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2014-08-03 03:03:12李德鹏
关键词:语言学价值资源

李德鹏

(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092/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一、引 言

目前,语言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已经为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语言资源研究也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但关于语言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观点不一。我们认为这是语言资源研究的基础问题,只有对语言资源的基本概念准确定性,才能凸显语言的资源属性,充分发掘其社会价值。接下来,我们就从语言资源的内涵、外延,以及确定语言资源内涵与外延的意义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语言资源的内涵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1][p.22]关于语言资源的内涵,我们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说语言是资源?第二,构成语言资源的要素有哪些?

(一)语言是资源

1.什么是资源

邱质朴(1981)认为,“‘资源’可解释为:一、备而待用的物与力;二、人类所占有的一切物质、能力和财富;三、一国一地所控制的自然财富和社会财富,亦即供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各种样式的物质和力量。”[2]陈章太(2008)认为,“所谓‘资源’,是指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能发展的事物。”[3]王世凯(2009)认为“资源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被人类认识到并被开发利用,以提升人类生存能力和享受水平的,具有可利用和相对稀缺性的各种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总称。”[4][p.6-7]正如刘成武、黄利民(2004)所说,“关于‘资源’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严格的、明确的、公认的定义。”[5][p.41]综上,我们认为资源就是有利用价值的事物,包括水、矿石等具体事物和思想、能力等抽象事物,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种。

2.为什么语言是资源

王铁琨(2008)指出,“语言是载体、是工具,语言也是一种资源。”[6]陈章太(2008)认为,“语言以它的物质结构系统,承载着丰富、厚重的社会文化信息,为社会所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效益,所以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的社会资源。”[3]我们的观点是,因为语言也有利用价值,所以语言是资源。

语言资源的价值主要有“软实力”价值和“硬实力”[7]价值两方面,“软实力”价值主要指文化和精神价值,“硬实力”价值主要指经济和物质层面。2005年,在全国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袁贵仁提出,“语言资源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6]陈章太(2008)认为,“语言资源的价值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其隐性价值是语言本体的价值,具体包括语言地位、规范程度、语言历史、承载的文化、信息、记录的文献、资料等;显性价值是语言应用价值的具体体现,具体包括语言社会交际作用、使用人口、使用领域、应用效益等。语言资源的隐性价值要通过显性价值加以体现,而所有语言资源价值的显现一般是逐渐、缓慢的,只有在语言功能、语言地位、语言作用发生大的变化之后,某些语言的资源价值才会有较快的显现。”[3]范俊军、肖自辉(2008)认为,“语言资源具有信息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政治价值。”[8]李宇明(2008)认为,“语言是语言的资源、语言是文化的资源、语言是经济资源。”[9]王铁琨(2008)认为,“语言更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6]崔希亮(2009)认为,“语言资源具有国家战略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历史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和人类学价值等。”[10]林有苗(2009)认为,“语言不仅是语言和语言学的资源,它还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源,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一种社会经济资源,一种政治与外交资源。”[11]毛力群(2009)认为,“语言资源的价值一般体现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12]陈丽君(2012)认为,“语言是工具性旅游资源、对象性旅游资源、人力性旅游资源。”[13][p.19]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语言资源价值的分类各异,主要是因为划分概念时,没有遵循“每次划分必须根据同一标准进行”[1][p.41]的规则。例如上面范俊军、肖自辉所说的语言资源具有信息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政治价值,我们实在找不出这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的观点是,语言资源具有隐性价值和显性价值,语言资源的显性价值就是以语言资源为工具而形成的价值,按运用领域主要分为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例如,语言是记录文化的重要工具,李宇明(2008)说,“民族的语言与文字表现着民族智慧,同时还常常成为民族的图腾般的象征。而且,80%的文化是通过口语和文字传留下来的。”[9]我们认为袁贵仁所说的信息价值属于文化价值;范俊军、肖自辉所说的教育价值、生态价值也属于文化价值;崔希亮所说的科技价值属于经济价值,社会学价值、历史学价值和人类学价值属于文化价值;陈丽君所说的对象性旅游资源和人力性旅游资源,都不是价值,是实现价值的手段。

(二)语言资源的构成

陈章太(2008)认为,“语言资源主要由语言本体和语言社会应用两部分构成。语言本体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义系统,是语义资源的物质基础;语言应用包括语言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是语言资源价值和可利用性的具体体现。”[3]王世凯(2009)认为,“语言资源是由语音资源、词汇资源、语法资源、语义资源和文字资源等底层资源及修辞、语体、风格等高层资源构成的系统。”[4][p.98]我们同意王世凯的观点,语言、词汇、语法、风格等都是语言资源的成分,但不同意这种分法,我们认为,语言资源是由词汇和规则构成,词汇包括语音、语形(文字)、语义,规则包括语法、逻辑和修辞,而语体和风格都属于修辞规则。因为语言资源不是言语资源,一种语言的词汇和规则虽然很多,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语言资源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语言资源又是抽象的,因此要真正掌握语言资源必须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

词汇和规则等语言资源构成要素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就是语言的隐性价值。例如,罗常培论述过词汇的价值,他(2004)说,“照我推想,中国初民时代的‘家’大概是上层住人,下层养猪。”[14]邢福义、吴振国论述过语法的价值,他们(2005)认为,“汉语语法重意合不重形合的特点,与汉民族重神似不重形似的文化心态密切相关。”[15][p.341]

三、语言资源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又称概念的范围……在日常语言中,常用‘……包括……’、‘……有……’、‘……可分为……’等引导词表明概念的外延。例如教师可分为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等。”[1][p.23]所以,语言资源的外延就是具有词汇和规则这些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正如教师还可以分为男教师和女教师,语言资源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分类,可以按照词法的不同分为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编插语;也可以按照句法的不同分为SVO型、SOV型、VSO型;还可以按照词汇和规则的不同分为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

语言资源的外延问题也非常重要,只有弄清这个问题,语言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才有明确的对象。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语言资源的分类并不都是外延分类,例如陈章太(2008)认为,“我国学术界讨论的‘语言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本体及其社会、文化等价值;狭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信息处理用的各种语料库和语言数据库,以及各种语言词典等。”[3]我们认为,陈章太所说的“社会、文化等价值”是语言之所以成为资源的原因,不属于语言资源范畴,正如水有发电等价值,所有水才是资源,但“发电”本身不是水资源。我们同意“各种语料库和语言数据库,以及各种语言词典等”属于语言资源,这些都是对词汇和规则进一步处理的结果。陈章太后来对语言资源又有了新的划分,他(2009)认为,“从语言使用的性质和范围考虑,语言资源似可分为世界语言资源、国家语言资源、地区语言资源、区域语言资源、民族语言资源、群体语言资源、家庭语言资源和个人语言资源等……从语言功能、语言活力和语言资源价值考虑,语言资源似可分为:超强价值语言资源、一般价值语言资源、弱价值语言资源、超弱价值语言资源、已消亡但仍有某些价值的语言资源。”[16]我们认为陈章太后来对语言资源的划分在逻辑上是正确的。

李宇明(2009)认为,“语言资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语言及其文字,包括汉语汉字及汉语方言,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方言,外国语言文字。第二类是自然语言的衍生品,如辞书、各种检字法、利用语言文字进行的信息检索法、语言文字教科书、语言文字的各种规范标准、语料库、语言知识库、计算机库、各种键盘输入法、处理语言文字(包括语言翻译)的各种软件技术等等。这一类语言资源,有些是传统的,有些是面向信息化的,与高新科技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第三类是语言能力,包括母语能力和外族语能力。语言能力优秀者便是各种语言人才。”[17]王铁琨(2010)的观点和李宇明的观点基本相同,他认为,“语言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本体资源。包括各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和文字符号系统,及其相应的规范标准,涉及汉语及其方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以及中国人所能够利用的各种外语。(2)派生资源。包括由语言知识所转化的语文辞书、教科书等文化产品及相关计算机软件产品,以及字库和基于语言信息处理的语言知识库、语料库、数据库等。(3)以公民的语言能力为衡量标志的国民语文素质资源。语言能力也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包括公民的母语能力、第二语言能力等。”[18]我们不同意李宇明和王铁琨的观点,我们认为语言资源主要包括两类:自然语言资源、衍生语言资源。自然语言属于语言资源毋庸置疑,衍生语言资源是“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和加工处理而形成的”[19],是自然语言资源的深加工,当然也属于语言资源。关于语言能力,李宇明(2009)曾强调,“语言能力何以可入语言资源之列?其一,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为重要的符号体系,语言能力决定着信息表达与获取的能力,且较大程度影响思维水平。其二,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能力决定文化水平,关乎语言认同。其三,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母语才能延续和发展,外语才能引进和使用,各种衍生的语言资源才能掌控和继续创造。”[17]我们不同意语言能力也属于语言资源的观点,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也存在一个利用能力的问题,如果人类利用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能力强,这些自然资源就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但是这些人类利用能力不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语言能力属于人力资源,我们曾经论述过,“公民语言能力就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贺宏志(2012)也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个体综合素质的核心。”[21][p.3]徐杰(2007)认为,“经验表明,综合语言能力强的人,往往在其他领域也有优异的表现,语言能力弱的人,其他方面更是难以有创作性的发挥。他们的全面综合素质,尤其是吸收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必然大打折扣。”[22][p.86]

自然语言资源、衍生语言资源和公民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认为,自然语言资源主要是“量”的问题,对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是量的增减问题;衍生语言资源主要是“质”的问题,是对自然语言构成成分的深加工,对其保护和开发利用就是加工程度,也就是学术研究深度问题;公民语言能力主要是“用”的问题,对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是提高使用水平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厘清了语言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为了更直观,我们用图1表示如下:

图1 语言资源系统

四、厘清语言资源内涵与外延的意义

厘清了语言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明确了语言的资源属性。“语言是一种资源,可以说是20世纪70年代Jernudd B.H和Das J.Gupta(1971)首次提出的。”[13][P.17]国内最早讨论语言资源的文章是邱质朴(1981)的《试论语言资源的开发——兼论汉语面向世界问题》[2]。语言资源观的确立,不但拓展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凸显了语言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语言学研究在我国是不受重视的,例如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语言学不是一级学科,而海外所有著名大学(包括一些著名的理工类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早已设立独立的语言学院/系,相当于我国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23]潘文国(2008)说,“语言学家自期‘语言学是领先学科’,应该在人文社会各门学科中起带头作用。但实际是,没有人把语言学当一回事,课题、项目、评奖,几乎都没语言学什么事,例如上海市召开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语言学连当个‘二级专题’、甚至‘三级专题’的资格都没有。”[24]当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政府更青睐自然科学研究,因其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持,语言学属于社会科学,自然受冷落。政府的不重视,导致很多优秀的人才大都是选择理工科,而不会选择语言学专业,看看历年高考各省状元所选择的专业就可知一二。

再如,学术界有3大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几乎都不转载语言学的文章。以2012年的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为例,摘录热点聚焦6篇,前沿3篇,学人与学林5篇,马克思主义理论7篇,哲学宗教学5篇,文学7篇,历史学9篇,经济学8篇,政治军事学7篇,法学6篇,社会学教育学9篇,新闻学传播学2篇,共74篇;论点选摘33篇。其中只有1篇语言学,是周建设的《先秦名辨之学的语言哲学蕴涵》,还是收录在哲学宗教学栏目的。很多学术期刊明确提出不刊发语言学的文章,主要是因为感觉语言学离社会太远,很少有人关注,不利于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李宇明(2005)说,“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语言学似乎门庭冷落,甚至被‘边缘化’了。在学科群中,似乎没有几个学科了解中国语言学的情况,甚至连了解的欲望都没有。”[25]潘文国(2008)也说,“语言学的‘繁荣’基本上还是‘圈内人语’,圈内人谈得热闹,研讨会开了一个又一个,但圈外人几乎一概报之以冷漠。除以语言研究为职业的人之外,几乎没有人对语言学感兴趣。在大学里,甚至在中文系里,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甚至古代汉语都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在中小学,语文课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变成了学生的‘鸡肋’课。”[24]在学术界,语言学研究已经慢慢成为一小部分研究者的孤芳自赏了,缺少学术界其他学科的支持,又没有期刊阵地供发表观点,语言的衰落趋势是必然的。

李宇明(2010)说,“在过去二三十年中,语言学家在一些相关领域出现过‘失语’,比如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语言信息化等。失语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有很多是社会环境导致的,但也有学界自己的原因。”[26][p.336]造成目前语言学研究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首先我们应该从语言学界自身来找原因,在发掘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社会价值上,语言学界还要加大力度,否则怎能奢望其他学科和政府来重视呢?

我们认为,语言资源观就是语言的社会价值观,语言资源观的确立使得语言学研究从理论研究为主转向应用研究为主,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语言学都将发挥重要作用。[27][28][29]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林伯格说,“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30][p.299]语言资源观的确立将使这句话成为现实。

马克思认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31][P.1]由于污染和乱采滥伐,和原始社会相比,今天的自然资源总量是减少的,而人类却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主要贡献来自劳动力资源,而语言资源是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宇明(2012)说过,“语言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与劳动力密切相关;没有语言能力的劳动力,是低水平的甚至是不合格的劳动力。”[32]徐杰(2007)也认为,“经验表明,综合语言能力强的人,往往在其他领域也有优异的表现,语言能力弱的人,其他方面更是难以有创作性的发挥。他们的全面综合素质,尤其是吸收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必然大打折扣。”[22][P.86]

五、结 语

语言学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深化语言资源理论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1] 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逻辑学基础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 邱质朴.试论语言资源的开发――兼论汉语面向世界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3).

[3] 陈章太.论语言资源[J].语言文字应用.2008,(1).

[4] 王世凯.语言资源与语言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 刘成武,黄利民.资源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 王铁琨.语言资源与语言研究(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7] 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8] 范俊军,肖自辉.语言资源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2008,(4).

[9] 李宇明.当今人类三大语言话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0]徐大明,李现乐.珍爱语言资源,发展语言经济——“2009国家语言战略高峰论坛”纪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1]林有苗.新时期我国语言学者的语言资源观[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4).

[12]毛力群.语言资源的价值——以浙江义乌的语言生活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3]陈丽君.基于资源概念的旅游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14]罗常培.从语词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A].语言与文化[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15]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陈章太.语言资源与语言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7]李宇明.公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资源——序《母语.文章.教育》[A].中国语言规划续论[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8]王铁琨.基于语言资源理念的语言规划——以“语言资源监测研究”和“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9]李宇明.当代中国语言生活中的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2,(9).

[20]李德鹏.公民语言能力培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21]贺宏志.语言产业导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2]徐杰.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23]杨亦鸣,徐杰.语言学应该调整为一级学科[J].语言科学,2010,(1).

[24]潘文国.中国语言学的未来在哪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5]李宇明.语言学发展的新机遇[J].修辞学习,2005,(2).

[26]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续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7]李现乐,刘芳.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经济价值的意义与途径——以民族地区旅游业为例[J].江汉学术,2013,(5).

[28]张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需求研究的语言经济及规化意义[J].江汉学术,2013,(5).

[29]尹小荣,李学氏,靳焱.言语社区理论下的语言资源评估[J].江汉学术,2013,(5).

[30]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1]孙鸿烈.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M].石油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2]李宇明.语言产业导论·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语言学价值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一粒米的价值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给”的价值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当代修辞学(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
当代修辞学(2010年1期)2010-01-23 06: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