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研究
——以佤族学生为例*

2014-08-03 03:05王育珊王育弘
关键词:佤族声调偏误

王育珊, 王育弘

(1.上海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234;2.云南师范大学 汉藏语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引 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国内、国际上显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民族语言丰富的国家,汉语是各少数民族之间往来沟通的交际工具,对各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各民族交往的需要、国家繁荣发展的需要。另外,现在国际上不同地区、民族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使汉语国际化正推进我国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但各民族因母语背景不同学习汉语普通话时,难点不同,呈现的偏误标记也各有特色,归纳它们有差异的偏误标记,分析找出母语对标记形成的影响,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国内少数民族汉语推广和国际汉语推广中具有参考作用。我们选择讨论佤族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正是基于上述考虑。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学习一门语言必须从语音开始,语音学不好,将会影响词汇、语法等其他方面的学习。汉语普通话中语音因自身发音特点在学习时对词汇的影响表现在:如“诗人[ʂ55n35]”和“私人[s55n35]”、“皮炎[phi35ian35]”和“鼻炎[pi35ian35]”、“小牛[iɑu214niou35]”和“小刘[iɑu214liou35]”等这几组词语读音不同,意思也完全不一样,如果汉语普通话语音没有学好,字音读不准、读错,读成另一个字的音,那么理解上就会出现错误;对语法的影响:如汉语多音字“长”有[tʂɑ214]与[tʂhɑ35]两读,[tʂɑ214]是动词,[tʂhɑ35]是形容词,所以字音学不好,就会影响到词汇、语法等其他方面的学习,只有把语音学好,才能使语言其他方面的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在佤族地区推广汉语普通话的过程中,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偏误标记是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所谓“佤族普通话”中所呈现出来的、标识佤语母语特点的偏误标记是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的难点所在,它们象一个个痼疾,牢牢地缠住学习者。我们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对这些“痼疾”进行解剖分析,从根本上去认识它们,掌握它们的本质,并研究出控制及治愈它们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语音实验软件,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对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进行声学实验分析,探析其特征及规律,为第二语言语音教学提供声学参考和解释依据,为推广标准普通话提出有效可行的教学对策,认为普通话语音教学中有必要引进实验语音学的方法。

二、实验语音学方法在语音习得与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汉语二语语音习得与教学研究中引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是有很必要的。虽然在以往的语音教学、研究中,传统的语音教学方法口型演示法、模仿跟读法、对比法、手势法、口型固定学习法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口型演示法通过教师口型示范及气流调整的方式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语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不同,如:[p]与[ph],教师演示时除将发音的口形展示给学生看,还可让学生用手或一张纸放在自己嘴前,感受分别发[p]与[ph]时气流冲击力的不同,以区别不同语音送气与不送气的特点。模仿跟读法是学生在单纯地依靠教师对发音器官的动作进行描绘及示范发音后,通过感受来模仿发音、习得语音的一种方法。对比法则是将一组甚至是几组相似的、或类似的不同的语音放在一起比较异同点来教学、学习的方法,如:汉语中[k]与[kh]发音部位相同,但送气方式上却是有差别的;又如:[n]和[l],都是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也相同,都属舌尖中音,但发音时因持阻和除阻的方式不同而不同,[n]是鼻音,[l]是边音,这样通过对比分析区别掌握语音的发音方法。手势法即用双手模拟口腔与舌头的动作,让学习者理解发音器官的准确位置。口型固定学习法则是通过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有意识规范和固定自己的的口型练习发音。这些方法都是汉语语音教学中最传统、最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对比法,不仅是汉语而且也是学习其他语言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比找出差异,易于让学生明确并纠正自身发音的不当之处,可以说对比法把传统语音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

但在计算机日益普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的今天,上述建立在传统口耳之学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因需要学生通过反复体会、反复感觉、反复模仿的方式来学习语音,而学生可能会因无法准确理解教师所讲解的意思及传递的信息而产生语音偏误,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又不可能专门纠正每个学生存在的偏误,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将难以适应教学手段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引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是有必要的。实验语音学运用各种语音实验仪器和软件,不但可以采集、测量、分析语音数据,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和利用各种语音分析软件情况下展开自主学习,不一定要教师每时每刻在旁边。与传统语音教学方法相比,实验语音学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手段,采集数据科学,并可以线条式的、图像式的、数字式的呈现和分析语音,也可以是动态的、静态的分析显示语音,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便于提高学习的效果。下面以对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偏误分析研究为例进行说明。

三、佤族学生普通话发音情况调查与语音偏误标记归纳

(一)佤族学生普通话发音情况调查

在归纳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偏误标记之前,做一次佤族学生普通话语音调查,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是完全必要的。我们于2013年1月至3月随机抽取了沧源佤族自治县沧源民族中学、勐省中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几个教学机构的26名佤族学生作发音调查对象。他们的母语均属于佤语布饶方言(缅甸佤邦佤族的佤语也以这个方言为主)。调查具体分声母、韵母、声调、语篇四个内容,调查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发音偏误。

调查工具使用的是上海师范大学开发的“斐风语言调查软件”收集记录发音人语音材料,应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开发的“Praat语音处理软件”对语音材料进行分析。此软件可以切分语音,测量各种语言参数,画出语图,进行语音基频及时长、调域、音高等的统计。

(二)佤族学生普通话发音偏误标记

通过调查,参考语图和各类参数,忽略个人发音特点,普遍存在的语音偏误有以下情况:

1.辅音偏误标记

(3)舌根音[x]读成喉音[h],和合口呼[u]相拼时读成唇齿清擦音[f],偏误示例:喝[x]读[ho]、回[xuei]读[hui]、虎[xu]读成[fu]、湖[xu]读成[fu]。

(4)有些以[u]开头的零声母音节会添加[v]辅音做声母,偏误示例:佤[ua]读[va]、忘[ua]读[va]、乌[u]读[vu]、外[uai]读[vɛ]。

2.元音偏误标记

(4)双元音[uo]读成单元音[o],偏误示例:多[tuo]读[to]、罗[luo]读[lo]、扩[khuo]读[ko]、脱[thuo]读[tho]。

(5)部分[iɑu]或[yɛ]韵,发成[io]。偏误示例:角[iɑu]读[io]、药[iɑu]读[io]、约[yɛ]读[io]、确[hyɛ]读[hio]。

(6)[uai]读成[uɛ],偏误示例:坏[xuai]读[hɛ]、歪[uai]读[vɛ]、快[khuai]读[kɛ]、帅[ʂuai]读[sɛ]。

(7)[uei]读成[ui],偏误示例:鬼[kuei]读[kui]、水[ʂuei]读[sui]、会[xuei]读[hui]、亏[khuei]读[khui]。

(8)部分[ei]与[uei]不分,偏误示例:累[lei]读[luei]、雷[1ei]读[luei]、内[nei]读[nuei]。

(10)前、后鼻音混读,或鼻音读成鼻化音,偏误示例:汉[xan]读[hɑ]、弯[uan]读[vɑ]、生[ʂ]读[]、芳[fɑ]读[fã]。

3.声调偏误标记

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习得处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表现非常不稳定,具体典型偏误标记不明显,四声互相混读情况很复杂,差异较大。如阴平调(55)短不到位,音尾或上扬或下压,反映出来调值是34、43。阳平调(35)有先上升后下降调型、有中降调型、也有平调型,调值反映有121、32、33、55等。上声调(214)偏误或读成只降不升,或读成不降只升,或读为平调,调值反映有21、35、33、55等。去声调(51)会读成阳平,有时会出现高平调,调值表现为55。偏误示例:高兴[kɑu55i51]读成[kɑu34i55]或[kɑu34i35]、小鸟[iɑu214niɑu214]读成[iau21niau21]或[iau55niau33]、买卖[mai214mai51]读成[mai51mai21]或[mai21mai35]、情况[hi35khuɑ51]读成[hi33khua55]、眼泪[ian214lei51]读成[ian35luei35]或[ian21luei55]、促成[hu51tʂh35]读成[hu35h35]。

4.语篇和说话偏误标记

由于佤族学生普通话声调发音的不稳定性,语篇朗读或说话语流中的轻声变读,三声变读、“一”字和“不”字变读等都乱了套,儿化音也读成两个音节,偏误示例:糊涂[xu35thu]读[fu35thu33]、想一想[iɑ214i51iɑ]读成[ia55i55ia55]、干不干[kan51pu35kan51]读成[ka51pu51ka51]、花儿[xua55]读[hua5533]、小鸡儿[iɑu214i]读成[iau21i5535]。

佤族学生普通话语音偏误语图比较示例:

图1 “我”一词汉族学生普通话发音[uo214](左组语图)和佤族学生发音[o21](右组语图)比较

图2 “花儿”一词汉族学生普通话发音[xua55](左组语图)和佤族学生发音[hua5533(右组语图)比较

图3 “情况”一词汉族学生普通话发音[hi35khuɑ51](左组语图)和佤族学生发音[[hi33khua55](右组语图)比较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感知与人的知识经验分不开,人们对母语以外的语音的感知带有先验成分,事实上人们第二语言的学习是现实语音刺激和已有母语知识经验相互作用,去伪存真的过程。佤族学生普通话语音偏误标记的出现和他们的母语发音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抓住语音习得难点,分析两种语言本质上的区别,知己知彼,找到干扰因素,才能有效避免语音习得中碰到的障碍。

(三)偏误分析

佤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族语族,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两者有诸多不同。

从声母来看,佤语有36个单辅音声母[(p、ph、b、bh、m、mh、f、v、vh、t、th、d、dh、n、nh、l、lh、r、rh、、h、、h、、h、s、、h、k、kh、ɡ、ɡh、、h、、h)]和16个复辅音声母[(pl、phl、bl、bhl、kl、khl、ɡl、ɡhl、pr、phr、br、bhr、kr、khr、ɡr、ɡhr)]总共52个声母[(、h]因一般只用来拼写汉语借词故未列入佤语声母),[1][p.2]数量很多,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都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塞音、塞擦音还有清浊之别。佤语韵母也很丰富,约有160多个。比起汉语21个声母,30多个韵母的情况佤语的声韵母要复杂得多。

本来佤语声母、韵母数量比汉语的多对于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是个优势,母语发音经验丰富对于二语习得过程中体会不同发音部位及发音方式是有益的,但通过语音实验比较,以上偏误标记却显示母语发音经验的干扰是导致佤族学生在普通话声母和韵母习得过程中产偏误的主要原因。原本打算用母语中音近的音去靠近目标语中相似的音,但由于没有弄清母语和目标语中这些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特点就导致了偏误,如以上[x]读[h]、[]读[r]、[]读[]、[y]读[i]、[uo]读[o]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由于佤语里没有[tʂ]、[tʂh]、[ʂ]、[]、[h]、[s]这样对立的声母,佤族学生急于弥补自己语音的缺失便不加辨别地将它们“一锅端进门”,结果导致了平舌音与翘舌音的混乱,又因汉语里没有读[v]、[]等声母,为了平衡,又将自己母语中的语音画蛇添足地加到普通话的语音里。

从声调和语流音变看。汉语四声可分辨词义,而佤语不是靠声调而是靠元音松紧区分词义。佤语松紧音的差别会给佤族学生一种母语有声调的错觉,而佤语音节音调的变化又不辨义,加上所在地区汉语交际方言的声调与课堂所用普通话的声调不相同却又不影响交流的现实,使得声调观念在佤族学生的言语思维中较为淡薄。而从发音学的角度看,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发音时,其喉部活动机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声调语言由于每个音节都有高低声调的不同变化,每发一个音节,喉部的各个与发音有关的肌肉群、声带肌都要发生一次变化。而像佤语类无声调语言却与此不同,虽然音节音调有变化,但它没有固定的声调去辨别词义,发音时喉部的肌肉群不需要随着每个音节音高的升降发生变化。佤族学生已习惯了母语的这种发音特征,喉部及声带肌的自主调节能力已僵化,这势必会影响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习得及语篇中语流音变的控制,由此产生以上偏误。

四、针对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偏误标记的教学对策

以上我们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采集分析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偏误,在于充分利用语音实验准确、直观的特点了解偏误所在,但我们并不希望这样的实验仅仅局限于实验室,而是希望这种新的研究理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能指导我们的具体教学,有效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鉴于上述关于传统语音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我们在初步归纳佤族学生语音偏误标记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和佤语语音系统的比较结果,认为教学中引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不仅仅只是佤族还有其他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习得中因母语干扰产生偏误的问题。

二语教学中引进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首先应了解自己母语的语音体系和目标语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体系。上述,佤族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实质属于二语习得,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最好引入音系的介绍和分析,从理论上使学生对两种语言基本音系有一定的了解,归纳出异同,重视明显差异,也不怠慢相同相似点,从中搞清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上的偏误标记示例正是佤族学习汉语普通话的重点和难点,弄清这点有助于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实践学习。不同的语音由于特点突出,差异明显,只要抓住发音要领,就很容易能掌握。而相同相似的语音更要引起重视,防止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相似而产生语音偏误。

然后在理论学习加实践练习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解决普通话语音习得过程中因母语干扰产生偏误的问题。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仪器和各种软件工具描述各种语言,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本质和各种语音细微的差别。

如果说对两种语言语音体系的学习是锻炼我们归纳思维的能力,那我们建议教师使用实验语音的图解方法讲解佤汉语音的异同,目的在于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认识两种语言语音的本质,找准发音特征,有助于避免或纠正偏误。通过实验讲解语音发音的生理机制和物理机制,利用生理解剖图讲解普通话语音发音部位与佤语的不同,或利用分析语图中两种语言语音音高、音强、波形等的差异(如图1-3)来帮助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无疑是最直观最生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初学或低龄学习者的教学,图例解释更为简单明了。例如佤语学生常混淆[tʂh]与[tsh]两音,下图(图4)中普通话[tʂh]与[tsh]的区别,用传统教学中的概念解释,或发音示例,或口型示例等方法都很难解释,但从实验语音舌位图看,则可一目了然它们发音的不同,便于佤族学习者对着舌位图体会两个音的发音部位,减少翘舌音和平舌音混读的偏误。

图4 普通话[tʂh]与[tsh]的区别

同时,我们也建议学生自己从网上下载各种语音分析软件,学会看各种直观的语图,利用软件录下自己的声音,比对发音口型图或舌位图,用自己声音的语图比对标准普通话的语音语图,反复试验,进行有效的模仿练习,减少错误模仿的负迁移作用,必然可以促进普通话语音学习。例如佤族学生四个声调习得是重点也是难点,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语图和我们学习的四个声调的符号显示一样:ā、á、ǎ、à,这样很直观、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这四个声调音高的特征,对照练习,只要学生自己的发音语图最大限度接近标准普通话的语图,加上反复地听辨、模仿和记忆,那这四个声调的习得也就不难了,如图5就是佤族学生对照发音比较成功的一例。

图5 佤族学生普通话声调成功发音的语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现代化的工具协助语言学习,让学习者通过听音、辨音、看音、发音的实验语音学习法将会成为佤族地区推广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结 语

佤族所使用的佤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语言,和佤语同属一个语族的语言国内有布朗语、德昂语、克木语、莽语等,国外有柬埔寨语、孟语、布劳语等。这些语言大都为跨境语言,使用这些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的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随着我国与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交往的日益加强,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学术界对这些国家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的薄弱环节,并且还有许多需要开拓的新点、热点,比如对于这些地区、国家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语言的民族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有关研究还不是很多。象佤族,它是我国西南典型的跨境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澜沧江南段以西与缅甸萨尔温江以东之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等地是佤族人口最多的几个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跨境佤族之间关系密切,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交流频繁。一方面,在佤族地区推广汉语普通话是我国坚决贯彻《宪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2][p.6],同时也是对“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p.9]语言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国家语言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关心重视和努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表现;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在缅甸的佤邦为了促进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也将推广汉语作为佤邦教育主导工作之一。这些情况使得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推广工作与国际汉语推广工作水乳交融。因此认真思考和研究佤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工作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发展良好国际关系的需要,这对我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云南实施国家“桥头堡”的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可以为国内及东南亚的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各国具有和佤族相同或相似的母语背景的各民族学习汉语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王敬骝.佤语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佤族声调偏误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佤族地区基督教的调适及发展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