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成果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项目资助
摘 要:本文拟就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进行探讨,介绍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的意义,同时,指出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开展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数量庞大的研究生却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一种基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应运而生。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一种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不同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弥补学校校内实践教育不足的缺点。学生通过参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招录在培养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获取所需人才,减少其招聘成本以及用人风险。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首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还可以对所参与到的企业活动提出相应的建议。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非常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符合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有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现如今,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不再仅限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工作。因此,优秀的人才教育不应只局限在学校这个单一的主体中,而应该结合社会,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有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
3.有助于企业吸收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会直接被企业所吸收,有助于企业招揽高质量人才,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
一般说来,根据校企合作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基于项目的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1.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是指学校从企业中选取具有相应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主要区别在于校外导师主要教导学生关于实践方面的知识,有时甚至可以带学生直接参与自己的项目。这种合作形式大大丰富了学校的教师资源,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与实践有关的知识。
2.基于项目合作的校企合作。基于项目合作的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商议同时参与一个具体研发项目,这样能够很好的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研发,从而实际接触实践活动,企业也可以直接享受到项目研发的成果,同时,由于参与这种模式的学生一般会直接被企业所聘用,这样就方便了企业招揽人才,从而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共赢。
3.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培养基地。与前两种模式不同,这种模式有第三方政府的加入。这样就使得这种模式相较前两种更为正规,能更加有效地整合企业与学校的资源,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也更加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
三、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关于校企联合培养计划的政策支持。由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这种形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仍然不是很正规,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并不完善,这样大大限制了其发展。由于这种形式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要求,顺应社会发展,所以其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对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的宣传问题。如今有许多企业并不了解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具体概念,他们并不清楚其优点,有的甚至认为开展校企联合会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会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开展造成阻碍。没有相关企业的参与,校企联合这种培养模式也就无法顺利展开。因此,对企业进行关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宣传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3.关于培养过程的监控问题。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是直接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而且时间一般较长,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忽略原本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目的,而只专注于工作本身。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践活动,最主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从而真正达到研究的目的。一般学校对于学生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鉴定,均是通过学生所做的科研质量来进行评价,因此,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培养过程,不至于使其偏离原本的方向。
四、结语
通过与企业合作成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充分整合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企业招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这种模式在我国尚不成熟,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政府、学校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使其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3~105.
[2]杜建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6~19.
[3]余星无,王卫星,陈玉荣.浅谈校企联合培养会计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会计之友,2009,3:80~81.
作者简介:陈玲(1991.7- ),女,河北省邢台市人,研究生,会计学专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