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冬+刘燕丽+王娴+陆锦
作者简介:任晓冬(1965-),男,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管理农村社区发展。
摘 要: 主要通过对丹寨苗族蜡染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现有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找准阻碍贵州丹寨蜡染产业发展的因素,从而使得丹寨苗族蜡染产业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劣势,以更好的创新发展。就苗族蜡染手工技艺的市场开发与近一步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行系统的探讨,让我们更好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本土文化价值以及苗族蜡染艺术品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 贵州丹寨; 蜡染产业; 发展现状; 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21X(2014)01-0122-06
一、丹寨苗族蜡染文化产业化发展状况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绘花于布,而后染之,去蜡则见花”的蜡缬。蜡缬即蜡染,也就是在布料上,以蜡作为防染剂作画,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白花。蜡染曾是中国古代染缬工艺三种基本类型之一,在唐朝时,蜡染成为盛行的装饰纺织品,并沿着中西贸易古道“丝绸之路”远销欧亚[1]。如今,以蜡染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也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其文化产品已经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并且市场规模日益壮大。
丹寨县作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其文化资源也日益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贵州丹寨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环境中,这里的居民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蜡染技艺因此得以保留下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并形成了以蜡染艺术为主导的衣饰装束、婚姻节日礼俗、社交方式、丧葬风习等习俗文化[2]。丹寨苗族蜡染经过当地政府支持引导以及蜡染技艺带头人的带动,已经由传统的居家用品逐渐走向了市场,这不仅增加了当地人们的经济收入,丹寨苗族蜡染技艺得以流传,还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丹寨苗族及其民族文化[3]。
近年来,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当地苗族同胞增收的新产业和新渠道。据丹寨苗族蜡染价值链调查报告:苗族蜡染、织锦、鸟笼、古法造纸等多个民营企业和合作社的建立,每年可为当地群众创收2000多万元;丹寨苗族蜡染、古法造纸等在贵州丹寨县城和雷山西江苗寨景区均有销售点;2011年,丹寨宁航蜡染厂规模已发展到了80人,画蜡、点蜡工人主要是当地的苗族妇女,平均每人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丹寨扬武乡蜡染合作社目前会员达300多人,以周围的排倒莫村、基加村和乌湾村等6个自然村寨的苗家妇女为基础,通过组织苗家妇女农闲时生产蜡染艺,每年生产布艺60000多件,每年可创收200万元,解决农村将近400人剩余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如表1)。由此得出,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挥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技能,将文化及其手工艺技能融于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与制作,将这一非物质文化符号应用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中,走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道路,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表1 2011年丹寨苗族蜡染主要销售与效益情况
年销售额(万元) 人均收入 解决就业(人)
丹寨扬武乡苗族蜡染合作社 200 5000元/年 400
阿勇苗族蜡染文化公司 55 1000元/月 20
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 500 1500元/月 80
贵州丹寨苗族蜡染有着千年的历史。有史以来,它记录着我国贵州地区苗族传统服饰工艺的发展与改进,是苗族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丹寨苗族蜡染工艺充分体现了贵州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探究苗族民俗生活文化资源生存现状的可靠依据[4],贵州丹寨苗族蜡染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应该说是保存最完整的。可以说苗族蜡染是大家认识及了解苗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了解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它应该要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与开发。久远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加具有特色,这也是其进行产业化运作与开发的重要前提[5]。在苗族蜡染生产过程中加入现代元素,并用于产业化的生产运作,使蜡染技艺这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
从以上可见,丹寨苗族蜡染独具特色,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消费者对商品文化附加值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苗族蜡染无疑是值得拥有和收藏的民族工艺佳品。然而,当下类似于苗族蜡染这种具有广阔市场、巨大经济开发价值的民族手工艺品的产业化市场规模比较弱小,基本停留在家庭、农民合作社、小公司企业等手工作坊式的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缺乏专业化产业人才的经营管理与规划,缺乏专业的产业集团的开发运作,在国际或国内并没有形成的开发规模以及相当的竞争力[6]。
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观念意识问题
贵州省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保留传承几乎是以长期的封闭性为代价的,因此多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民的受教育水平也不高,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依然严重[7];而不管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民间组织——合作社还是各大小企业公司,都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使很多本来应具有市场活力的文化发展项目,因为资金、政策等各种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没有能够被很好地作为一个可以进行产业化发展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资源来对待;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经济价值,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产业也就未能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8]。相关实践证明,当地民族地区村民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性与程度的高低,对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本土原生态文化符号在消失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推广,使人们的思想趋于现代化,而科技的发展、纺织品的种类不断丰富、花色的不断增多,让人们的选择也开始多元化,蜡染制作的繁复以及样式的简单古朴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它作为贵州苗族地区主流纺织品的地位已渐动摇。当蜡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时,人们自然就不去太重视和投入精力,从而导致这种蜡染本土原生态文化出现变异,文化符号正在快速地消失[9]。如今,除了重大民族节庆外,在最原始的苗族村寨,也很难看到身着土布蜡染在乡间往返的苗人了。
(三)市场发育不足
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化程度多数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丹寨县以苗族蜡染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市场发育迟缓,表现在市场规模小、实力薄弱,文化资本市场不景气,运作不顺畅,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专业市场不规范,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等。市场规模小,当前,丹寨苗族蜡染等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明显偏小,产业链不够完整,并且产业链以片段性为主,产业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结不够紧密,产业集群效益更无从谈起[10]。据实地调查所知,目前丹寨县从事苗族蜡染生产销售的企业只有4-5家,没有实力较强的企业,甚至在县外包括贵阳几乎都没有丹寨苗族蜡染的销售点,从事文化产业的单位或企业很明显缺少应有的竞争力。
(四)资金不足
资金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没有资金投入,一切都是空谈[11]。由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是一个包括很多方面的体系工程,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丹寨县县域经济欠发达,政府鉴于自身财力有限,至今还未有很大的投入。现在的苗族蜡染农民合作社和各个文化小企业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因规模小,实力较薄弱,影响力不大,还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五)品牌问题
一个好的品牌,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12];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最核心的是文化品牌的竞争[13]。贵州省丹寨县虽然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响亮的知名的品牌,更不用说品牌效应了。当前,丹寨全县有很多民间组织,包括知名的“花旗-丹寨民族文化发展”项目组等,虽然有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着重于理论上的探讨研究,很少有相关组织或者专家学者专门研究利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以及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和农民合作社,大小企业公司等对民间资源发掘相关方面的研究。最近几年来,丹寨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过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在以“参观性”为主,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传统手工艺产品如苗族蜡染、织锦、古法造纸、古法酿酒等等还不能得到完全开发,作为旅游产品的六大因素“行、游、住、食、购、娱”之一的“购”可以说是丹寨民族文化旅游的短板[14],当然,这个与其民族工艺产品成本高、实用性不强、包装缺乏特色以及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有着很大的联系。
(六)产业人才问题与经营管理问题
就目前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各类文化专业技艺人才较少;另一方面,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不够专业[15]。民族文化技艺人才越来越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不断与外界交流接触,外来文化尤其是那些比较现代化和时尚的文化元素不断地冲击着苗族蜡染古老文化,加上苗族地区人们挣钱的方式、渠道也越来越多,由于从事蜡染技艺的主要为女性,而适龄女青年大多外出务工,越来越少的人来关注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发展,使得蜡染技艺人才出现断层的情况,苗族蜡染这一传统技艺也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不专业。发展蜡染文化产业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遵从市场规律,在这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了解市场的需求及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制作营销策略,虽然这也引起了一些企业或者民间组织机构的重视,一个发展成熟的产业,他的产业主体应该是企业[16],但是蜡染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仍然是当地的广大村民,是熟悉蜡染技艺的广大农村妇女,在现在的情况来看,丹寨苗族蜡染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带头人,但是在整个文化市场来说,在市场营销、产品包装、宣传推广、企业管理、艺术修养等方面还有所欠缺,资本运作能力和经验缺乏,这就会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的步伐。
(七)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上的问题
就丹寨县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专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机构,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文化产业产生的矛盾得不到及时协调,统计体系不够健全,不能科学反映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结构比例和发展趋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投融资体系还没有形成,丹寨目前缺乏对民族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配套政策支持和体制构建,文化相关的企业发展大多是靠自有资金进行订单生产和滚动发展,而当前以小型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往往由于资本运作不足制约了产业规模发展壮大,最后,在人才结构和技术分配上十分不合理,由于地方发展的种种原因,多数都会把人才、产业经验优势集中工农业上,民族文化产业领[17]。
(八) 市场秩序的混乱无序阻碍蜡染市场的发展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蜡染手工艺制品被当作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而为了满足市场兴起的大量需求和追求经济收益,蜡染工艺开始趋于简单、图案单一、做工粗糙;同类商品的抄袭、仿造现象严重[18]。粗劣的蜡染产品大量涌出,而且商家们也一味采取价格战的低水平竞争,使得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跌,利润空间一再缩小,只好再粗制滥造,形成恶性循环。
三、贵州丹寨苗族蜡染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丹寨县苗族蜡染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四方面特点:一是从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来看,丹寨拥有渊远的民族文化背景,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依托这些优势发展起来的丹寨蜡染具有典型的资源型文化产业特征;二是从发展动力来看,丹寨民族文化资源按自然区位分布,远离文化产业集聚区,缺乏市场机制的牵引,发展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为主要动力;三是从发展模式上看,由于资源与市场分离与及民族手工艺散户作业的特征,丹寨蜡染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完成产业链条;四是从发展阶段看,丹寨蜡染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市场化方式经营及发展历时10年左右时间,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及成型的产业链条。正处于产业化成长阶段。
(一)文化资源丰富构成资源型文化产业
按中国文化产业区域性存在的一般现状,可大致划分为东部及沿海地区市场导向为主体的创意型文化产业与及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导向为主体的资源型文化产业[19]。丹寨地处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区,当地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留存有丰富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7项之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6项。涵盖了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等方方面面。各种文化形态相互借鉴相互支撑,形成了上至宗教哲学,下至器物形制完整的文化体系[2]。为丹寨县苗族蜡染的品牌化提供了丰富的诠释空间。与此同时,纵向上,由于缺乏创意产业机制的带动和创意人才开发设计,产品沿袭传统,以染布,衣服和包等传统形式呈现。缺乏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再诠释,产品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延展;横向上,蜡染产品元素单一,没有形成类似茶文化、酒文化等传统文化或者动漫手办等新兴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集从。客观上限制了蜡染产业化的规模。
(二)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是丹寨蜡染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丹寨县历史悠久,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依附于当地少数民族农耕社区的历史沉淀,服从自然分布原则,远离现代文化消费市场[20]。当地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是国家新阶段重点扶贫开发的贫困县之一,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80%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占了全县人口的21.5%。一方面,当地人知识层次普遍偏低,参与文化市场经济的开发积极性不足。从事苗族蜡染生产制作的主要是当地农村的苗族妇女,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自古主要是满足自家自用,很少有人能发现苗族蜡染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外界对丹寨苗族蜡染文化其了解甚少,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制作方式难以让苗族蜡染产业发展起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丹寨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按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扶持引导建成丹寨苗族蜡染协会,对丹寨的宁航蜡染厂坊、阿勇蜡染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倾斜,并积极对外宣传,使丹寨苗族蜡染逐渐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着牵引主导的作用。
(三)产业链由农户,合作社,公司三方组成
丹寨苗族蜡染生产制作者是当地农村的苗族妇女,生产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制作,生产规模小,产品形质参差不齐;加之远离消费市场,很难凭借传统方式完成市场化过程[20]。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农户+合作社+公司”发展经营模式是符合农村各行业走上产业化的合理选择,可以促进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为了增强丹寨苗族蜡染产业的竞争力度,发挥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部分农民尤其农村妇女从土地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丹寨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推行“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发展经营模式,农户(主要是农村苗族妇女)提供技艺和劳动力,合作社负责相关技术保障,公司企业利用自己长期建立的销售网,和合作社一起负责收购农户的优秀作品并对外销售,当然合作社在整个生产销售模式中起着枢纽的作用,目前,这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随着“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的不断完善成熟,丹寨县扬武乡的苗族蜡染产业出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近些年来,丹寨苗族蜡染文化得到了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可奇怪的是一直很难发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没有很好把它当成一个产业来发展,整个模式环节之间还没有相互形成良好的互动,更多的倾向于“学+做”,缺少市场营销方面的支持。
(四)处于产业化的成长阶段
对于一般产业来说,从其产生到消亡一般要经过这四个阶段: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形成了产业的一个生命周期;而产业化成长阶段是指全面开展生产技术成果的商业运作的初级阶段,包括小批量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两个阶段,这个时期,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工艺制造过程逐渐成熟,产品、工艺开始不断的完善;在小规模生产阶段,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市场正处在观望的状态,但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进入该产业企业开始增多,不过产业在总体上基本上实现不了盈利,行业规范不标准[21]。
图1 丹寨苗族蜡染文化产业化发展阶段
丹寨县苗族蜡染产业化正处于发展阶段即在起步、探索和培育、小批量生产发展阶段(如图1① ①资料来源贵州文化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gzfwz.com/ ),近些年来,当地政府和部分蜡染技艺带头人已开始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将给当地民族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意义。2004年
寨扬武乡蜡染协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成立,组织当地苗族蜡染能手进行蜡染制作,随着扬武乡蜡染合作社及宁航蜡染厂房、阿勇苗族蜡染文化旅游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当地的苗族蜡染业开始逐渐的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产业链条逐渐完善;近些年来,扬武乡苗族蜡染合作社及其他相关企业不断接到省内外甚至国外的订单并进行批量生产,其中蜡染合作社每年订单销量都在200万元以上,合作社成员平均每年可增加家庭收入3000-4000元左右。与此同时,处于成长期的文化品牌往往面临严重的同质化和抄袭问题。各种机械制造的蜡染制品充斥着市场[22]。通过调研挖掘丹寨蜡染原始工艺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并积极的推广营销,打造具有鲜明特点的丹寨蜡染品牌,是蜡染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潘全英.贵州蜡染的现状分析及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民俗,2009(8).
[2]邓平模.丹寨羽族之痕[J].时尚旅游,2009:98-103.
[3]胡 明.对发展贵州原生态蜡染文化产业的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1).
[4]李维英.浅谈苗族蜡染的制作工艺及其传承[J].苗族文化,2012(2):13-14.
[5]王 蕊.少数民族娱乐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以红河娱乐节目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6]高 雅.浅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经营[J].商业文化,2012(6):32.
[7]蒋晓娟.云南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8]顾 江.文化产业规划案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16-23.
[9]陈 林.对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9(6):103-106.
[10]吴锦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苗族蜡染[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2).
[11]沙雪斌.中国县域文化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12]刘燕丽,任晓冬.锦屏县香橘专业合作社发展及经营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12):45-47.
[13]李 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2009(4).
[14]周玉东.产业化: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2(1):114-117.
[15]张曾芳,张龙平.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79-81.
[16]颜恩泉.云南苗族服饰文化与的传统与发展[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15.
[17]杨灵芝.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苗族文化的保护作为视点[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
[18]王恒松,李炳昌.贵州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4):3147-3152.
[19]林 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3-29.
[20]曾 芸.贵州民族产业特色发展道路探讨[J].当代经济,2010(3):23-25.
[21]郭彦婷.北京地区物业服务业化问题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22]杨晓辉.贵州民间蜡染概述[J].贵州大学学报,2008,22(3):5-8.
[责任编辑:梁明光]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eatures of Miao Batik Development in Danzhai
REN Xiaodong, LIU Yanli, WANG Xian, LU Jin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Karst Research,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eatures of Miao batik cultural industries in Danzhai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growth for bette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n-depth discussion of its market development, its industrialization and mass production can lead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al values and economic values of traditional Miao batik art.
Key words:
Danzhai of Guizhou; batik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industri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