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晓 刘嘉宁
[摘要]休闲的本质含义就是在自由时间中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这本身就必然培养和孕育着美德,成为美德养成的摇篮。
[关键词]休闲美德德人之成为人的关键,在于人是有德行的,而人的美德是在生活中养成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呼唤适应时代的道德培育,但当前则存在着突出的德育无效的问题。德育无效有道德规范过时或超前等原因,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人的自由时间不断增加,因之,休闲生活成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休闲生活,在自由时间里提升生命的质量,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人们到底要过怎样的休闲生活必然会影响到人的德行,是人之成为人的关键。
一、休闲的界定
从词义学的角度看,休闲无论是在西方文字的词义发展中,还是在中国文字的词义发展中,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意蕴和人本价值,而其所指代的时间含义仅仅是其文化意蕴的载体。
英文中的休闲(Leisure)一词是由拉丁词“Lisere”转化而来,从词源上看,指的是摆脱(在)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或自由活动。在法文中也有休闲一词,意指可以自由选择或利用的时间,而拉丁文的“licere”又和希腊文中的“schole”意思相同,休闲与学校(sehool)、学者(seholar)皆由同一字根(schole)发展而来。教育史的纪录中也可以发现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理想,主要是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公民。休闲则恰恰是人在自由时间里进行教育和学习,获得知识,只是引导着人们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和行为,这些选择和行为指引着人们找到幸福。因此,在西方文化中,休闲是教育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别无其它目的而全然出于自身兴趣的活动”。是人们通过劳动来寻找的目标。“自由选择”是休闲的要素。休闲是人类精神的领地,“休闲耕耘了心灵、精神和个性”。
中文的“休闲”由“休”和“闲”两个字组合而成,休闲本意即指人所处的美善、娴静又有德行的生活状态。《说文》解释:“休,息止也。从人依木。”展现的原本就是人从原始的劳作中脱离出来,或是为了庆典或是为了短暂的歇息,看远山夕阳,林中鸟鸣,或彼此嬉戏等等。无论怎样,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人不用为了谋生或其它任何必须的义务而工作,而是可以追寻着自己的生命律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体验这种来自心灵的感动和幸福。实际上,这里的“休”本身就包含着美善、喜乐,有益于自我和他人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愉悦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取向。
“休”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本来就含有美善之意。“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诗·商颂·长发》中释“休” 为吉庆、美善、福禄。“顺天休命”,郑注:“美也。”“无不受休”,“休祲降于天”,《三国演义》中有“休矣!美矣!惠泽远扬”。这里的“休”,都是吉庆、美善的意思。“休”不仅仅是个体自己感觉快乐,更为重要的是“休”是在个体从日常的物质世界和对物质利益的角逐中解放出来,把欢乐、惠泽、福禄等一切美好的事物或感受传递给他人。
因此,从词义学的发展看,“休”包含着三层涵义:第一,“休”是从劳作中解放出来的时光,是放松休息的时间和状态,第二,“休”也是个体参与庆典、惠泽远扬的状态,第三,“休”也是个体体验美好、愉悦的生命状态的时光。因此,可以说,“休”既是一种身体、生理意义上的休息和放松,也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满足和体验,是一种完满、愉悦的生命和生活状态。
“闲”有限度、规范之意。《说文》解释:“闲,阑也”,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通常引申为道德规范、限度范围。多指道德、法度,“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也有限制、约束之意,“人闲有家”,“闲之以义”。“闲”有安静从容的含义。所谓“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闲”通“娴”,既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也有熟悉、熟练的含义。“闲于兵甲,习于战攻。”即指人在空闲的时间里,对于自己喜好的事情有所学习和练习,让自己在某方面更精进。因此,从词义发展看,实质上,“闲”体现了以下几个基本的维度:一是有空闲的时间,不是用于劳作的时间,而是可以安静下来的时间;二是在这样空闲的时间里,人的行为活动是受约束的,是有限度的,必须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而不能为所欲为。三是在这样安静的、不用劳作的时间里,人可以从事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或活动,可以学习和练习自己愿做的事情。四是人在这种“闲”的状态中体验一种娴雅从容、自我发展的满足与愉悦,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高峰体验。
从词义发展的视角分析,“休闲”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休闲是人生活中的一段不用于劳作的、相对自由的时间。第二,人在这样的自由时光中,努力去学习和提升自己,并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和约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在这样的状态中,体验生命的丰富和精彩,过一种美好幸福的生活。可以说,休闲是人的生命体验的丰富和生命状态的提升,是人不仅要活着,而且是要生活,是要“好生活”、“幸福的生活”的追求。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休闲可以让人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就是合德性,而合德性的生活在于严肃的工作,而不在于消遣”。正如陆彦明、马惠娣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的价值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休闲是人在自由闲暇时间里的自由自主性活动,是摆脱了物质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外在强制的主动性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保障。马克思指出:“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二、休闲的哲学意蕴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谋生做着相同的工种,随着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人已化为物质的奴隶,人的主体性在逐利的跑道上日渐失落。休闲则是个体在自由时间里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休闲为人的主体独立与觉醒提供了舞台。
第一,休闲意味着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和张扬。从哲学的层面看,人的解放关键在于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和自决。凸显的是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和生命的自由意志和行动自决于意志自觉。休闲在哲学的意蕴上完全体现着人的这种主体性的觉醒,展现着人的精神的解放。休闲展现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个体从这种 “为了什么”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后,在自由的时间里进行休闲时,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体验生命当中另外一种状态。个体选择这样的休闲方式,或者进行另一样的休闲活动,完全是个体自己的事情,选择的主动权在于个体,行动的方式也在于个体,最后的体验和感受也归于个体。个体之所以选择这样或那样的休闲,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功利目的,而是个体生命的内在追求。休闲成为个体生活和个体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休闲与规定的工作不同之处在于,工作是为了谋生或者获得认同等,而休闲没有什么功利目的,它本身就是目的,就是财富。所以马克思明确指出:“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利益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活过程。”个体在自我决定的休闲选择中体验满足感和愉悦感,意义感和成就感,从而在这种体验中发展和升华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另一方面,休闲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由。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自由与无组织、无纪律、无约束,随心所欲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自由最大的误读。自由不是不受约束、不受限制的随心所欲,恰恰相反,自由是对自己欲望的克制。正如康德所言,自由要求人为自己立法,自由是人对自己的生物性本能欲望的警觉和有意识的克制。这正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展示了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内在逻辑。“自由时间是自由的、随意的时间,也是检验道德和伦理判断的基础。”“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约束或无视一个人在闲暇时间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自由自主决定的人不再是谋生的手段、部署工作的奴隶,而是自己的主人,是自己的法官。所以,人在自由时间的休闲中,遵循生命的内在节律,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理智地、有节制地过一种负责任的美好的生活。人的这种主体性越是张扬,人愈会在休闲生活中约束自己的各种欲望,避免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这样看来,休闲从哲学意蕴上体现着人的解放和发展。
第二,休闲意味着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劳作生活中,人们的贡献几乎简化为最简单的利益关系,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大家或者合作或者竞争,其实质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人的本质也就在这种简单的社会关系中日渐萎缩。而休闲则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打开了大门。
休闲意味着个体在某一段时间脱离原来为谋生而长期从事的劳作,进入一个自我选择的、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在这样的环境里,个体可以与更广大的人群进行亲密接触,可以放松身心,做自己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沉浸于自己的冥想之中,融入博大的宇宙万物和生生不息的自然之中,这些都会增加人生的阅历和体验,人也会在这种严肃的休闲活动中,不断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意识深层的良心,从而确立其完整的、更具有社会性的、人类性的价值观念,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怀。人们在休闲中交往互动,通过与他人共处,重新协调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休闲中与他人共享美好,也在休闲中约束自己,通过休闲学习、教育并发展和完善自己,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人在这种丰富的休闲活动中塑造并成就了自身,真正实现了人的本质。
休闲也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丰富,休闲越来越成为人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休闲为人的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更加多样的实践方式,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如果必须通过工作和劳动来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尽职尽责,那么,人则在休闲中更深入地领悟生命、感受世界,并为物质生活世界增添丰富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得现实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绚烂无比。基于实践的无限丰富性的休闲必然展现出丰富的社会性特征。
由此看来,休闲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是个体处于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的状态;是个体在这样的自由时间里,自由和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个体在这样的行动中体验到了喜乐、满足和成就;个体是在严肃认真负责任的理性指引下进行的这样或那样的活动选择。即休闲依赖于自由时间,但自主决定并非随意和无约束。这样看来,我们不能确定到底什么样的活动属于休闲,但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什么样的状态不属于休闲。人们为了现实的利益而选择的活动不是休闲;人们被迫放弃工作处于无所事事的看来全由自己控制的时间,这种状态不是休闲;人们被迫在自由时间里去做别人要求的各种被认为是有意义的活动或事情不是休闲;人们放弃了理性指引的不负责任的行为选择不是休闲。
真正的休闲既非生活所迫,也非他人的逼迫,而是个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展现着个体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休闲完全是个体独立的行为选择,是个体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选择的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是对生命形式的拓展,是个体追寻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值得过的一种生活状态,在这样的休闲中,人成为自己。
休闲就是人们在自由时间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放松身心、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充实,以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的一种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休闲体现的是人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态度,是人生命的内在需求,是“成为人”的过程,使人实现完满的人生。
三、休闲在人的美德形成中的作用
休闲是个体自由时间里的严肃负责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个体自主选择的、有益于生命价值提升的行为方式,它必然会成为个体美好品德养成培育的沃土。
首先,自由选择的休闲生活是美德形成的沃土。
无论对休闲有多少定义,对于绝大多数人(不包括失业被迫休闲的人)来说,休闲都是与自由时间相关的,休闲是超出谋生需要之外的时间,是个体可以自由支配、自由选择的时间,至少,也是受强制最弱的时间。也就是说,个体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一种生活状态。既然是自己的自愿、自主的选择,休闲就合于个体心意,个体当然也要自己负起责任,休闲生活的质量高还是低,快乐与否,是否有意义都归个体负责。一个理性的人,在选择发现自我的休闲生活中,就会很自然的思考这种选择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生活是否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是否是“有意义的生活”?这种“有意义”不仅是指对自己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对他人、对社会同样有意义。人更愿意对自己自主决定和自由选择的行为承担责任。既然这种生活不是别人或什么外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而是自己愿意和希望过的生活,个体自然更愿意付出努力,把自己选择的生活过好、过得丰富精彩。当个体选择负责任的生活时,人为了追求理想的美好的生活,就自然会激发起个体身上的内在美德,他就会努力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在生活中磨炼出创造美好生活和丰富人生的勇气和智慧。
因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努力那样生活,这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逻辑。想成为一个完满的人,一个有德行的人,就要过一种能使人生完满的生活、有德行的生活。完满的人生仅仅有富足的物质条件是不够的。虽然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必备的,但物质财富远远不是幸福、完满人生的全部,甚至在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物质财富是完满人生中最不重要的因素。人生的幸福完满还需要有心灵的宁静与平和,需要有精神的富足与充实,需要有担当与奉献的满足与成就。总之,一句话,需要有美好的德行。那么,反过来,只有过一种负责的、积极向上的、有德行的生活,才能在生活中养育出这种生活所需要的高尚的品德。而自由选择的休闲生活恰是这样的生活。
其次,开放的休闲生活为美德培育架起了桥梁。
无论多么高明的教师都无法把美德强加在别人身上,也无论多么高尚美好的品德在孤立的人身上都不存在。美德是在人们开放的生活中,在交往中形成的。美德被认知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一个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孤立的人,谈不上道德与否的问题。因为人是一个社会的人,始终都处在与他人交往的关系中,所以才有美德。
休闲之所以可以培育人的美德,就在于休闲生活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共享的生活。休闲是进行体育运动、发展人的机械协调能力的时光;是远足、踏青,是人接近自然的时光;是阅读、冥想、心游的时光……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我们都需要开放自己的生活,敞开自己的心灵,与他人合作,与古圣先贤交流,与自然拥抱融为一体,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人正是在这种自由、宽松、开放的氛围中发现自我并进一步完善自我的,也是在这样的开放环境中构建自己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和谐生活图景的。人们在开放中学会了开放,在包容中学习包容,在博大中涵养博大,在奉献中体会奉献,在优美中学习优美。正因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工作性质、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登山爱好者,会平等而快乐地交流关于登山的经验和收获。他们彼此分享对方在这样的休闲生活中收获的喜悦,一起陶醉于大自然的博大、仁厚与包容之中,倾听自然的天籁之音,珍视彼此在这种开放的交往中展示出来的真性情、真品质,涵养出真诚友爱的美好品德。
这种自由的、开放的休闲生活为人们之间真诚、平等的交往搭起了心桥,直接沟通了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心灵和情感,打破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的隔阂与冷漠,为人心中那些美好的品质生长开通了渠道。在这样的生活中,没有权势、钱财、地位等外在的压力和强制,人们之间的交往更接近人性的本真状态,情趣相投的人更愿意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人的情感投入更充沛、更真实。如此一来,心灵才能够培育心灵、美好才能够养育美好,人心中那些美好的品德便展现出熠熠光辉。
再次,休闲生活为美德内化提供了直接体验。
人的美好品德的形成是通过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接纳并运用最终积淀为个人的内在品质。休闲生活为人提供了完全不同于强制的、谋生的生活体验。个体在这种不断地探索中,体验自我发展的成就感,体验与人交往合作的愉悦感,体验服务他人的崇高感,体验天人合一的通畅感,这些让人发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体验是每个人内在的本质的追求,人在这样的追求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并在这种自我实现中体验内在的丰富与完满的幸福与愉悦,体验“畅”的感觉,并愿意持续这种体验。这种正向的追求强化了人在实现这种体验中的各种品质,诸如:责任、合作、服务与奉献、尊重、真诚、勇气、毅力等等,个体就会在这样的体验生活中不断运用这些品质,展现出这样的美德。因此,能否提供让人乐于不断去体验的生活就成为德育的关键。休闲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无尽地发掘自我、体验人生的机遇。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在课堂上无论你怎样给他讲授“要努力学习,只有学习,自己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完满”,结果他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但是,当他自己在课余时间去自愿为智障儿童做志愿服务时,面对孩子们的茫然、胆怯或冷漠不合作等状况时,他就会拼命地去想办法,不仅回到学校努力看书、查资料,准备教学内容,而且他几乎调动起了所有的神经,进行资源搜索,去了解智障儿童,寻找彼此可能沟通的方法,改变自己的态度,等等。最后,当他成功地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完成教学后,他会发现,平时努力学习是如此的重要,而且更为主要的是,他明白了努力学习是什么意思,包含着怎样丰富的内涵,而不是他自己最初理解的那样,只是把课本的知识记住就完成任务那样简单。学习就是自我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既包含知识的积累,也包括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更包括对人的理解、对自我品质的提升,没有爱的付出,就不会收获爱的回报,没有理解,也就不会有信任,没有顽强的努力,就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学生就这样几乎是在不经意之间,突然成长了,领悟了,原来奉献是如此的美好!原来努力不仅是克服外在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提升。原来助人就是助己,丰富别人的生活也是完满自己的人生。心灵就这样因为德行的充盈而变得更为厚实美好,美德就这样植根于个体的生命之中。
休闲生活可以培育美好的品德,涵养人的性情。但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有休闲生活?休闲生活需要时间,但有了自由时间并不一定就有休闲生活。现代社会中,大量有闲的人吸毒、赌博、犯罪,或者沉迷于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他们有时间却没有用来提升自己,过有意义的生活,而是在耗费生命,甚至毁灭生命。严酷的事实提醒着我们,在现代日益功利化的社会中,个体并非自动就会休闲。休闲需要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燕晓.中国社会转型期德育无效性问题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亚里士多德.尼科马克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06.
[责任编辑: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