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体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8-02 00:57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篮球群体实验组

翟 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现代的大学生已失去上世纪90年代以前所拥有的“天之骄子”的荣光。他们不得不承担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加上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带给他们的不良情绪反应,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出现轻度失调,其中一些大学生甚至已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尽管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于心理健康者,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尤其是一些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比其他社会群体还要差。对此,我们不仅要面对,还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积极的、有效的方法和举措。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真正的培育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小群体”教学模式源于日本的“小集团学习”理论,我们可以把该模式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群体,小群体成员之间、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通过相互帮助、相互竞争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2]。目前国内对“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很多,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健美操、篮球、乒乓球、排球、武术、跆拳道等公共体育课程,结果一致认为“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协调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3]。“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技术成绩的提升,教学气氛更为融洽,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显著的。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2班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点名册的顺序,前25名学生为实验组,后25名学生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和心理测量等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并参考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相关文章的背景资料,广泛查阅了涉及本研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有关“小群体”教学模式的文献有49篇,有关“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文献有9篇,经过初步筛选、分析,确定其中有关“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研究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关于“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及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未来的有关研究,并希望“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能够真正的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应用价值。

1.2.2 实验法

以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2班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点名册的顺序,前25名学生为实验组,后25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地点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综合馆一楼篮球馆进行,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共计36学时。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有有关的数据按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运用EXCEL和SPSS19.0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教学实验

实验组运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关基本素质相当(如表1、2),考核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的课时数及任课教师,教材及上课时间等总体情况基本不变。实验地点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综合馆一楼篮球馆进行,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共计36学时。

表1 学生基本情况

表2 技术基础水平比较分析结果

另外,为了避免实验对象产生“霍桑效应”,本实验采取单盲实验,也就是说实验内容对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来说是保密的。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技术成绩的影响

通过为期36课时的学习,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差异性比较,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篮球技术达标对照,实验组在实验前中篮均数为2.31个,实验后中篮均数为6.33个;对照组在实验前中篮均数为2.25个,实验后中篮均数为4.01个;且实验组学生用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的学生。P=0.027<0.05,呈显著性差异。

表3 实验前后学生中篮的情况及时间

2.2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影响

从实验前后的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在篮球组合技术学习掌握情况优秀率为15.34%,良好率为45.27%,较差率为9.67%;对照组优秀率为10.46%,良好率为32.53%,较差率为21.30%。由此得出,“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对促进学生技术的掌握效果更显著。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篮球组合技术学习掌握情况比较

2.3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

如表5所示:实验组学生在感受到良好的课堂气氛、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掌握运动技能的信心得到加强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感受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促进人际交往,培养合作精神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所占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表5 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调查

2.4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合作能力、提高交往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的影响

通过对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交往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调查,结果得出:实验组认为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交往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学生占59.66%,对照组占29.33%;认为不能增强学生合作能力、增进交往和团体意识的学生,实验组占6.7%,对照组占19.8%。检验结果P=0.047<0.05,说明“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更有利于增强的学生合作能力、提高交往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2.5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

由调查结果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协作与竞争意识效果高于前测,经配对样本T检验检测,实验组呈显著性差异(P=0.041<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171>0.05)。 说明实验组学生实验后比实验前协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有显著提高。由此可知,“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而言更有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学习态度的指标上,实验后比实验前都有了提高,但是实验组实验后比实验前有了显著提高,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32<0.05),而对照组却没有明显的差异(P=0.176>0.05),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可以通过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实施“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得到一定的提高。

2.5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由调查结果可知,实验组调查对象和对照组的调查对象在自我效能感这个指标上,实验后比实验前都有了提高,但是实验组实验后比实验前有了显著提高,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42<0.05),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563>0.05),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指标可以通过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所实施“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具体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自我效能感调查情况表

2.6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新世纪之初,我国为适应国内及国际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素质教育”,以及在进行必要知识储备基础上的人的能力培养与创新意识的塑造[4]。这就使得体育教学目标更加人文化。

心理健康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更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心理体验,而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5]。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才有可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由此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7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步:研究学生,按质分组;分析并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信息反馈;激励机制。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心理测量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3.1 结论

3.1.1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的精确掌握和学习成绩的提升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篮球教学相比,显示了其教学效果的优越性,它能确保大多数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它结合了篮球技、战术结构,更加注重对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环节进行教学。由以上教学实验的结果得出:在高校篮球公体课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体育模式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好。

3.1.2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和谐学习环境的创建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指导和互相鼓励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民主关系以及对篮球技术的准确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频繁地交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际交往发展,还培养了团体凝聚力和学生的合作精神。

3.1.3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活跃篮球课堂的气氛,学生能够做到课后集体练习,互帮互助,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另外,在篮球公体课教学中应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更好的掌握篮球技术动作的学习。

3.2 建议

1)教师在运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应依据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分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确保两组间质量的平等性。另外,教师应该注意不能自己指定小组长或体育委员,而是应该是学生之间的民主选举,并加强对他们的能力培养。

2)“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掌握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牢固树立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教学宗旨。

3)在运用“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熟悉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况,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争取做到“懂”“透”“化”,提前预知课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才能精心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好学生的活动步骤和练习的重、难点,在课堂过程中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群体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指导,并有效运用教育机智,进而提高“小群体”体育教学的效果。

[1]雷城如,李秋萍,雷红如.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冯 霞,程彭阳子,张建丰.高校公体排球课教学模式研究——以“小群体教学模式”与“传统运动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为例[J].2013(1):41-42.

[4]林 虹.“小集体”教学模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2,6 (2).

[5]钟兆祥.高校篮球实验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94.

猜你喜欢
篮球群体实验组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