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创新清风”,拂“完美音乐课堂”

2014-08-02 01:08晏燕平
艺术评鉴 2014年11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创新

晏燕平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如何利用音乐学科的自身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对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和挑战。

关键词:教学创新 音乐课堂

一、挖一挖,教材中的“创新内涵”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的教学就应该忠实于教材,把教材上的内容完整、准确地教授给学生。其实这样的认为并没有错,可是音乐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特别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要求和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生任何的想象和假设都可以是准确的,并没有错对之别,所以教师如何利用教材给我们的教学素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上有许多音乐家的介绍,就可以用来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家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创新精神,任何音乐的创作都是创新的结果。教会学生一些创新的方法,比如利用一些“重组法”、“迁移法”等方法进行创新。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创新。孩子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越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越强,所以,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利用教材中一切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的因素去激发学生。比如说:笔者在上《渴望春天》一歌时,先学歌词,当学到“当我们在小河边看紫罗兰开放”的歌词时,笔者就对学生提问:“春天里还有其他什么花在开放?同学们一起来找一找,再做一个作词家,写一段歌词”,就这样使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做一个“作词家”的愿望,使学生好奇心徒然上升,加上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得到满足。可能这样的创作还显得非常幼稚,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当学生能够唱着自己创作的歌词,反复多次的演唱对熟悉演唱歌曲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不断挖掘课本上的“创新点”,进一步注重教材中的创新内涵,才能不失时机的实施创新教育,做到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并重。

二、 引一引,启发学生的“创新想象”

初中时代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间,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为学生创设一些想象的机会,培养他们“敢想”、“会想”的能力。在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时,笔者就提问:“售货员来到山村,整体山村顿时沸腾起来,中间有一段唢呐和乐队的演奏,表现了售货员和村民之间的对话,你能想象一下,他们在说什么吗?”学生展开了想象,有的说:“在问价钱啊”;有的说:他们在讨价还价啊”还有的说:“他们在对售货员说下次带什么东西啦”……有时可能学生想的内容有些幼稚,甚至“荒谬”,可是教师还是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要保护好学生想象的“火花”。只有这样,充分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既欣赏了乐曲,又体会到了乐曲欢乐的情绪,真是“一举三得”。

学生的想象通过语言来表达是学生具体化音乐的一个外在表现,可能一开始学生的语言表达显得比较的简单,比如会把《空山鸟语》中的鸟鸣说成鸡叫呀等等。但是任何的音乐想象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并巧妙的进行引导,用美好的音乐形象来吸引学生,才能激发出学生多彩丰富的“音乐想象”。

三、 亮一亮,激出学生的“创新灵感”

“创新的灵感”又时候是转瞬即逝的,要捕捉到“灵感”是非常有难度。据资料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宽松自如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能得到高效的挥发,而学生的“创新灵感”也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才能发芽。所以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运用音乐学科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那么他们的创新灵感将很容易被激发。如在学唱昆山民歌《搭凉棚》时,笔者要求学生用当地方言来演唱,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是“新昆山人子女”,大多不会讲昆山话,于是我就请昆山当地的学生来教其他学生说昆山话,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演唱歌曲的积极性也提到了提升!特别是民歌的演唱本身就有着语言的环境,用当地的语言来演唱歌曲也更能唱出歌曲的独特韵味。

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竞争”的环境,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互助互进”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去探索、去开拓,在不断追求新目标的过程中,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比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开展“我是小小歌唱家”“竖笛演奏我最棒”的竞争游戏。再如,在学生学完一首歌曲后,我就开展“谁当小小舞蹈家”的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编排动作的能力,在竞争的氛围里,人人都在构思、人人都在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水平在一次次的提高。由此可见,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生的灵感很容易激发,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四、 评一评,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由此也决定学生有时候的“创新成果”也可能是非常随机和简单的,有时候甚至是不成熟的,所以教师在定位学生的创新时也不能定位太高。要积极鼓励学生,有时候学生只是换了一个说法;有时候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还有的时候非常的大胆而富有挑战性,不管怎样的“创新成果”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神秘,创新教育就在于我们身边。

还有就是当学生的创新成果展示的时候,一定要请其他学生适时的进行评价,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创新的学生得到肯定,没有创新的学生得到学习和启发,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成果会越来越成熟。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己创新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之处,让学生在某一方面体会到成功,品尝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这样就会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乐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财富》报告中所指出的:“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不但“敢创新”,而且“会创新”,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实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像一缕缕创新的清风,吹进音乐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那我们的音乐课堂也一定“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创新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巧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