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角下高职特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2014-07-25 07:50林小明
成才之路 2014年19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

林小明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需要我们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围绕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办学模式,坚持“内引外延”的工作思路,从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做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两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全面发展及校园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是学生实践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特点,要求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高职特色。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不断地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而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着校内专业教育和校外企业实践两个阶段的教育,其教育阶段是其心理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阶段。因此,加强这两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才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学院每年均有大量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期限不等的顶岗实习,学生从专业学习到岗位实习,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准企业员工,从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走向单调枯燥的企业生活,在此阶段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心理困扰,甚至是强烈的心理冲突。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调适,就有可能成为自身发展的障碍,严重困扰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1)学生需求为主线,把握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内容。需求是个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是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大学三年,高职学生会产生多种心理需求,需求的满足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成才。因此,学生的心理需求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紧紧围绕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坚持以生为本,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需求是其在校需求的主线。一项关于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需要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择业需求最大、学习需求居第二位、个人需求最低。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渗透职业人必备的心理素质训练。同时,各系部开设专业概论等课程,将解决心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的职业困惑。

(2)入学入厂两跟进,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从专业学习到岗位实习,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准企业员工,从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走向单调枯燥的企业生活,在此阶段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心理困扰,甚至是强烈的心理冲突。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调适,就有可能成为自身发展的障碍,严重困扰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因此,需要紧抓入学入厂两个关键期,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和延伸。

①入学后跟进。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新生虽然对所学专业、对高职教育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但深知自己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在一入学就开始关注所学专业与将来职业、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联性,职业需求在三个年级中最高。因此,在新生入学后及时跟进专业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非所爱的问题尤为重要。文化育人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渠道。通过专业社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品牌活动,将企业元素引入校园,在校园中渗透企业文化,使学生能够尽早以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投入到顶岗实习活动中。

②入厂后跟进。入学后的系列工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做了一定心理铺垫,使学生能够客观并相对积极地投入到企业实习中。然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贴近企业和学生。通过专、兼职教师定期下企业了解实习生的心理动态、现场解决学生心理冲突、给予学生及时疏导等方式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应对企业中面临的困难,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3)逐层深入四落实,做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

①落实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职院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阵地。2011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要求,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又有一定的差别,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上也需要具有高职特色。高职院校学生善于动手而短于理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把握高职学生这一发展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同时,在课程安排上,开设《职业心理学》《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积极心理学》《人际交往》等选修课,服务于高职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正向引导其学习心理学的热情。

②落实宣传、营造积极心理文化。宣传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高职院校除了要丰富宣传载体和宣传形式外,更要重视宣传内容的方向性。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心理学感兴趣,特别是一些有异常人格甚至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然而,心理学又是一门专业强较强的学科。高职只有三年时间,学生又都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很难有时间全面了解心理学。因此,为避免高职学生对心理学一知半解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避免类似于医学院学生的“大二综合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宣传方向上应重视学生兴趣的积极引导。

③咨询、关注学生个体及小群体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整体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点面结合,做到既关注个体又兼顾小群体需求。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根据顶岗实习学生不在校园且部分学生分布分散的特点,采用电话、邮件、微博、微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开展职业规划、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团体辅导,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④落实培训、提升心健队伍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解决这一矛盾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加强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

⑤多方合力、三结合共筑心理危机防线。危机干预一直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工作中坚持三结合,即心理排查和日常发现相结合,长效干预机制和即时保障机制结合,家庭、学校和医院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利.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J].中国成人

教育,2013(1).

[2]朱水龙,张亚.构建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模式[J].宿

州学院学报,2012(11).

[3]廖克玲,廖艳平.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探讨[J].经

济研究导刊,2010(7).

[4]齐力,黄坚.高职与普通高校学生心理需求状况的对比分析[J].

职业时空,2010(11).

(广东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