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芳
(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191)
为对比冠心病的临床药物干预效果,本研究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55~65岁;②确诊为冠心病;③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②精神性疾病患者;③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患者。所有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曲美他嗪组、阿托伐他汀组。曲美他嗪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5±2.3岁;平均病程2.1±0.4年。阿托伐他汀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1±1.6岁;平均病程2.5±0.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曲美他嗪组 给予曲美他嗪20.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4周观察疗效。
1.2.2 阿托伐他汀组 给予阿托伐他汀10.0 mg,每日1次。治疗4周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血脂(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综合对比。血脂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氧化酶法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使用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1 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脂情况 结果详见表1。
表1 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脂情况
2.2 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血清C-反应蛋白情况 结果详见表2。
表2 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血清C-反应蛋白情况
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浆黏度、血清C-反应蛋白检出量均明显低于曲美他嗪组。
研究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有明显的血液黏滞度异常现象,且通常来说,冠心病病情越严重,患者血液黏滞度表现也越明显[1]。为此,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药物干预治疗的过程中,多以降低患者体内血液黏稠度作为治疗的根本与核心所在。曲美他嗪作为一种典型的抗心绞痛药物,虽起效速度较慢,但具有较长的持续作用时间。临床研究表明,曲美
他嗪可面向患者提供代谢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2],患者持续给药下,对于控制细胞内钠离子、钙离子超载有显著价值,乳酸利用率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达到抑制细胞酮体产生的重要目的。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曲美他嗪药物干预下的冠状动脉扩张水平可得到有效的改善,相对于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拮抗作用突出,从而具有一定的干预价值。但,单纯应用本药无法达到全面的治疗干预效果[3]。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药物干预效果,本研究阿托伐他汀组30例患者以阿托伐他汀药物对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可能机理为:①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全新的全合成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对于患者肝细胞内部甲戊二酰基辅酶还原酶含量有良好的控制与干预价值。可达到控制体内总胆固醇合成反应的重要价值,对于外周组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控制也有良好导向作用,从而可在控制冠心病的同时,兼顾良好的降血脂功效。②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患者脂肪酸B氧化线粒体酶活性水平具有突出的干预及抑制功效,从而有助于心肌代谢转化为糖氧化反应,对于提高患者心肌细胞能量产生能力有确切价值,控制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清C-反应蛋白的价值显著,从而对于改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指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效果确切,对于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控制血浆黏度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和,杨波,张明.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5):638-639.
[2]韩凌,周文燕,陈金良,等.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41-5043.
[3]文芳梅,严建宇.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RP的影响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