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立新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腿部最重要的一个保健穴就是足三里。古时候有句话叫“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足三里这个穴位要常年流着做完瘢痕灸后化脓的水。古人认为,伤疤没好,就要对足三里做第二次瘢痕灸。这样可以促进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我们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可以延年益寿。
足三里这个穴位在小腿的外侧,先找到外膝眼,足三里穴就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然后再从胫骨最高点往小腿外侧量出1横指,即是足三里穴。如果是有病变的人,按压这个位置时会有点酸胀的感觉(图1)。
那么,足三里有什么功效呢?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阳明胃经是条多气多血的经脉,能补气养血,所以足三里是一个补脾胃特别好用的穴位。足三里除了能够补气以外,还能够通腹,就是让腹气得以通畅。足三里是补益要穴、强壮要穴之一,如果有虚弱性疾病,可以经常揉一揉足三里,或用艾灸的方法来灸这个穴位。
自己灸足三里时,首先要采取一个最自然、最舒服的姿势。一般来说,坐着灸是最好的,可以把腿放平或自然弯曲。既可以用艾条灸,也可以用艾柱灸。用艾条灸的时候,艾条别离皮肤太近,离皮肤差不多两三厘米就可以了。如果觉得老拿着艾条很累,可以借助灸架。如果是做足三里的保健灸的话,可以灸20~30分钟,每天灸一次,灸10次左右,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灸。
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使用专门做好的小艾炷来灸,就相对方便很多。这种小艾炷底下有不干胶,能够直接贴在穴位上面。小艾炷灸属于无斑痕灸,不会在身体上留疤,但是,换艾炷时要小心,以免烫伤手指。用小艾炷灸的话,要在一个穴位上连续灸三壮到五壮。
如果是身体比较好的人,一次灸三壮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脾胃不好,比如肚子胀、吃饭不香或者经常腹泻的人,就要一次连续在足三里灸五壮。
“一箭三雕”的穴位——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四指),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图2)。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相交汇的穴位,所以三阴交有补肾、平肝、健脾的作用,真可谓是一个“一箭三雕”的穴位了。三阴交是女子最常用的一个调血调经的穴位,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都可以用这个穴位治疗。
三阴交是脾经上的穴位,又因为它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而肝是藏血的,脾是统血的,肾又是藏经、主生殖的,所以对于女性来说三阴交是个非常重要的保健穴。我们可以经常揉一揉三阴交,也可以常用灸法。
三阴交既可以用艾条灸,也可以用艾炷灸。做艾条灸时,我们既可以自己拿着艾条灸,也可以用灸架进行艾灸。点燃艾条后,对着三阴交熏烤,可以做温和灸,也可以做回旋灸或雀啄灸。在这个部位也可以用上文说的小艾炷,直接贴上就可以了。
养肾要穴——复溜与
太溪
太溪穴在我们的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即是此穴(图3)。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为“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复溜穴是小腿内侧的一个穴,是肾经上五输穴之一的“经”穴,属金,是水之田,有很强的补肾作用。复溜穴在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图3)。复溜穴和太溪穴一样,都是补肾益气的好穴。另外,临床上常见的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腰脊强痛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复溜穴来治疗。
如果经常感觉腰膝酸软、腰腿痛,或者女性夜尿比较多,或者出现憋不住尿等问题,那就说明是肾虚了,此时可以灸太溪和复溜这两个穴位来补肾。
复溜和太溪这两个穴位可以换着灸,比如今天灸太溪,明天就可以灸复溜穴。当然,这两个穴也可以同时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底部带不干胶的小艾炷灸,一个穴位贴一个。两个穴位一起灸的时候,补肾的作用会更强。
腿部艾灸的注意事项
以上讲的是腿部的几个保健要穴,那么,我们在做腿部艾灸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腿上没有大面积平坦的地方,如果用灸架的话,一定要固定好,注意不要让它歪倒了。放灸架时要注意别长时间压迫近骨面的皮肤,以免出现皮肤损伤。
做艾灸的时候会有火和烟,所以一定要选择透气、保温的场所进行艾灸。做完艾灸以后,可以喝一大杯温水,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艾灸的疗效,加强保健的效果。
endprint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腿部最重要的一个保健穴就是足三里。古时候有句话叫“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足三里这个穴位要常年流着做完瘢痕灸后化脓的水。古人认为,伤疤没好,就要对足三里做第二次瘢痕灸。这样可以促进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我们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可以延年益寿。
足三里这个穴位在小腿的外侧,先找到外膝眼,足三里穴就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然后再从胫骨最高点往小腿外侧量出1横指,即是足三里穴。如果是有病变的人,按压这个位置时会有点酸胀的感觉(图1)。
那么,足三里有什么功效呢?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阳明胃经是条多气多血的经脉,能补气养血,所以足三里是一个补脾胃特别好用的穴位。足三里除了能够补气以外,还能够通腹,就是让腹气得以通畅。足三里是补益要穴、强壮要穴之一,如果有虚弱性疾病,可以经常揉一揉足三里,或用艾灸的方法来灸这个穴位。
自己灸足三里时,首先要采取一个最自然、最舒服的姿势。一般来说,坐着灸是最好的,可以把腿放平或自然弯曲。既可以用艾条灸,也可以用艾柱灸。用艾条灸的时候,艾条别离皮肤太近,离皮肤差不多两三厘米就可以了。如果觉得老拿着艾条很累,可以借助灸架。如果是做足三里的保健灸的话,可以灸20~30分钟,每天灸一次,灸10次左右,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灸。
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使用专门做好的小艾炷来灸,就相对方便很多。这种小艾炷底下有不干胶,能够直接贴在穴位上面。小艾炷灸属于无斑痕灸,不会在身体上留疤,但是,换艾炷时要小心,以免烫伤手指。用小艾炷灸的话,要在一个穴位上连续灸三壮到五壮。
如果是身体比较好的人,一次灸三壮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脾胃不好,比如肚子胀、吃饭不香或者经常腹泻的人,就要一次连续在足三里灸五壮。
“一箭三雕”的穴位——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四指),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图2)。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相交汇的穴位,所以三阴交有补肾、平肝、健脾的作用,真可谓是一个“一箭三雕”的穴位了。三阴交是女子最常用的一个调血调经的穴位,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都可以用这个穴位治疗。
三阴交是脾经上的穴位,又因为它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而肝是藏血的,脾是统血的,肾又是藏经、主生殖的,所以对于女性来说三阴交是个非常重要的保健穴。我们可以经常揉一揉三阴交,也可以常用灸法。
三阴交既可以用艾条灸,也可以用艾炷灸。做艾条灸时,我们既可以自己拿着艾条灸,也可以用灸架进行艾灸。点燃艾条后,对着三阴交熏烤,可以做温和灸,也可以做回旋灸或雀啄灸。在这个部位也可以用上文说的小艾炷,直接贴上就可以了。
养肾要穴——复溜与
太溪
太溪穴在我们的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即是此穴(图3)。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为“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复溜穴是小腿内侧的一个穴,是肾经上五输穴之一的“经”穴,属金,是水之田,有很强的补肾作用。复溜穴在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图3)。复溜穴和太溪穴一样,都是补肾益气的好穴。另外,临床上常见的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腰脊强痛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复溜穴来治疗。
如果经常感觉腰膝酸软、腰腿痛,或者女性夜尿比较多,或者出现憋不住尿等问题,那就说明是肾虚了,此时可以灸太溪和复溜这两个穴位来补肾。
复溜和太溪这两个穴位可以换着灸,比如今天灸太溪,明天就可以灸复溜穴。当然,这两个穴也可以同时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底部带不干胶的小艾炷灸,一个穴位贴一个。两个穴位一起灸的时候,补肾的作用会更强。
腿部艾灸的注意事项
以上讲的是腿部的几个保健要穴,那么,我们在做腿部艾灸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腿上没有大面积平坦的地方,如果用灸架的话,一定要固定好,注意不要让它歪倒了。放灸架时要注意别长时间压迫近骨面的皮肤,以免出现皮肤损伤。
做艾灸的时候会有火和烟,所以一定要选择透气、保温的场所进行艾灸。做完艾灸以后,可以喝一大杯温水,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艾灸的疗效,加强保健的效果。
endprint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腿部最重要的一个保健穴就是足三里。古时候有句话叫“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足三里这个穴位要常年流着做完瘢痕灸后化脓的水。古人认为,伤疤没好,就要对足三里做第二次瘢痕灸。这样可以促进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我们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可以延年益寿。
足三里这个穴位在小腿的外侧,先找到外膝眼,足三里穴就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然后再从胫骨最高点往小腿外侧量出1横指,即是足三里穴。如果是有病变的人,按压这个位置时会有点酸胀的感觉(图1)。
那么,足三里有什么功效呢?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阳明胃经是条多气多血的经脉,能补气养血,所以足三里是一个补脾胃特别好用的穴位。足三里除了能够补气以外,还能够通腹,就是让腹气得以通畅。足三里是补益要穴、强壮要穴之一,如果有虚弱性疾病,可以经常揉一揉足三里,或用艾灸的方法来灸这个穴位。
自己灸足三里时,首先要采取一个最自然、最舒服的姿势。一般来说,坐着灸是最好的,可以把腿放平或自然弯曲。既可以用艾条灸,也可以用艾柱灸。用艾条灸的时候,艾条别离皮肤太近,离皮肤差不多两三厘米就可以了。如果觉得老拿着艾条很累,可以借助灸架。如果是做足三里的保健灸的话,可以灸20~30分钟,每天灸一次,灸10次左右,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灸。
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使用专门做好的小艾炷来灸,就相对方便很多。这种小艾炷底下有不干胶,能够直接贴在穴位上面。小艾炷灸属于无斑痕灸,不会在身体上留疤,但是,换艾炷时要小心,以免烫伤手指。用小艾炷灸的话,要在一个穴位上连续灸三壮到五壮。
如果是身体比较好的人,一次灸三壮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脾胃不好,比如肚子胀、吃饭不香或者经常腹泻的人,就要一次连续在足三里灸五壮。
“一箭三雕”的穴位——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四指),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图2)。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相交汇的穴位,所以三阴交有补肾、平肝、健脾的作用,真可谓是一个“一箭三雕”的穴位了。三阴交是女子最常用的一个调血调经的穴位,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都可以用这个穴位治疗。
三阴交是脾经上的穴位,又因为它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而肝是藏血的,脾是统血的,肾又是藏经、主生殖的,所以对于女性来说三阴交是个非常重要的保健穴。我们可以经常揉一揉三阴交,也可以常用灸法。
三阴交既可以用艾条灸,也可以用艾炷灸。做艾条灸时,我们既可以自己拿着艾条灸,也可以用灸架进行艾灸。点燃艾条后,对着三阴交熏烤,可以做温和灸,也可以做回旋灸或雀啄灸。在这个部位也可以用上文说的小艾炷,直接贴上就可以了。
养肾要穴——复溜与
太溪
太溪穴在我们的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即是此穴(图3)。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为“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复溜穴是小腿内侧的一个穴,是肾经上五输穴之一的“经”穴,属金,是水之田,有很强的补肾作用。复溜穴在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图3)。复溜穴和太溪穴一样,都是补肾益气的好穴。另外,临床上常见的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腰脊强痛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复溜穴来治疗。
如果经常感觉腰膝酸软、腰腿痛,或者女性夜尿比较多,或者出现憋不住尿等问题,那就说明是肾虚了,此时可以灸太溪和复溜这两个穴位来补肾。
复溜和太溪这两个穴位可以换着灸,比如今天灸太溪,明天就可以灸复溜穴。当然,这两个穴也可以同时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底部带不干胶的小艾炷灸,一个穴位贴一个。两个穴位一起灸的时候,补肾的作用会更强。
腿部艾灸的注意事项
以上讲的是腿部的几个保健要穴,那么,我们在做腿部艾灸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呢?
腿上没有大面积平坦的地方,如果用灸架的话,一定要固定好,注意不要让它歪倒了。放灸架时要注意别长时间压迫近骨面的皮肤,以免出现皮肤损伤。
做艾灸的时候会有火和烟,所以一定要选择透气、保温的场所进行艾灸。做完艾灸以后,可以喝一大杯温水,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艾灸的疗效,加强保健的效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