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短语动词语义分析

2014-07-31 02:41文卫霞李海英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多义图式小品

文卫霞,李海英

(1.云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2.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语动词(the phrasal verb)或称动词小品词(介词和副词)结构,因其数量多,使用广,语义繁复,搭配关系复杂而成为现代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短语动词由动态动词(dynamic verb)加上小品词(particles)构成,构成方法有三种: 动词+副词、动词+介词和动词+副词+介词。短语动词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动词概念。[1]

短语动词如果使用得当,就能给听者一种词浅意明、生动具体的感觉。但是,短语动词也是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二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最为困难的领域。因其词义不是动词和副词、介词等小品词的简单组合,相当一部分短语动词从字面上理解比较困难。同义、近义、反义的短语动词容易混淆,不好区分。尤其是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貌似简单,却很难掌握。因此,大部分中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常常回避短语动词,从而失去了一种地道自然,鲜明有力的表达手段,影响了交流的效果。短语动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孳生特别快。近五十年来,短语动词如雨后春笋,大量产生。但长期以来,短语动词的教学与学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多项意义的学习零散没形成系统。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和探讨短语动词的多义现象,旨在为英语短语动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一 理论背景

(一)意象图式理论

意象图式是人们获取意义的基本方式之一。Lakoff(1987年)认为“‘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他们主要起着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意象图式比起表象、心象或意象更为抽象和概括,处于抽象层面上的意象图式能够以类推的方式来建构我们的身体经验,还可以通过隐喻来建构我们的非身体经验”[2]453。

意象图式可分为基本的意象图式和复杂的意象图式。基本的意象图式主要包括:容器图式、路径图式、连接图式、力量图式、运动图式、平衡图式、对称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部分—整体图式、中央—边缘图式等。基本的图式可以相互结合构成更为复杂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通过隐喻机制、转喻机制的转换和扩展,可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当一个概念被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尤其该概念从具体域映射到抽象域时,意象图式在这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为我们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意象图式也是理解各类隐喻现象的关键。意象图式理论在多义词、词义变化的研究中,意象图式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短语动词的多义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二)隐喻理论

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之一,是人们思维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Lakoff 和Johnson(1980年)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3]3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抽象性的语义主要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跨域隐喻而成。[4]Lakoff和Johnson(1999年)认为,意象图式、隐喻与转喻结合起来可以较好地解释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义词的多个义项间的关系。[5]人们用相同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事体和意义,是因为这些事体和意义之间具有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的产生是因为同一意象图式或意象图式变体。因此,一词多义现象是以图式为基础,通过隐喻从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而形成。

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知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认识思维中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如:

(1) Look how far we’ve come.

(2) We’re at a crossroads.

(3) We’ll just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4) We may have to bail out of this relationship.

(5) I don’t think this relationship is going anywhere.

(6) 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

(7) We’re stuck.

(8) It has been a long, bumpy road.

(9) This relationship is a dead-end street.

(Lakoff & Johnson 1980)[3]44-45

这些句子都在谈论恋爱关系,使用的确是表达旅行的方式。其中运用了隐喻LOVE IS A JOURNEY. 即把爱情隐喻化为旅行。在这个概念隐喻中,恋爱关系对应旅行中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又包括火车、汽车等。通过各种交通工具来概念化各种不同的恋爱关系。

二 短语动词的认知理据

传统的观点认为短语动词的意义同语言使用者的概念系统没有任何关系, 在语义上没有系统性。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有据可寻。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把语义学等同于“概念化过程”。而概念化过程只不过是认知过程而已。[6]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语言与一般的思维和认知是不可分的,完全独立于人类范畴化的现实是不可及的,因而反映现实的语言结构是人类大脑的产物,意义以人类约定俗成的概念结构为基础。[7]遵循这种理论,英语短语动词的多义现象能从人类特有的认知模式:意象图式和隐喻认知机制中找到解释。[8]概念隐喻理论将绝大部分的日常语言纳入隐喻和转喻的范畴,从而成为语言中大量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的主要认知机制。人们借助于隐喻,利用事物间的相关性,将基本意义从空间域投射到抽象域,从而使词义得以拓展或引申。

三 短语动词的语义认知分析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小品词构成。传统认为,短语动词的语义应由动词起决定作用,而小品词只起到附加性和附带性作用。[9]但实际情况并非那么简单。部分由小品词和动态动词或静态动词构成的短语动词,如belong to, tear down, agree on等,其中动词的中心地位是很显然的。但是我们注意到,构成短语动词的大部分动词都是一些语义空泛的“轻词”(light verb),如:do,make, get, come等。这类由小品词和轻词构成的动词小品词结构在所有短语动词中(无论是使用频率还是其语义多样性而言)都占绝大多数。对于这类短语动词实际上很难确定动词的语义地位,反而是小品词在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侧重小品词意义的研究对理解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具有重要意义。[10]Linder(1983年)也认为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是承载意义的,研究和学习短语动词的关键应从黏附动词的小品词着手。[11]

选取含小品词over的短语动词为分析对象。首先,over在使用频率最高的小品词中处于中间位置;其次,over语义较复杂。Brugman(1981年)首先对over进行了意象图式分析。[12]Lakoff(1987年)对其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以下几个意象图式:动静关系、覆盖关系、接触关系、方位关系、路径关系、距离关系等。[2]419-440从认知语义学的观点来看,解释小品词的一词多义现象需要注意两点:1)语言中所描写的错综复杂的情景从本质上说具有隐喻性质,可以将他们联系成各种意象图式;2)多义小品词的各种意义并不是随意指派的,从内部结构上看,他们是成系统的,有结构的。[13]Tyler和Evans(2001年)系统介绍了小品词over词义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14]

Lakoff(1987年)认为over 有24义,中心意义是“在……上方;从……上方经过”(above-across)。[2]Tyler和Evans(2001)则认为over的始源义为“在……上方”(higher than and approximate to)。[14]将小品词over的各个义项进行归类并加以分析。

图1 over 的语义结构

第一,在……上方(Above,静态)。

a.A lamp hung over the table. (桌子上方悬吊着一盏灯。)

b.The balcony juts out over the street. (那个阳台伸出于街道上方。)

第二,从……上方通过(Above-across,动态)。

a.He climbed over the hill. (他翻过那座山。)

b.The plane flew over the city.(飞机飞过这座城市。)

第三,覆盖(Covering)。

a.She put a rug over the sleeping child. (她给睡着的孩子盖上了毯子。)

b.The lake usually freezes over by mid January.(这湖通常在一月中旬冰封。)

第四,翻转;从一边到另一边(Reflective)。

a.Turn over the page. (把这一页翻过去。)

b.The children spent hours rolling over and over in the sand. (孩子们在沙地里打滚,玩了几个小时。)

第五,再;又(Repetition)。

a.He repeated it several times over until he could remember it. (他重复了几遍直到记住为止。)

b.We did the house over and bought new furniture. (我们把房子重新布置了并买了新家具。)

第六,隐喻意义(Metaphorical Senses)。

a.He ruled over a great empire. (他统治着一个大帝国。)

b.We hope that your trouble will soon blow over and everything will turn for the better. (我们希望一切麻烦很快过去,事情好转起来。)

从以上分类我们可以总结出over的四种主要的意象图式:上方运动,覆盖关系,静态居上,路径终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over各义项之间的转移时很自然的。首先,用“路径终点”的意象图式表示的“运动”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对路径的覆盖,因此“从上方运动”和“覆盖”的意象图式可以很自然地转换。由此可见,意象图式之间的转换促进了小品词的大量多义现象,意象图式对小品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上提到的几种意象图式都是基于空间方位的,以这些意象图式为基础再运用不同的隐喻,就可以获得不同的非中心的、抽象的意义。下面我们结合over 的基本意象图式,运用隐喻来阐释含over的短语动词的引申义。

第一,基于“上方运动/从上方经过”的意象图式,借助LIFE IS A JOURNEY和CHOOSING IS TOUCHING这两个隐喻就会产生下面的引申义:

a.It was you who helped me to get over my trouble. (是你帮助我克服了困难。)

b.Wait, and it’ll all blow over. (等等吧,事情总会过去的。)

人生是一场旅行,生活中会遇到困难。get over trouble表示“以不接触的方式从困难上方经过,即克服了困难”。“麻烦、争论从上方经过”也就表示“事情平息了”。

第二,基于“上方运动/从上方经过”的意象图式,运用隐喻CHOOSING IS TOUCHING,PAYING ATTENTION IS TOUCHING和CONTROL IS UP, LACK OF CONTROL IS DOWN就可以产生下面的引申义:

a.John was passed over for the chairman, and another man was appointed instead. (约翰没被提升,另外一个人被任命为主席了。)

b.He passed over the details in his report. (他在报告中略去了细节。)

c.I will pass over your unfortunate remarks. (我会原谅你这些不当的言论。)

在此,基于over“从上方经过,不接触”的意象图式,不难理解不接触也就没被选中。通过隐喻CHOOSING IS TOUCHING,我们可理解a句中的pass over表示“不考虑提升;不考虑任命”的意思,同时也能理解“约翰位居他人之下,处于别人控制之下”的意思。借助隐喻PAYING ATTENTION IS TOUCHING可知,b句中短语动词pass over含有“忽略,略过,不加理会”之意。结合隐喻FORGIVING/FORGETTING IS UNTOUCHING,可得知c句中短语动词表示“原谅、忘记、不再提起”之意。

第三,基于“覆盖”的意象图式,空间意义从空间域投射到抽象域可以拓展出“遍及;遍布”之义,例如:

a.She has ruled over the country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她统治这个国家二十多年了。)

b.His experience of success has been spread over among all the students of his class.(他成功的经验在班上的同学之间传开了。)

借助隐喻CONTROL IS UP, LACK OF CONTROL IS DOWN,将其隐喻性地运用到权力关系中,可知a句中,“她”高高在上、统治的范围是整个国家,rule over意为“统治;管辖”之意。同样通过隐喻机制,我们把b句中的all the students of his class想象成是一个面, his experience of success 则是覆盖这个面的物体。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一个重要启示,在理解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的隐喻时,我们应该遵循其内在规律。隐喻之间具有很强系统性和连贯性。人类概念系统具有完整性也得益于隐喻的这两个特征。

结语

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二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最为困难的领域。短语动词的小品词的意义尤其难以掌握。将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运用于对带over的短语动词的基本义及引申义的认知分析和探讨中,发现该小品词的各个义项均有可分析性,且over各意象图式之间可以转换,正是这种转换促动了大量的多义现象。以over的原型意象图式为基础,再运用不同的隐喻,就可以理解含

小品词over的短语动词的多个隐喻意义。意象图式和隐喻对短语动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榕培. 英语的短语动词[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18-23.

[2]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 Lakoff G,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6] 文旭.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 外国语,1999(1): 34-40.

[7] Saeed J . Semantics[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1997.

[8] 沈育刚. 隐喻意识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J]. 国外外语教学,2002(2): 15-18.

[9] 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10]王朝培. 英语短语动词语义构成的认知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81):219-223.

[11]Lindner S. A Lexico-semantic analysis of English verb particle constructions with “out” and “up”[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1983.

[12]Brugman C. Story of OVER [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1.

[13]陈晓湘,许银.意象图式理论对多义介词On、Over、Above习得作用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18-23.

[14]Tyler A,Evans V. Reconsidering Prepositional Polysemy Networks: The Case of Over [J]. Language, 2001(77):45-61.

猜你喜欢
多义图式小品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临宋人小品》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锦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