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杰
很多题目都含有某些隐含条件,它们有浅有深. 有的隐含条件藏得并不隐蔽,明眼人一眼便可以洞察这些小把戏. 例如:
△ABC中,有∠A=70°,∠B=30°,求∠C的度数.
这种题目太简单了,很多人都能求出来,∠C=180°-70°-30°=80°. 但不禁要问180°是从哪里来的?这个“180°”便是从△ABC的三角之和而来的. “180°”便是这个简单题目的隐含条件,只不过藏得不隐蔽而已.
可是,当隐含条件将自己埋得更深时,题目的难度也就上升一个档次了.
例如本周数学活动课上,我们探究的无盖长方体盒子问题,我们就遇到了隐含条件藏得很深的难题.
【问题情境】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容积为V.
【问题设计1】如果盒子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
【问题设计2】如果盒子底面是长为b、宽为c的长方形,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
【问题设计3】上面两种情况下,如果盒子的底面面积相等,那么两种盒子的表面积相差多少?(不计制造材料的厚度)
我们都知道影响体积的变量有三个:长、宽、高,体积=长·宽·高.
在(1)中,我们知道长、宽都为a,所以表面积S1=a2+4··a,化简得S1=.
在(2)中,知道了长为b、宽为c,所以表面积S2=bc+2··(b+c),化简得S2=.
但接下来要比较S1和S2的差可就有些难度了,因为到底是用“S1-S2”还是“S2-S1”,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很难寻找,所以想到加上绝对值“S1-S2”. 如果是考场上,丢分就少了,因为仅仅是没有化简而已. 若固执地去猜想“S1-S2”还是“S2-S1”,蒙对的几率只有一半,但在这一半的基础上还是要丢失“S1-S2”或“S2-S1”的推理过程分.
要想成功突破“S1-S2”还是“S2-S1”这个难点,有赖于之前说过的隐含条件.
第(3)问说两个盒子的底面积相等,很多人都得到了a2=bc,但却难以再次进行突破. 回想小学时,我们也碰到过“面积相等”. 那时,我们通过实践都知道在四边形当中,周长相等时,正方形面积最大. 也就是当面积相等时,正方形周长最小.
切换到这道题目中,我们由a2=bc(面积相等),得到了4a<2(b+c)(正方形周长最小),所以2a
将这个不等式代入S1和S2中,便可以发现S1 我又联想到在上次期中考试中一道考题: 已知a、b、c是△ABC的三边的长度,请猜想b2+c2-a2-2bc是正数、负数还是零?解释原因. 我记得当时很多人没有做出来,便是因为隐含条件没有充分开发. 比如,有些人已将原式化简得到: b2+c2-a2-2bc=(b-c+a)(b-c-a). 但没有能继续突破和有后续进展,原因是什么? 仔细读题,想起老师以前说过,“题目做不了,往往是因为条件没有被充分利用”. 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很关键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的条件“a、b、c是△ABC的三边的长度”. 这里就有一个隐含条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b-c+a为正数,而b-c-a应该是负数. 所以(b-c+a)(b-c-a)=正数·负数=负数. 即原式是负数. 综上,隐含条件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却又起到左右题目的重要作用,所以充分开发、重视和利用隐含条件对于难题破解是很重要的. 刘老师点评:小林这篇研究论文很有思维深度,又能“旁征博引”,是一篇少有的高质量数学写作. 特别是文中用三个不同的题例阐释了隐含条件的可能“表征”,它们有浅有深,而较难问题往往隐含条件埋藏得很深,需要充分解读. 想起美国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名著《怎样解题》中所说“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蠢的”,对于本文所涉及的较难的隐含条件来说,思路不能获得贯通的原因往往就是在“回答尚未弄清的问题”. 最后,作为变式训练的需要,还可将问题做如下改编,同学们思考是不是跟小林同学提供的解答是一样的? 【问题变式】两个无盖长方体盒子A1、A2,它们的容积分别是V1、V2. (1) 若盒子A1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则这个盒子的高是______; (2) 若盒子A2的底面是长为b、宽为c的长方形,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 (3) 在(1)、(2)的条件下,若V1=V2,且a2=bc,两种盒子A1、A2的表面积哪个大?大多少? (指导教师:刘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