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创设灵动课堂的一把金钥匙,是数学课堂的潜在灵魂。教师只有具备精湛的语言技巧,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评价语言单一平乏、千篇一律、否定性强、表扬泛滥、含糊失误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评价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注重评价语言的趣味性,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评价语言的准确性,体现课堂教学的差异;注重评价语言的导向性,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注重评价语言的情感性,体现数学课堂的人文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用好各种评价语言才能创设灵动的数学课堂,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灵动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趣味性;准确性;导向性;情感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我们在教学中应自觉应用新课程理念,大胆探索适合现代教育观念的评价方法,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语,以评价促成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 评价语言单一平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为“是”“对”“不对”“好”“不是”等较单一评价,这样的评价语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忽视改进与激励的作用。只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无法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评价语言千篇一律
在數学课堂中,我们有时能听到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就用“不错”“很好”“有进步”“答对了”“再想一想”等评价语言贯穿课堂始末。这样的评价语千篇一律只浮于学科表面进行评价,没有注重学生个性、兴趣、心理素质等差异,对优秀学生起不到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对有进步的学生又没有起到鼓励加劲的作用。
3 评价语言否定性强
有的教师对学生数学课堂中不好的表现或答错了问题就会进行批评,“坐下,错了”“不对,想什么呢”“干什么呢,站起来”等否定性评价。这些评价强烈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挫伤学生自尊心。
4 评价语言表扬泛滥
课堂中或许是为了激励学生发言,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不少老师总是习惯于一味的为学生叫好,“你回答得很对”“你说得真好”“你理解得太棒了”,这样的语言几乎成了数学课堂评价的流行评价。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很多时候这种肤浅的廉价表扬,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甚至这种做作的评价语言会引起学生反感。
5 评价语言含糊失误
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答问时,常常会出现矛盾或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或是教师在教学预设中没有涉及的。这时,教师不能立即作出判断,常会急中生智,把问题抛给学生讨论,然后含糊地问一句:“懂了吗?”学生也懵懂地点点头。而对于学生回答得不太准确时,教师一般都置之不理,直接喊另一个学生回答,通过对后者的肯定来回避对前者的直接评价。这样直接导致课堂评价语言的含糊与失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都必须依靠课堂语言。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运用的如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课堂中怎样才能运用好评价性语言来创设灵动的数学课堂呢?
5.1 注重评价语言的趣味性,实现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阳光。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引导。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但是在运用激励性评价语时我们要掌握度,不要表扬泛化走入误区。
在数学课堂中,我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词用得好的,一句话说得好,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对平时发言胆小、不够积极的同学,我会这样鼓励,“你的答案虽然和正确答案有点不一样,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样的语言充满鼓励,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寻找适合学生的评价语言,让你充满艺术性的评价语言使学生体验到美感和帮助,也给学生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放松一下紧绷的理性思维,调动起积极思考的弦索,从而创造出一个热烈、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5.2 注重评价语言的准确性,体现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课堂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对数学教学尤为重要。数学教学语言最易犯的毛病是概念不清、推理模糊。准确的评价语,不仅为数学的学习找准了切入点,更以其及时性、针对性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让每个孩子得到关怀,个性得以充分发扬,做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人而异、因课而异。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评价语言,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信,真正做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5.3 注重评价语言的导向性,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
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明确指出学生错在哪里,好在何处。评价语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发现学生在理解上,或概念上有偏差时,应该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的评价不仅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又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使他们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投入学习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学生出出现错误时进行评价,应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问题、找到需要改正的地方,提升数学的分析、思考能力。
5.4 注重评价语言的情感性,体现数学课堂的人文性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爱。”赏识情感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的爱。只有当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才能具有激励和启发作用,反之,如果对学生存有恨铁不成钢、麻烦、讨厌等情感,那么口中就不可能说出具有充满着深深爱意的话语。教师用富有感情、精炼的语言去评价,犹如柔柔的春风、融融的阳光吹拂温暖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涟漪,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师生之间搭起了一座座情感的桥梁。除此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可以无声的体态语言。如:欣赏的眼神,满意的表情,鼓鼓掌,竖竖大拇指,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拍拍肩膀,摸摸头等,用这些细微的身体动作及时地向学生交流信息,同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总之,教师合理、科学的使用各种评价语言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数学课堂的第二灵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既而影响到整节课的有效性,甚至影响学生其一生的发展。
作者简介:
龙瑞芳(1956.03~),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中专学历,任职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北店乡西林水小学,现担任学前班教育工作,小学一级教师,曾获得“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多次获辅导奖和书画作品奖,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