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新探

2014-07-21 04:12唐开锡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0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思想品德课思品

摘要: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民族精神更是举世瞩目。新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整体素质,更是关系到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思品”课的教学入手,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德育功能;德育意志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68-02

一、引言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更是对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思品”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决定》更是规划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目前已经进入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现象、新事物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新观念层出不穷,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社会的发展增强了人口的流动性,选校择校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各学校因此也受到空前的升学压力。于是,“思品”课的德育功能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演化成单纯的社会科学知识传授课。同时,由于学校、家长等重视不够,学生普遍对“思品”课缺乏学习兴趣,很少有学生重视。这种“思品”课与实际教育教学之间发生的严重脱离现象,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之间产生的相互割裂现象,使“思品”课的德育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彰显,对“思品”课本身极为有害。那么,如何才能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它的德育功能,体现“思品”课应有的价值?这是每个教育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德育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当今的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身上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越来越多,面临的国际竞争与挑战也越来越激烈。这一切,对新时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生人生环节中占据最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发挥其输送的功能。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学生人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行为习惯的养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阶段奠基的,学校德育功能的升华主要是把每个学生个人潜在的道德意识从原始状态提升到理性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发性行为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合格的新世纪人才。因此,在学生一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明显的失误,孩子逐渐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那么学校的德育功能就升华为输送功能,为社会、为国家输送一批批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另一方面,学校的德育可以发挥其补救的功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例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村学生随父母一起进入大城市打工居住。这样的家庭中,由于家庭环境往往较差,家长也常常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学生往往会被错误的家教所误导,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这时的学校就像是一所功能齐备的综合医院,每位教师则是医院的医生。针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作为“医院”和“医生”,应充分发挥“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歧视、不辱骂学生及家长,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如与家长有效沟通、争取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等,建立良好的家教制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思品”课中德育功能的体现

长期以来,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强调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仅仅将“思品”课看作是一门简单应付考试的文化课,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发展其综合能力这个“思品”课的核心任务,在本质上就是忽视了“思品”课在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属性。当今世界,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已经不再是某个国家主宰一切了,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思品”课的教学中不断发挥德育功能,是提高未来人才素质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我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对“思品”课的教学不断改革,使其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化课,同时,拓展了学生团队活动的主题教育题目,打破了“思品”课的封闭式状态。那么,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才能体现出德育的功能呢?

1.让学生了解“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意义。要想在“思品”课的教育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首先必须帮助学生弄清楚学习“思品”课的重要意义。“思品”课第一课明确表明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学好“思品”课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我国对学生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青少年自我健康成长的需要。所以,“思品”课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端正自己的态度,重视德育的渗透功能,不要将强制学习的态度强加到学生身上。更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有才有德的重要性。这种渗透教育将始终贯穿于“思品”课。基础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让学生了解“思品”课的重要性将是“思品”课中德育功能体现的前提条件。

2.“思品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诸多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我国各省市定期进行教师基本功的培训,定期举办教师基本功大赛,就是努力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其次要求教师必需具备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素养,“思品”课教师更应做出表率。但是,当今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迅猛异常。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思品”课教师首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培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仅仅追求基础知识和学历的达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观念,了解世界发展最前沿信息和相关知识,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次,必须具备勇于实践和探索的精神,不断掌握适合自己的好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再次,要做到为人师表,做学生思想道德的楷模,用自己高尚的言行来影响并带动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行为举止方面更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一定要做到。教师尤其要热心公益事业,让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风尚在学生中、在校园里、在社会上广为传扬。当然,学术无禁区,讲课有纪律,在神圣的三尺讲台,要坚决反对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见解带给学生。例如,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师素养,自己对目前的社会、国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思品”课上大发言论,误导学生。endprint

3.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运用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道德标准后,对自己、对别人的行为善恶进行道德的评判。学生对道德的评价能力是在别人对他的评价、社会的舆论、学校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这种判断能力,必须建立在丰富的道德观念与积极的道德情感之上,才能起到最佳的道德教育作用。现在不少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文化程度越高问题往往越严重。所以,“思品”课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将德育功能逐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道德评价,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荣辱观、人生观。

4.将“思品”课的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与“思品”课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但是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都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相同的教育目的,“思品”课必须打破原来课堂的局限性,与学校的其他思想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出更多的、更有效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思品”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在的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已经开始学会关注和思考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十分有限,这就要求“思品”课教师必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多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存在的对人生、对社会的某些现象的模糊认识。对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不应回避。例如:针对学生关注的贪污、腐败等问题,教师一方面可以列举陈良宇、胡长清、薄熙来、刘志军等党内高官因腐败而受到严肃惩处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不管腐败分子的地位有多高,权势有多重,都将受到严厉的制裁。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可以多讲述在现实生活中可歌可泣的党员干部事迹,多推荐学生观看《新闻联播》中播出的“时代先锋”人物事迹,引导学生多向社会的主流看齐。

总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对各种人才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思品”课教师必须将“思品”课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上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思品”课的德育功能,为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志军.德育管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唐开锡(1963—),男,四川绵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思想品德课思品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