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运祥 郑伟尉
[摘要] 生物化学是面向我校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作者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式教学、讲授—讨论—讲授相结合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生物化学这门课的特点出发,对我们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与探讨,以期为其他高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化学农学类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75-02 一、引言
生物化学是浙江农林大学为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园艺、园艺(观赏园艺)、作物、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等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角度阐明生物大分子组成和生命活动机理的一门科学,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及一些专业课的前期必修课程,在农业科学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2009年至今,我们一直致力于生物化学的课程建设工作。以郭蔼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生物化学》为蓝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引入一些视频资料和教学模型,从而加深同学们的直观认识与深层次理解,课堂中尽量举一些与理论知识相关的例子,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启发式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指出的是,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知识的传授者、以学生为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方式,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再加上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内容较多、理论抽象,既有一般化学反应,又涵盖复杂的物质代谢途径、调控网络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乃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最新理论、方法及研究进展,使这门课程成为我们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很多学生感到本课程内容繁琐,难以理解与记忆,学习兴趣不高。
调动和激发不同专业本科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任课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将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生化反应及代谢过程转变成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则需要结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填鸭式”教学、说教式讲课,且因本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内容多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组的各位老师一直在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在继承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吸纳校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创造自己的课堂教学新方法,运用到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是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园艺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这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差别很大,以相同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及知识水平的学生中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专业的课程设定标准及教学计划要求,结合其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知识水平学生对生物化学的知识要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化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能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象与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机会,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三聚氰胺事件用生化知识如何解释?为什么双胞胎会长得很像?为什么剧烈运动以后肌肉会发酸?豆腐、酸奶分别采用什么原理做成的?这些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虽然简单,但与生化知识结合紧密,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及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将生物化学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件融会贯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在生物化学课程的许多章节中,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生活案例。
(三)采用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问题式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立的,目前国际上比较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估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他们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局限于教材,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全面理解相关知识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熟悉相应的实验原理,有利于加深对理论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相关问题。通过讨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良好平台。加之教师的参与,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更具目标性和方向性。
在近四年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渐发展出一种新型的问题教学模式,即基于多问题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法围绕多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并不受学生人数限制。每次课都可以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2-3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生物化学问题,并利用当堂课所学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课前给学生提出问题,提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理论的讲解过程中,适时穿插问题答案。课堂最后5分钟,再次提出问题,看学生能否解释。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课前兴趣引导,课堂穿插讲解,课后回顾加深。
(四)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讲授—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讲解与学生的分组讨论交互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小班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讲授知识点时,提供知识的相关背景资料,设计科学合理的生物化学问题。学生在分组讨论时,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问题讨论,主动探讨与交流,在此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由于学生需要跟其他同学交流、发言,因此,这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在紧张与轻松交错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生物化学课程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是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包括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而提升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则是实现这些关键措施的必备条件,而这些都要依赖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园艺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课程学时安排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因此,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张云贵,李富桂,刘祥云,张凤才.面向21世纪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化学》教材内容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1999,(2).
[2]武洋仿,孙鸿,景晓霞.三聚氰胺的性质及其在奶制品中的危害[J].农机服务,2008,(12).
[3]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
[4]高会贤,任清华,马全福.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
[5]马季兰.试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方法的体会[J].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3).
[责任编辑: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