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中的困惑及解决措施

2014-07-25 12:22文/张娟
新课程·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困惑初中思想品德解决措施

文/张娟

摘 要:思想道德是人的基本素质,是学生追求全面发展的前提,只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学生才能求得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容忽视。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中的困惑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困惑;解决措施

初中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任务越来越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但是在改革实践过程中,问题与困惑逐渐显现,这对于教学改革的成效非常不利,同时也会阻碍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尽早指明思想品德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以保证教育改革的成效。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中考实行全开卷考试,这一改革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思想品德开卷考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能够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改革的意义不能得到实现。

例如,全开卷考试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误导,学生会认为开卷考试要求不高,难度不大,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去学习,甚至不用做过多练习,完全依赖课本,考试的时候直接查找课本就可以,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降低,思想品德课堂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除此,老师对于这种开卷考试的模式经验不足,不能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随机应变,局限于传统闭卷考试的教学方法,上课讲课本,下课背课本,练习不灵活,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差,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成效,而且和教学改革的初衷相悖,不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课标教学改革提倡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不要局限于学习结果。但是事实上,大多数思想品德老师依然把教学重心放在学习结果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关注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倾向于引导学生记忆已有的结论和答案,不鼓励自由发挥。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老师单纯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作为依据,完全忽视教学方法,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对学生实行题海战术。老师的这种“只重结果,不求过程”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会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些与教学改革的目的不相符,必然会阻碍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教学改革的成效。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改革的重要方向,要求思想品德教学要与时俱进,关注实事思想品德。但是大部分思想品德老师并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依然把教学重点放在思想品德课本,不能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更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同时,教学资源匮乏也是很严重的教学问题,缺少教学资源,就会导致教学内容枯燥,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会降低,就会影响教学改革成效。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成效的解决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

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正确解读开卷考试的目的,要让开卷考试的意义得以实现。老师要认识到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的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不能沿用闭卷考试的教学模式。开卷考试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创新、拓展思维的能力,老师要认识到这些目的并加以正确引导。老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讲解课本,不能简单要求学生记忆理论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上,老师要在给出已有的理论和答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多方位思考,联系相关知识,得出不同的答案。

2.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摒弃“只注重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老师不能单纯地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课堂上,老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深刻理解,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例如,在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3·15晚会或者其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报道,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与处理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改革的成效。

3.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俱进

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要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不同时期社会热点问题不同,思想品德教学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要把课本知识与实事热点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的意义。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时丽华.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3):387.

[2]邓军梅.如何改革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J].祖国:建设版,2013(8):7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困惑初中思想品德解决措施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