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坤
[摘要]高校历史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关系没有明确地构建,是历史教育效能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高校历史教育的主体关系需要由单一主体过渡到双主体,构建起双主体的互动关系。西方哲学理论的发展为其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社会的发展则提供了现实的需求,使之实现成为可能。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核心,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有必要完善高校历史教育主体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效能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113-03我国现行中小学基础教育体制忽略历史教育,高校大学生的课程设置、知识结构中历史教育的比重也非常少。在当前历史教学改革中存在关注课程建设、基础知识,忽视培养创新能力和思想品德等问题,导致国民的历史素质薄弱。众所周知,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载体的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由于我国高校历史教育长期局限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客体的被动局面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关系不明确,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鉴于此,高校历史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创新,其中构建新型的主体关系要走在前面,为课程及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此外,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主体性、主体间性等西方哲学范畴相继被引入教育领域,为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转变带来了契机,故拟结合高校历史教育的学科特点,对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构建提出几点看法。
一、西方哲学理论是构建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是构建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理论出发点
高校历史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也是以人为本,丰富大学生思想,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以古揽今,提高认识现实能力的一门学科,是担负培养高校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社会实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在这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历史教育实效的高低。因此,对人的本质认识是构建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理论出发点。
马克思从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论证了人的本质必须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该理论的启示实际就是用“人”的方式来研究、认识和理解人,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人对人的教育”。
在高校历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师生的主体关系,教育者的需求是把知识及人生经验传递给受教育者,并通过反馈得到品质的提升;受教育者的需求是通过教育者的引导来提升品质和丰富人生经验。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为实现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体现贯穿始终。
(二)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构建具有关键性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提出:人即主体,因此,交往关系是实践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在交往活动和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才得以生成和显现人的本质。由此可知,交往是实践的前提,主体关系是在主体之间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校历史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交流、沟通来促进双方能力及品德的提升,主体双方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交往关系就是主体关系。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的交往中,教育者通过交往改变受教育者的原有素质,同时受教育者在交往中也可改变教育者原有的知识和品格。因此,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否定了教育者的单一主体地位,肯定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在交往中能够完善主体双方的发展,使主体之间形成一种角色共同体,进而构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由此,构建双重主体关系成为可能。
(三)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对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构建具有指导性
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双主体即主体间性理论,研究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相互规定,力求实现主体之间的理解与和谐,即主体间性。因此,强调各主体之间通过相互理解沟通来达成共识,形成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此理论打破了主体性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不足,即否定了教育者的自我主导地位的认识,肯定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和谐一致的交往实现和解决。哈贝马斯还认为“相互理解作为目的寓居于人的语言中”。 由此,推动了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应该通过平等、诚实的言语对话方式进行交往,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和障碍达成共识,重建一套新的交往规范。此外,“个体的生活历史和主体间的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生活世界”的论断也启示了高校历史教育应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理解、和谐的主体关系。
二、构建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现实重要性
(一)构建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素质人才的综合体现,符合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如今的人才流动已经打破了仅凭血缘关系、身份地位、地域限制为特征的狭隘性,综合素质能力的强弱才是竞争的关键因素。高校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但高校历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仍然采用单一的理论灌输方式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缺乏主体间的互动,弱化了教育效能,导致受教育者的排斥,同时也失去了历史教育的时效性。受教育者要获得真正自由的发展,就要建立起与教育者之间的开放、自由的互动交往关系。人们在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实现个性的弘扬与共性的发展,从而促使人的个性与社会的共性融为一体,让个人获得真正自由发展。构建高校历史教育双重主体关系弥补了当前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发展的不足,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建立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其中包含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作为主体的人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人的品质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和谐社会的和谐程度。高校历史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全体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及行为在社会中的影响面非常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教育者主体须按照和谐社会的标准,赋予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关注大学生自我能力、品德生成的同时,要传授贴近实际和生活的教育内容,力求主体双方在正常交往、对话与理解中实现和谐一致,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主体关系将会不断地适应发展着的社会。
(三)构建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是顺应新媒体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科技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信息时代。相对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新兴媒体依托网络、数字、移动通讯等新技术,以twitter博客、3G手机网络、IM即时通讯软件等为工具,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迅速为大学生所青睐,成为他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可以和教育者同步获取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但新媒体也存在着虚拟、诱惑、隐蔽和难预见等不利的因素,大学生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容易盲目跟从负面的言论,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和思想意识。这都给高校历史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幸好新媒体交往方式超越了地域、时间、对象等局限,可以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种新的交往平台,在这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基于平等的意识畅所欲言,平等交流,成为构建互动主体关系的一个新的途径。
三、构建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影响因素
高校历史教育由单一的主体关系向双重的主体关系发展已经具备了理论的支持和现实的需求。但在实际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其发展的进度和深度。下面仅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因素去进行剖析。
(一)高校历史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是否转变决定着构建主体关系的成败
教育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承担着具体教育行为的组织与参与,其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赋予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进而决定着教育效果的优劣,影响主体互动关系的建立。高校历史教育中的教育者主体包括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等,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把自身也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使自己与时俱进。高校历史教育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去了解受教育者的深层问题,适应新情况,处理新问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因时而异来设置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运用教育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历史教育活动。同时也要纠正教育者无原则地发挥自身主体性或淡化主体作用、教育责任以及受教育者任意发展的错误倾向。因此,应转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方能从实质上理解人,从实践的角度来认识交往,把学生看作和自己一样有理想、有感情、有意志的生命个体。这样,双方才能够平等地自由交往,并从中获得收益,受教育者丰富完满的人格主体方能生成。
(二)高校历史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强化的程度影响着构建主体关系的进度
大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扮演着和教育者平等的互动角色,强化其主体意识可以让其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互动的主体关系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由于主体意识受遗传、环境、教育及自身主观能动性作用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意识差异和强化程度的不同,会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教育者主体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影响互动主体关系的形成,导致历史教育效能低下。如果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过于强化,就会处于一种放任状态,会轻视与教育者的主动交往;如果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不足,就会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也会放弃与教育者的主动交往,长此以往,便不能构建起理想中的双重主体的互动关系。所以,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自我调控、自我认识能力影响着其主体意识的强化程度,进而影响着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建立。此时,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受教育者主体缺乏引导对象其主体意识要么被无限放大要么被缩小,都会妨碍主体互动关系的发展。
所以,在构建互动主体关系的过程中,教育者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自身也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使自己与时俱进;同时,受教育者也要具备相应的自我调控和自我认识能力,只有在教育活动中根据主体双方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使历史教育顺利进行并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进。
在高校历史教育效能难以提高的现状背景下,撰写此文是为了认识到目前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发展的不完善是其教育效能弱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为了展现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发展的空间,论证构建合适的高校历史教育主体关系的可能性。高校历史教育只有建立起互动的双主体关系,才能为历史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取得成功保驾护航,其教育效能的提高才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
[2]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3]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