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伟
【摘要】恒成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问题,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它综合考查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主要内容,并且与函数的最值、方程的解和参数的取值范围紧密相连。笔者结合解题教学实践,对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类型和求解策略作一总结,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恒成立问题函数 求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16-02
一、二次函数型恒成立问题求解策略
给定一元二次函数f(x)=ax2+bx+c(a≠0,x∈R)结合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性质有:
(1)f(x)>0在x∈R上恒成立;<=> a>0且△<0;
(2)f(x)<0在x∈R上恒成立上恒成立;<=> a<0且△<0;
例2:若不等式(m-1)x2+(m-1)x+2>0的解集是R,求m的范围。
分析:若要应用上面的结论,必须保证二次项系数不为0,但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m,所以要讨论m-a是否是0。
解: 当m-1=0时,即m=1时,原不等式化为2>0对任意的x恒成立,满足题意;
当m-1≠0时,即m≠1时,
只需
,解的m∈(1,9)
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1,9)。
注:在二次函数型恒成立问题中分类讨论思想用的比较多,凡是涉及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的,一般都需要讨论二次项系数是否为0的情况,解题时要注意这一点。
若给定的一元二次函数f(x)=ax2+bx+c(a≠0,x∈R)中的x取值范围有限制,则可利用零点的分布解决问题。
例3:设f(x)=x2-mx+2,当x∈[1,+∞)时,f(x)≥m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设F(x)=x2-mx+2-m, 当△=4(m-1)-(m+2)<0即-2
解得-3≤m≤-2。 综上可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3,1)。
二、分离参数法求解恒成立问题策略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并且已知一个变量的范围,求解另一个变量的范围时,如果通过恒等变形直接解出参数,则可将两变量分别置于不等式的两边,将不等式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其一般类型为:
(1)f(x) >a 恒成立<=> a
例4:已知函数f(x)=lg
x+-2,若对任意x∈[2,+∞)恒有
f(x)>0,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得:x+-2>1在x∈[2,+∞)上恒成立, 即a> -x2+3x:在x∈[2,+∞)上恒成立,设f(x)=-x2+3x,则f(x)=(x-)2+,当x=2时,f(x)max=2 ,所以a>2。
三、消元转化策略求解恒成立问题策略
消元转化策略:对于含有两个以上变量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以根据题意依次进行消元转化,从而转化为只含有两变量的不等式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5:已知f(x)是定義在[-1,1]上的奇函数,且f(1)=1,当m,n∈[-1,1],m+n≠0时,>0若f(x)≤t2-2at+1对于所有的a∈[-1,1]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不等式中有三个变量,因此可以通过消元转化的策略,先消去一个变量。
解:因为f(x)是定义在[-1,1]上的增函数,故f(x)在[-1,1]上的最大值为f(1)=1,则f(x)≤t2-2at+1对于所有的x∈[-1,1],a∈[-1,1]恒成立<=>1≤t2-2at+1对于所有的a∈[-1,1]恒成立,即2ta-t2≤0对于所有的a∈[-1,1]恒成立,令g(a)=2ta-t2,只要
∴t≤-2或t≥2或t=0。
四、确定主元法求解恒成立问题策略
在给出的含有两个变量的不等式中,学生习惯把变量看成是主元(未知数),而把另一个变量看成参数,在有些问题中这样的解题过程繁琐。如果能把已知取值范围的变量作为主元,把要求取值范围的变量看作参数,常常可使问题降次,简化。
例6:若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m≤2的所有m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若把m看作参数,则题设不等式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或一元一次不等式),处理比较困难,若x把看作参数,m看作主变量,将问题转化为已知m的不等式成立的条件,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求解就比较容易些。
解: 设f(m)=m(x2-1)-(2x-1),这是一个关于m的一次函数(或者常函数),对满足m≤2的m,f(m)<0恒成立,
∴
∴
解得: 五、利用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求解恒成立问题策略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若能解出已知取值范围的变量,就可利用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来求解,即则f(a)≤m且g(n)≥n,不等式的解即为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7:当x∈ ,3时,logax<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1 当a>1时, ,3 ,a ∴ ∴a≥3当0 ,3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