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高被引文献年代及主题分布特征
——以四份核心期刊为例

2014-07-31 02:43钟婧怡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播学媒介期刊

钟婧怡

(成都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四川 成都 611130)

大陆的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经历了引入、徘徊、高速发展几个阶段。学科的发展需要阶段性的回顾和总结,发现学科特点,可以为进一步的学科建设提供依据。近年来对新闻传播学的总结性研究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有20世纪末大陆和港台一批学者对20世纪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形成了一批成果,这一批成果总名称为《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由戴元光、童兵、金冠军主编[1];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在近几年针对不同年份大陆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进行总结性的分析[2];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21世纪头几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进行了回顾性的整合研究;另外,最近十几年每年都有研究者对前一年的学科发展进行综述,也有学者对前一年的重要学术成果进行总结,还有相当数量的学者会根据时间分段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发展进行历史回顾。但我国大陆针对新闻传播学自身的梳理研究较为缺乏,以总结性反思类研究为主,缺少客观的量化研究。

一 研究目的及指标界定

本文通过引文分析的方法,根据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H指数),从大陆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四份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中选取高被引文献,以期对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高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特征和主题分布特征进行总结。

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

二 研究方法

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是研究科学文献之间引证关系的一种科学计量方法,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对科技期刊、论文、著作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评价、预测科学发展趋势的目的。引文分析是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的。[3]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文献指标,引文一方面反映了科学文献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又通过标准量化的科学文献规范为后来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扩散的传播便利,为客观评价作者、期刊、论文这三个最重要的科学研究要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4]

引文就是援引自他人的文献,或被他人援引的文献,引文分为引证文献和被引文献。引证文献是引用他人文献的文献,被引文献是被其他文献引用的文献。引证指引用相关文献的论题、观点、概念、理论、方法、结果、结论或事实、数据等,以论证自己科研成果的创新性、科学性或应用价值。[5]引证量是某领域或某学科研究文献引证的总量。高被引文献是被其他文献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献,通常代表着学科的主流研究方向,特定的发现、方法等。

三 研究结果

(一)高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特征

1.高被引文献总体呈正态分布

1979~2013年间,四大核心期刊发文总量呈曲线上升趋势(见图1),发表在4份核心刊物上的高被引文献集中分布在1997年到2008年,总体呈正态分布趋势(见图2、表1);2002年到2005年4年达到最高峰,1979~1993年,2012年没有高被引文献。这一研究结果同2008年徐剑利用CNKI和CSSCI两个数据库进行的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6]的结论基本相同。

图1 1979—2013年4大核心期刊总发文量

图2 高被引文献年代分布示意图

高被引文献集中分布在1997年到2008年间,每年的高被引文献都高于10篇,说明1997年以后,新闻传播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文献引证逐步规范化,学术研究也开始重视期刊论文的作用。

1997年是大陆新闻传播学重要的时间转折点,当年11月,中国记者协会成立新闻学术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新闻论文首次列为我国综合性年度新闻评选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的评选项目。[7]正是这一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合并成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2.新闻传播学领域文献半衰期周期较长科学研究通常需要一个研究周期,短则数月,长则数年;而论文发表也要经过选稿、审核、编辑、印刷等流程。因此,引证文献从开始着手研究到最后发表,及至数据收录至数据库,最后被其他文献引用,需要相当长的一个周期。根据文献半衰期理论,一般科学文献在发表后的第二年,被引用的频次可达到高峰。[3]比如2000年发表的文献,到2002年,其被引用的频次才能达到高峰。但根据图2所示,自2009年始,高被引文献都未高于10篇,甚至2011年高被引文献仅有2篇,2012年则没有高被引文献。由此推测,在大陆新闻传播学领域,文献半衰期的周期大于2年。这也说明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速度较慢,许多研究并没能紧跟学术前沿。

表1 被引文献年代分布

3.2002~2005年高被引文献达到高峰期

2001和2002年,正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相继成立新闻传播学院的时间。另外,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2000~2002年,新闻学类专业点增加了204个,平均每年增加68个,2003年又新增100多个,2004年时新闻传播学专业点总数约470个。[7]新闻传播教育持续升温,相应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也随之繁荣。除此以外,2002年到2005年的这些高被引文献可能贡献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另外,从文献半衰期来看,学术价值较大的“档案性文献”被引用的高峰期的来临要大于两年[8],因此2002年及其后发表的学术文献可能刚好到达引用高峰期。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1994年以前的大陆新闻传播学没有高被引文献。这一方面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新闻传播学发文总量相对较低,文献引证不规范,许多文献没有注明引用的文献;另一方面,可能当时的学术研究更关注著作,而不是特别重视期刊论文。当然这也说明1994年之前,大陆新闻传播学还处于比较幼稚的起步阶段,各个方面很不成熟,缺乏特别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高被引文献研究的主题分布特征

1.高被引文献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

在377篇高被引文献中,所涉及的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有:新闻体制与改革、新闻业务、媒介内容、新闻专业主义、媒介经营管理、跨文化与国际传播、新闻传播教育、媒介素养、媒介教育研究、性别研究、新媒介、健康传播、公共领域、受众研究、弱势群体研究、新闻报道与策划、媒介融合研究、传媒法制、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研究、传播效果、媒介批评、媒介事业研究、媒介环境研究。但是,在“九五”、“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要求的新闻本质与新闻真实性、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传播学的引进与发展、新闻传播史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没有产生高被引文献。即使在被引用频次10次以上的文献中,此类研究文献也很少。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这些领域发展的时间较长相对成熟,已经出版了许多优秀著作,援引者可能更青睐于求诸更全面和丰富的著作而非简短的论文;二是大多数研究者追逐新话题、新热点领域,对于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的这些领域兴趣渐淡。

2.从时间分布看,高被引文献与政治、社会变迁、学科事件紧密相连

1995年,两篇高被引文献分别是《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都是以研究新闻事业与新闻改革为主题的。1997年之后,大陆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重心逐渐从新闻学研究向传播学研究转移。1997年的高被引文献中,除了有关注新闻事业与改革的研究外,还开始涉及女性、网络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关注的主题逐步多样化。1995年,中国内地开始接入互联网,1996年,国际传播学会旗下《传播学刊》推出了一期互联网研究专辑,标志着国际主流传播期刊对互联网的关注。[2]因此,自1997年始,我国开始出现有关网络传播研究的高被引文献,网络传播研究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到1998年、1999年,网络传播研究受到更多的学者的注。这两年共有23篇高被引文献,其中10篇都是网络传播研究。2001年的34篇高被引文献中,有14篇有关网络传播的研究。2001年后,有关网络传播研究的高被引文献数量锐减。

3.每一年都有两个或以上的研究主题出现

2002~2005年是高被引文献最多的一年,各方面的研究在这一阶段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高被引文献更多地集中在传播学研究,而非新闻学研究。这几年中,高被引文献的家族中又加入了许多新的议题——媒介经营管理、媒介公信力、媒介生态、媒介融合、公民新闻、健康传播、跨文化传播、灾难报道研究。

以上已经简要描述了1995年到2001年出现的研究主题。2002年的高被引文献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文献以媒介经营管理为研究主题。而之前,只有2001年有一篇有关媒介经营管理的高被引文献。在2002年之后,有关媒介经营管理的高被引文献大幅减少。在2005年的高被引文献中,首次出现有关媒介公信力的研究。2000年的高被引文献中有4篇有关传播全球化、国家形象传播的研究。2002年又有6篇有关国家形象研究的高被引文献。高被引文献出现的时间恰好与中国加快入世进程到最终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相符。2006年,出现了以媒介融合研究为主题的高被引文献,且占据当年高被引文献总数一半以上。这一年媒介融合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综上所述,自1995年以来每一年都有两个或以上的研究主题出现,并且随着时间发展新的研究主题也不断涌现。1998年、1999年、2002年、2006年陆续出现了网络传播研究、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以及媒介融合研究这几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根据所收录的高被引文献时间分布来看,学术研究滞后于现实探索,所有成为热点的研究主题都是在前几年有一定的研究积淀以后,才在之后的一两年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但随后便迅速地被其他的焦点取代。

结语

我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时间分界点上往往有学术事件和社会事件发生;2001年到2006年是该学科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产生了众多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其后,新闻传播学研究进入了学术研究的瓶颈期,高被引文献逐年下降;学术研究群体向专业化和交叉化方向发展,研究领域的拓展体现出明显的学术功利性的特点;同时,新闻学和传播学呈现进一步的融合趋势。

注释:

①二八定律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897年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的,即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后来二八定律被应用在各行业中,被引申为多重含义。

参考文献:

[1] 肖燕雄.期刊论文引文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学[J] .当代传播,2006(2):23-25.

[2] 段京肃,白云.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J].现代传播,2006(5):36-44.

[3] 董焱.利用引证法确定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J] .图书情报工作,1989(4):23.

[4] 金兼斌.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J].现代传播,2002(4):84-90.

[5] 徐培汀.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6] 徐剑.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2):63.

[7] 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8] 钱荣贵.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传播学媒介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