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操惠
健身俱乐部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已走过三十年的风雨征程,作为现今的朝阳产业,其发展规模和形式备受瞩目。由于健身市场扩张过快,高素质健身人才的产出却相对甚少,造成供求关系出现矛盾且日益加深。目前,健身人才的产出主要是通过社会上一些健身机构的短期培训或健身俱乐部的岗前培训而来,而通过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健身人才却微乎其微,导致健身行业开始趋于利益化、形式化、甚至误导化方向发展,缺乏专业性、职业性和系统性。因此,如何将高等体育院校与体育类企业联合起来培养高素质健身人才,缓解这一供不应求的关系,促使健身业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研究内容和文章的需要,通过查阅与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以及优秀的硕博论文等数据库,广泛的阅览与收集学术论文,同时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对高等体育院校相关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领导以及企业的领导与导师等进行相对应的访谈,了解校企合作双方的动因,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优势以及运营模式等基本情况。
2.1.1 学校层面来看
1)高等体育院校以教育为本,却忽视了市场的需求。图1中看出,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学生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技术水平高、表演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缺乏的人;二是专业水平较高、但实际运用能力不强的人;三是理论知识丰富、但专业技术一般的人。当前社会对健身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性,一个合格的健身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素养 (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方法、良好的服务意识。显然,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力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健身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
图1 高等体育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体育类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
2)当前高等体育院校对人才培养仍然是以师资力量为主,以各企事业单位培养体育类人才为辅,一方面导致体育师资日渐饱和,另一方面又导致其他领域人才在市场上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严重影响着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近几年来我国少数体育院系虽然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但没有以健身市场为导向,培养课程缺乏针对性。而在商业性健身学院培训的学员因为接受了最为直接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学员能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在健身市场上。
2.1.2 企业层面来看
1)目前商业健身培训机构更注重学员的专业技能,忽视对学员理论知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只单纯的把健身领域当做赚钱的平台,而不是服务于社会,提高自我的价值。总的来说,从商业健身培训机构结业的学员因为缺乏管理机制、评估体系、专业理论师资不足、行业内部质量的良莠不齐等,导致学员的专业水平没有基本保障。且现今商业健身培训市场十分混乱,“暴利”吸引了许多培训机构纷纷涌入市场,行业制度不规范直接导致了健身培训市场“泡沫现象”十分突出。
2)当前健身领域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培训机构集中于团操教练和私人教练的培训,却忽视了管理人才的培养。多数管理人员一方面来自于有经验的教练,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巧;另一方面来自于其他领域的管理者,缺乏对行业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这两者都不能使健身业呈良性发展。
2.1.3 学生层面来看
对课程的学习重要性以及实习认识不足,没有清楚明白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到经纪人”转变的重要价值,只单纯的为了拿学分或者是完成实践任务,因此,学生的动力不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顶岗从事实际工作,时间较长,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责任,如同企业员工一样为企业谋利益或创造实际价值,而企业给学生一定的薪酬,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做到一名企业员工的真正含义。
现今高等体育院校不仅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任务,而且直接服务于社会。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将高校体育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与体育类企业的合作,培养高素质健身人才,对社会进行有偿性的服务,这为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了前提。而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所以高等体育院校应从社会实际,从市场出发,培养高素质健身人才,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异常严峻,尤其是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健身行业作为现今的朝阳产业以及国家扶持的项目,能够提供相对充足的工作岗位和不菲的薪酬,且就职手续办理也非常的便捷。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健身人才,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也能提高高等体育院校的毕业率,从而达到提高本身生存力的目的。
在发展飞速的大众健身市场,我国高素质健身人才的发展水平却明显滞后。这是因为体育类企业培养健身人才主要是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要求从业人员尽快上岗以及为企业阶段性的营销服务,或者是社会人士为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而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以及理论知识的支撑,这些健身教练存在着整体资质低下,理论知识欠缺、健身指导缺乏逻辑、服务意识不强、团队意识松散、应变能力与沟通能力不强、总体的状况令人十分堪忧。
两者联合培养高素质健身人才的优势在于场地优势、师资力量优势以及社会实践优势能够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高等体育院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较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曾经在俱乐部等体育类企业就职,有的甚至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社会实践经验。而体育类企业则有着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这能给培训提供更加直观的教学条件。并且,一旦培训成功,即可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两者联合以后,通过高校教师的师资力量,体育类企业的场地设施、器材以及实践的舞台,能够全方位的培养高素质健身人才;而且在完成讲解、教学及学习任务后的业余时间,可以进行社会服务及实践,不存在人才的闲置与社会迫切需求健身人才并存现象。因此,两者联合培养人才,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为社会输送大批的高素质健身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则给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并解决了一部分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
1)高等体育院校与体育类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健身人才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由于高校与企业存在着互补的资源,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各自的目标,因此两者联合培养人才是一种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联合搭建社会互动平台,提供了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大批高尖端健身人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高端健身市场的快速扩张与高素质人才供给的矛盾。2)高校与企业最理想的合作模式是资源共享合作模式。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与体育类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健身人才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以及局限性,合作的层次浅、组织机构不完善、项目合作不均衡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校企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落后、欠缺相关的理论研究。3)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力推广,大众健身业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对高素质、综合型健身人才要求逐渐提高,从而导致高层次、高品味市场需求与高素质健身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加深。
因此,结合高等体育院校与体育类企业在各自不同社会层面上所体现出的优势,建立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立体式的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将是缓解这一矛盾和提升就业率的关键因素;同时,这一创新也必将有效推动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们终身体育观以及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1]相建华.塑造金牌私人教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刘平清.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体育本科专业建设及发展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
[3]张先松,夏云建,钱建龙,等.体育健身保健专业方向开设的可行性探讨及学生的社会需求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5).
[4]王刚军,曾思麟,张叶红,等.寻找杜会体育专业办学突破口[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6]吴忠义.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