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荣
〔关键词〕 学校管理;评价;精细化;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31—01
一所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要有较好的师资队伍、硬件设施外,还要有一套适合本校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为了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较好地解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而实现在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目标。
一、结合校情不断创新并完善评价机制的管理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会让人产生幸福感”,如果我们不断创新并采取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来管理师生,就会让师生乐于服从管理。只要师生乐于服从管理,那么学校的一些制度、规章等就会得到执行。由此看来,结合校情不断创新并完善评价机制的管理,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然保障。因此,学校在制定评价机制时重点要关注师生的发展,有计划地为师生成长搭建好平台,要通过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机制的管理来不断地唤醒、激活存在于师生心中的学习动机,使师生在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中,更好地享受教育的幸福,体验学习的快乐,实现自我的价值。
具体而言,评价时除了客观、公正外,要努力做到主体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量化评价与综合评价的有机结合。如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和学习态度、过程等可进行综合评定,对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绩效可进行量化考核,获取真实信息,抓住本质的东西进行分析。同时,要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重视师生的自我评价,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评价既有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又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量。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评价机制一定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来制定,不能好高骛远,亦不能妄自菲薄。
二、持之以恒地追求精细的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教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常规。从这一点出发,要想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持之以恒地追求精细化的教学常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追求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才能不断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夯实基础。
在落实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位师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了然于胸,让师生的教与学有章可循。对学校在教学常规方面的要求进行反复强调,让每一位师生对学校的各方面管理制度与要求心中有数,这是落实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其次,要狠抓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发挥对师生的教与学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这是确保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要求,教师要各尽其责,各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严格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恰当地进行处理和解决,不能让问题反弹或是留下后患。
三、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
要促进学校的发展,就势必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不能不从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改进做起,因为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和主阵地。因此,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的管理过程中,要努力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要有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要多动脑子,多想法子,多找路子,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追求课堂的有效、高效。
其次,要做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平等关系与班级的温暖。精心设计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吸引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精心设计练习,争取做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精心讲解,讲清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讲明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以讲促思,以讲解惑,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注重教育科研,实践教、研结合,以研促教。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中,要有勤于教研,注重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意识和行动。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并借鉴全国各地课改的典型模式、先进思想、成功经验,结合本校、本班、本人实际,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编辑:蔡扬宗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