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改变与教学对策

2014-07-31 09:53梅方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学对策德育教育

梅方

【摘 要】课程标准是教学开展的向导。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德育教育方式和德育教育课程资源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目标;方式;课程资源;教学对策

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道德认知无法内化为稳定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无法具化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是长期困扰德育教师的难题。深入研读《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真正领会《标准》的精神实质,牢牢把握好《标准》的三个重要改变,调整教学对策,才能更好地实施小学德育的课堂教学。

一、德育教育目标的变化及教学对策

旧的德育目标主要以培养“五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为基本任务,但这种培养目标与小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差距较大,难以唤起小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且有一种教化式的“纯道德”教育之嫌。

《品德与社会》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这个目标的调整,要求教师们在设计活动目标时,一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与道德基础,以儿童正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的社会生活为活动设计的基础。二要充分体现在儿童生活中育德,儿童的生活是设计目标的重要基础,这种生活基础既可以是现实的、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同龄儿童正在经历的、可移植的。三要把改善和优化学生现有的儿童生活作为目标的落脚点,纠正学生生活中认知和行为的偏差,使之更美好,更积极,更符合高境界的道德水准,体现向善向美。

如教学一下《风儿吹呀吹》(人教版)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春风拂面,感受春天的万物复苏,体会大自然这种天赐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道德情感。(2)让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学会用脑、眼、手、身体等去感受风的存在,懂得认知外部事物可以通过接触、思考去达成。(3)感受学习过程中的同伴互助与合作,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与技巧。乍一看,这三个目标似乎与我们传统的德育目标相去甚远,而实际上,这就是改善和优化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就是生活德育的体现。试想,一个连身边大自然的美都不会感受,都感受不到的儿童又如何去实现“五爱”呢?

二、德育教育方式的变化及教学对策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基本上就是讲授道德概念——剖析道德榜样的典型事例——提出具体的道德行为这三步曲,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很少参与教学活动,以致教学说服力不强,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

《品德与生活(社会)》新标准明确要求教学方式要有“活动性”。因此,我们在实施活动性的教育方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改变以前过分关注“文本”的传统方式,尽量创设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德育的真实;二是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全员参与,可以是学生分组的学一学、演一演、说一说、练一练等,也可以是小组表演,其他学生观摩评价的形式,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是要及时对活动的过程进行调整,学生的活动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课前的预设来进行,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的指向及时进行调整;四是要适时评价学生的活动细节,抓住显现的德育教育点,进行提炼、强化,提出具体的道德行为,还可以随之设计相似的道德选择与判断情境,检验学生的道德行为,力争成为学生稳定的道德行为。

如教学《不一样的你、我、他》(人教版)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活动来达成教育目标:(1)让全体学生画自画像,并写上最符合自己的一两句话,但不能署名。(2)收集混编学生的自画像,分组或者全班一起玩“猜一猜他是谁”的游戏。(3)讨论:为什么我们能在不知道署名的情况下猜出自画像是谁。通过上述三个活动提炼出第一个道德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都是独特的。继而又开展第二个活动:以同一个圆为基础,画出你自己喜欢的画。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可以画出不同的画来,例如:眼睛、太阳、车轮、瓶子、风扇等。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又可以提炼出第二个道德观念:不同的人看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每个看法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再把上面的两个道德观念引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来加以讨论,即可达成本教育内容的教育目标: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是我,我也不可能是你;我们要喜欢自己;不同的人看法会不同,意见会不一致,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由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中的小学德育教育方式就应该充分体现“活动性”原则。

三、德育教育课程资源的变化及教学对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课程资源大多局限于“文本”,基本上以教材中提供的道德榜样典型事例为主要教育素材,践行过程也基本上以教材中的行为要求为依据,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约束性和号召性要求。

新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资源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儿童生活中的一切因素,学校教育中一切活动都是课程资源与基础。那么,我们在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时又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要处理好文本与儿童生活经验与基础的关系。其次,要扩大课程资源的范围,学校的环境场室与设备,教师与学生活动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但都不可能是完全符合教育目标的,教师要对这些杂乱的课程资源进行扬弃与整合。最后,要关注学校、学生所在社区的现实存在,挖掘课程资源。

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和为我们服务的人们》(人教版)时,学校里的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和从事不同工种的人们都是了解、访问的课程资源,继而扩大到学校周边的社区,生活的街道等,让学生感受到公共设施是大家共有的,大家有权利使用,也有义务爱护,了解到社会生活中的人人都在接受别人的服务,又在为别人提供服务,初步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

儿童的道德形成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去体验、感悟、内化、最终稳定为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道德行为的过程。倘若你要求儿童爱集体、爱伙伴,你就要让儿童体会到集体的快乐和伙伴带来的开心;倘若你要求儿童学会合作与互动,你就要创设合作与互助的活动场景让儿童去尝试与体验;倘若你要求儿童爱自然、爱动植物,你就要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动植物的依赖与共存。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小学品德教育的课程标准的变化,找准实施的对策,把儿童的道德教育置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让儿童与周围的生活发生碰撞与交流,在生活中有效育德。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教学对策德育教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