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果晔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通过科学教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小学语文是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惯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段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依据语文教学规律,采用科学方法,全面完成三个方面的教学任务,即“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小抓起,注重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结构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等。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课堂,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把教学语文知识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小学语文学科教育,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广泛性、丰富性,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在培养语言文字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特点进行美育、体育、心理教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2.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自主预习、探讨交流等形式都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最有效途径。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的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探索新知识,弥补彼此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为教师服务的偏向,牢固树立教师为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应该摆正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关系,体现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思想,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的目的。
3.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层次的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梯度地开展教学。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是一小部分弱势群体,要忧其所忧、乐其所乐,给他们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的过程,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切实参与听、说、读、写等各项学习活动。教师还要重视课堂上的巡视和检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对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要有意识地设计不同层级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提示、点拨、启发、引导,如果发现他们一旦有点小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是要教学生怎样学习知识。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大纲的明确要求,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现在许多成年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要求教师树立“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从良好自学习惯的养成抓起。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特别强调预习习惯的培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教师每天布置具体的预习要求,学生有专门的预习作业。在预习中,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或通过阅读、查资料等方式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在课堂上解决。当学生实在解答不了时,教师给他们提示,帮助其解决,这样使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精神,就谈不上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蕴涵着的创新因素,以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事业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21世纪的人才,惟有走改革创新之路,落实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析要少而精,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求得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认识和实践,才会有新的发现,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增强创新思维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着重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并大胆质疑,培养学生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彦花.论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新作文[J].学周刊.2012(11)
[2]陆国英.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识字教学小学时代[J].教育研究.2010(3)
[3]郁丽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J].小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