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良,宋 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资源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为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开始在人才培养重心上淡化学校类型,其实质是以人才为中心确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职业教育转型中更注重人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体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为了能早日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加强体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选择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涉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对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具有根本性的导向作用[1]。以大学教育为出发点,推动体校培养模式创新,实现技能型人才成就体育事业的新跨越,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课题。体校培养出的体育人才结构层次各不相同,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体校应该将学生教育与地方院校相结合纳入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本研究以安徽省体育运动学校与合肥师范学院体育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为研究契机,从原有的体校人才培养模式上探寻一条以 “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地方本科院校对接”的7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曾说,如果说科技是现代经济腾飞的发动机,人才就是这个发动机得以运转的“燃料”[2]。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体育开始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随着体育社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一大缺口,对既能组织体育活动又能指导实践的体育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在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体育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主要突显在两方面:1)大众化教育步伐逐渐深入,用人单位开始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学历提出了新的要求;2)在实践领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指导等方面对体育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增多,社会对拥有高学历的体育技能型人才需求尤为迫切。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学历的体育技能型人才受到市场的青睐,就业前景广阔,但是从体校的培养来看:体校只是单一对运动技能进行培养,在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知识的传授上出现严重失衡。所以,从现实的市场需求及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发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乏一种既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灵活运用体育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即是体校未来发展的选择,同时也是地方高校的未来发展方向。
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精心经营得到较快的发展,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已然成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并为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几经变革,但目前仍然是以形成于计划经时期的体校——省队——国家队的三级训练网培养的后备人才体系为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体,其问题和弊端已越来越突出,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3]。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校要想走得更远,必须解决体校学生出口路径问题。
体育人才出路受阻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业余体校训练的积极性,体校在培养体育人才的时候更多的是重视学生体育技能培养——主要以夺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体育人才输送方向主要是各省运动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职业学校。现行的体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极大的人才资源浪费,能进入专业队和普通高校的人数不到总人数的20%,极大一部分人将会被淘汰,体校人才出口量太窄,很难满足学生高一级的学习需求。按照我国现行体育管理体制,这些升学无门的学生基本上都被安排在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就读,接受3+2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继续在体育运动技术学校读两年的高职;在读完两年的高职后很多的学生不得不走向社会,对部分成才比较晚的运动队员来说,将失去再提高的机会。自高校大面积扩招以来,体校颁发的中职、高职文凭受到严重的冲击,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近年来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更多家长和学生期望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习机会,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体校的招生口径。
出口决定入口,针对体校人才的输出,安徽省人民政府2001年颁布的《安徽省运动员选招、培养和退役安置工作管理办法》和2011年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都对体校人才输出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在现有的体校人才输出政策中,都是笼统地进行了表述,并没有进行细化,也没有配套措施,仅仅停留在书面上,难以引入实践操作程序。2)政策中仅提到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并鼓励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通过单独或统考进入高校学习,但并没有对想继续接受教育的学生给予政策保障,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只能面临着尴尬局面。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其本质基础上的价值选择[4],如果竞技体育不遵循人才的发展规律将会失去后备人才基础。
从现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来讲,三级训练培养模式在人才出口上制约着竞技体育的长足发展。体校管理限制了学生的生活与交往空间,体校学生在学习中只学会了一项单一的运动技能,严重缺乏相关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体校在培养体育人才的过程中严重忽视对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塑造出来的体育人才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进入社会后缺乏竞争力,也可能会沦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体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体育人才规格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妥善解决体校人才出口问题是体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形势来看,举国体制下的体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需要继续发挥它的历史使命,面对体校人才出口矛盾日益突出的社会现实,当前首要任务是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实现体校人才的有序发展。
从人才培养的出口出发使体校与地方高校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阶段协调人才出口矛盾,以构建“技能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点;而基层体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仍然将基层体校做为选拔优秀体育人才的主阵营;基层体校3年的学习训练是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毕业可以获得中职学历,这些毕业的学生可以考各省的运动队或者是考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系;进入运动队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可以继续考高水平运动队,也可以考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系,对于获得过出色运动成绩的学生合肥师范学院将提供免试政策。从基层体校直接考入合肥师范学院的学生就构成了第一个7年人才培养模式(图1),有效的实现了体校与地方普通高校的第一次对接,为基层体校学生开拓了一条新出口。
图1 体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图
目前的体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即大部分没考上的体校学生将就读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接受现行的3+2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接受训练学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智基本变得成熟,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颁发的高职学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多的学生开始注重自身价值的提高,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体育运动学校经过2年的学习获得高职学历,可以继续就读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系,在合肥师范学院接受技能型人才模式培养,使学生技能和基础理论得到全面的提高,从整体上塑造一种有内涵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运动人才的需求。从而构成第二条7年人才培养模式路线,这一条7年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的解决绝大部分体校学生出口问题,第二条7年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的实现了体校与地方高校的第二次对接。
在原有体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形成强大的7年人才培养模式,使体校与地方高校在人才出口上形成合理的对接。学生在7年培养模式结束后可以获得本科学历,在技能和综合素质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达到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标准,可以直接面向市场选择就业;对于有更高一级学习需求的学生可以考高校体育硕士,或者直接考合肥师范学院硕士(2年),这就在原有的7年培养模式下形成了一条9年人才培养模式;体校与普通高校的有效衔接,使体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在地方高校的深造,使体校学生达到技能型人才标准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原有的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重新激发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活力,使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体育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基层体校能集中有效地吸引体育人才来源,在原有的体制下进行体育人才资源开发,对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升华“实现体校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对参加青少年业余体校参训的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从而对提高体校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培养下的7年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解决了出口问题,为学生和家长消除了就学无门的顾虑;在原有的体校人才培养途径中增加了两条富有保障力的成才途径,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人才多渠道培养,保障所有体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权益,从多角度开发资源,提高体育人才的成材率,培养出与当今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体育技能型人才。
l)基层体校为集中——吸引参训来源。基层体校招生难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体校发展的一大难题,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通过对7年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充分利用体育系统覆盖点广的特点,加大对7年培养模式的宣传,突出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强大优势,实现体校招生渠道多元化。基层体校有着完整的配套器械、专门的财政拨款和专业的教练员团队等有利条件,从硬件和软件上为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够很好的保障训练质量。经过多角度宣传工作,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体校训练的积极性,解决基层体校招生难的局面。
2)成才路线一——解决尴尬局面。运动队的学习是竞技体育的核心阶段,运动队学习阶段是学生能否攀上竞技体育高峰的关键时期,进国家队或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生毕竟有限;很多学生不辞辛苦努力训练,但付出与收获并不能成正比;成绩优异的学生能进更高一级的地方学习训练,绝大部分学生面临着就业无望、升学无门的无奈境地。运动队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建立在学生出路的基础之上,能让学生继续上学,就算出了运动队也能被社会所接纳;因此,在原有的体校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打破常规,为那些出路受阻的学生探寻另一条出路,一些达到运动级别的学生可以接受政策照顾免试入学,通过合肥师范学院的二次深造,将他们塑造成社会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充分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这种培养模式为竞技体育在人才培养上做了进一步升华。
3)成才路线二——地方高校对接。在现行的体育招生政策下,体校学生能进入高一级院校学习的人数仍然占少数,大部分学生在竞技体育3+2模式下继续接受运动技术学校2年的高职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体校学生的学历、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校学生出路问题成为困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阻力。安徽省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合肥师范学院的对接,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出路问题,探寻出一条新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新型的7年人才培养模式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体育技能型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参训学生结束专业训练后上大学难的问题,解除学生、家长后顾之忧[5],最大程度的解决了人才浪费问题。
[1]王胜今.转型期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2):26-30.
[2]陈晓峰.学校体育——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06-108.
[3]徐伟宏,柯 茜.构建新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1):78-81.
[4]肖林鹏.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5]张志斌 ,母贤永.“初中布点、高中集中、大学对接”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体育学刊,2012,19(6):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