦地说假币跟他无关;L同学也信誓旦旦地说假币跟他无关。我知道,碍于面子,他是不会承认的。然而,我不想放弃最后的希望,对他们说道:“关于这张假币的主人,如果以后谁承认了,我也不会再让他换成一张真币,因为他已经错过了知错就改的机会;如果从此以后,没有一个人承认,那么他这一辈子都将背负着这一张假币。这张假币的主人,将来一定会明白我这句话的。”
我怎会看不出假币上是谁的字迹?但是,我没有说破。我想,家长也许并不是故意让孩子将假币带到学校,只是迫于面子不愿意承认罢了。如果我当面点破,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打击。因此,我采取的办法是既不当面点破,又让学生明白我已经知道了这张假币的来龙去脉。
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一直尊重、关心、帮助、爱护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让学生勉强认错、违心认错,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
我愿用五十元钱的损失与这一张假币,鼓励那位同学在以后的生活中,坦然面对错误,勇敢承担责任,明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