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香
【摘要】语言对幼儿教师的重要性。如何正确使用语言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及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对教师而言,语言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幼儿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幼儿进入知识海洋的一把钥匙。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语言魅力呢?
一、幼儿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1.尊重幼儿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说话时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灵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平时与幼儿说话时应尽量注意保护孩子的“面子”。小班的幼儿偶尔尿裤子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孩子尿了裤子不愿意告诉老师,怕老师说:“你怎么会尿裤子?”这样一说,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就会笑话自己尿了裤子,被大家笑话多没“面子”呀,只有自己忍着。如果我们能多为孩子考虑一下,照顾孩子的感受,不用带有责备的质问,而是蹲下来亲切地、轻声地说一句:“没关系,我们悄悄地去寝室换上干净地裤子。放心吧,我会替你保密的,小朋友们不会发现的。”我想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有顾虑了,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2.平等交谈
在教学中,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帮老师收玩具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幼儿的帮助,锻炼幼儿,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玩具!”;否则会阻碍孩子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3.因人用语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力求“因人用语”,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的采用亲切地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燥情绪得以缓和。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幼儿教师课堂语言的特点
1.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与成人不同,他们更喜欢听一些生动有趣带有一定故事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更能激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例如,在一节语言课《羊宝宝的生日》的开头,教师以这样的言语导入:“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明天是羊宝宝过生日,请你先猜一猜,他请谁做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教师以这样的言语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幼儿迫切地想知道羊宝宝到底请谁来参加,从而使整节课在幼儿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顺利地进行下去。
2.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激发幼儿积极观察思考
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特别喜欢去观察新鲜有趣的事物,如,《小兔》社会课上,孩子们非常喜欢它,只是摸一摸,喂萝卜,没人观察其外形,体态,为什么跑得快跳得远,等等这一系列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3.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要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识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每次活动结束时,都要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个总结性和概括性的评价。例如,在每一节美术课后,教师都要评价每一位幼儿的作品,和其他幼儿一起评价,表扬其优点,同时指出其不足,以便其继续努力。
三、教师的言语要饱含教师对幼儿无私的关爱
教师的言语是与幼儿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传递。教师的言语要关注到幼儿的身体和心灵,让幼儿时刻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家一般的温暖。当幼儿咳嗽时,教师要及时地询问:“是不是衣服穿少了?”当幼儿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教师要及时地提醒:“口渴的孩子去拿杯子倒点儿水喝。”当幼儿低着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时,教师要马上走过去,拉着他的手,轻声地问:“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所有这些点点滴滴,都饱含了教师对幼儿无私的关爱。
在朗朗上口的念白中,让幼儿非常乐意的去完成,既达到教育要求,又让幼儿的心情如沐春风。
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趣味性、激励性和艺术化,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