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丹
【摘要】 作为中等职业类高一新生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操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这几年在信息技术专业多个学科教学上的理解,浅谈一些针对职业类高一新生信息技术操作基础教学中的四点体会。
【关键词】 中职学校 高一新生 信息技术教学 策略研究
一、上好第一节课
新学期伊始,第一节课至关重要,可以说第一节课上得好,这个学期的课已差不多有一半可以上好了。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笔者主要让学生了解以下二点:
(1)对信息技术操作基础树立信心。对于刚进职校学习的学生,他们还不能清晰地了解信息技术的真正概念及应用。他们还不能真正明白随着信息技术学科对其他各学科不断渗透之后,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信息技术这个辅助工具所占有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熟练甚至精通信息技术。通过课堂学习,只要按照教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就会使学生觉得信息技术不会再神秘,不再难操作,也不再难使用。(2)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在他(她)所感兴趣的方面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的习惯。微型信息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电脑”,只要通过多动手练习操作、多动脑关联相关知识点、多动手去做创新设计、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信息技术操作基础是最容易学习的。
二、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的特殊性
备课是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要备教材、备内容、备学生、备当前应用领域。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出详尽、周密的备课计划。教师不但要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探索、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上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推敲、验证、演练,以使得这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因此,要让学生理鳃一个知识点,就必须构造一个小实例,并由此实例在信息技术上的推演过程和结果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最后用一个大实例把很多个知识点归纳起来进行推演,笔者认为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消除学生的一种似是而非的感性认识。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是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比喻法。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有方法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于是,笔者想到了一个比喻法,但首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中适宜用比喻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设法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也可从学生学过的知识中找到实例。形象的比喻的方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如在讲解系统软件(Windows XP)与应用软件(MS Office等)之间的关系时,笔者就把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 XP比喻为一个舞台,而把应用软件比作一个个演员,他们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如果舞台不存在或坏了,演员也就没有了表演的场所。(2)因材施教法。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有的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有的听说学了信息技术对今后找工作有帮助才学;有的则根本对学信息技术没有兴趣,只是应家长要求来学习;有的只对用信息技术打游戏感兴趣。笔者根据不同的类型,要求他们达到的目标也会不同,有针对性地额外布置一些作业给他们。对很感兴趣的学生,就让他们找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哪部分,再找相关的知识点与网站给他们,让他们有步骤、有目的地自学,遇到问题时再来问笔者,这样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对兴趣一般的学生,就先给他们介绍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以及现在社会上正在应用的技术与领域,再有针对性地从一门技术入手,要求他们从小的内容做起,越做他们越有信心,也就越来越好。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生先给他们介绍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技术与应用领域,尽可能将本学期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要求他们能完成上课的基本内容就可以了。对于那些只对上网打游戏感兴趣的学生,多鼓励他们利用动画软件Flash和程序制作软件VB制作出小游戏,将这些小游戏利用课余时间在班里展示。
四、实践出真知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在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尽量概括得简明、扼要,再把上机要掌握的内容列在讲义上,尽量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上机,而笔者在学生上机时,起引导作用,在学生上机时帮助其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归纳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
参 考 文 献
[1] 刘秀树. 关于高职课程综合化的几点思考[J]. 广西轻工业,2009年01期
[2] 葛俊杰,纪志凤. 基于多层次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文化基础教学探讨[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