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教学为例

2014-07-22 03:00刘建明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本课范式学案

刘建明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一、理论分析

“双互动”的内涵是:课内——显性“双主体互动式”、课外——隐性“双主体互动式”;四统一的内涵是:师生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作用,教、导、学、习四种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及课外训练的设计,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这四方面各自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而这四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最终目标又共同统一服务于“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虽然因学科不同,课型不同而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我们是沿着查有梁先生《教育模式》一书中“创造教育模式”的“问题——发散——收敛——综合——创造”的思路来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1]为实现“有效教学”,此理论认为课内课外分别存在显性和隐性互动,常归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矛盾的对立统一,具有广泛性,并且力图实现其可涵盖性即多学科的适用性。据此可见,此种模式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化。

二、实践运用

如何实现把“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有效的应用于历史课堂中呢?这是问题关键所在,下面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为例进行论证。

1.根据“理论”,课前的互动是为课上即时学习及课后长效学习而服务,故而课前教师要多因素的考虑:学情、师情、教具、考试要求(课标与考纲)、可使用的相关资料等,准备并制作有效的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对教学相关内容有效的预习,合理的利用学案上补充的相关资料。本课学习时,学生是高三年级,具备一定知识储备与分析能力,教师也经过对知识的系统准备,学校配备有目前教学中的前沿技术——电子白板,根据以上事实,教师在制作导学案时应与学生实现课前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再去制作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课件。本课前,发现学生对课内三个内容把握不是很好:即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出现的相关背景、思想内容和评价。所以在课件制作时主要设计这样三个围绕重难点的问题,力图由学生根据学案提供相关资料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2.根据“理论”, “问题——发散——收敛——综合——创造”是其主要的教学思路。最终目标应放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故课堂的设计要前后一体,结构严整,逻辑严密,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典型性。据此,本课思路就应该是与课文题目方向一致——思想解放,设计时采用定式的思维模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相关内容,最后再质疑能否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在体会近代国人经历思想解放同时,学生也在感受自我思想解放的真切意义,实现情感目标,有效教学。

“理论”中的“双互动”是为各环节而服务的,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师生与教材及课上课下互动等;“四统一”主要指(见下表1):

表1

虽然教学中,师生等多方面的主客体角色会有交差变化,但这种角色的转变最终会与教、导、学、习四种活动,常规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课上教学与课下训练统一于有效教学中。

根据以上理论,本课导入中首先通过人机互动引发质疑:播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近代不平等条约签字、现代史再度起飞三幅图片导入,用361度广告词进行概括,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疑(中国今天能再度起飞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国人找到并以先进思想为指导是重要因素之一,那学习的历程如何呢?)实现师生互动,以便开展合作探究,生生互动。

基于课前的隐性互动,针对学生疑问较多的三个问题(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出现的相关背景、思想内容和评价),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运用课件和导学案上的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料,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训练,发散学生思维。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老师、教材和相关资料处于客体地位,客体服务于主体即生生互动学习,再进行与课上内容相关的三道高考真题的训练与体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小组讨论学情,分组个别指导生生互动情况,引控问题方向,以便收敛和综合:对三个问题的背景内容和评价进行归纳整理,并指出运用的是定式思维模式,能不能用其它思维方式进行重新评价呢?继续质疑,到底用什么新的思维方法呢?以期实现思维创造升华:最后进行新式的思维训练,运用新的六大史学观点进行三个问题的评价,升华思维。比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究竟如何具体的分析呢?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引入近(现)代化史观,通过师生互动引控学生去思维去挖掘新的内容和方式,从经济、政治、思想、教育、军事国防、外交等多角度思考分析。以此类比,运用其它新的史观对同一事物进行评价,引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领创造性思维模式和培养和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课堂总结是课堂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知识整理收敛过程,是升华学生思维的关键之处之一。而本课可通过电子白板显示要旨,通过人机互动简单明了的列出知识框架,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复习的内容就是近代国人的思想解放历程,而我们运用的思维方式正是固定思维方式与新的思维方式的有效整合,这真真切切也是一种思想解放,使学生体会到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并激励学生运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升华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长效化。

3.根据“理论”,课下是隐性互动过程,但必不可少。故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运用相关新史学观点对三个问题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行重新审视,完成2007——2013年相关内容的高考真题,师生、生生互动再分析,强化能力,这样课前、课上、课下各环节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互动统一,最终实现了本课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双互动四统一”的教学范式的的确确可应用历史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目标的预设,赋予了这种教学范式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教学各个环节的充分考虑及时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基于事实考虑的多种互动方式统一有效教学之中,体现了常规教育与现代教育、教导学习长效性,而这种范式在本课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其广泛的适用性、涵盖性,也希望这种范式能为更多的师者所用,为更多学生所受益!

[1]《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3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2006, (10).

[3]陈旭麓 主编·《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4]张玉彬·《理想课堂构建与实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

[5]何成刚等·《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

[6]《高中历史考试大纲》,2012.

猜你喜欢
本课范式学案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乡愁导学案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