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2014-07-19 14:12:18丁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言语技巧交流

丁文

【摘要】教育目的与教育要求的改变导致了语文教学有了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独特教学目的,使其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传布的手段有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两种,人们对于言语表达已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但却忽略了非言语表达对于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作用。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本文对非言语交流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非言语交流促进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60-02

正如心理学家布鲁克曾说过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流手段占有很大的比重”[1]。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偏向于对课堂言语交流方面的探究,忽视了对非言语交流的研究探讨,这是一种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本文从非言语交流出发,对非言语交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非言语交流模式的措施,以此来达到用非言语交流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非言语交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1.1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非言语交流包括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很多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些方式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眼神是所有非言语交流中最为具有表现力的一种,是人与人交流之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眼神的注视能够改变学生的行为,让认真听课的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关注,让走神的同学能够将精力集中到听课上来;身体的倾斜或者拍肩等动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在不经意间提高了自信;讲课时,教师还可以运用非言语交流的形式来辅助课堂内容,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知识。

1.2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感情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学生的情绪、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和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非言语交流模式的引入可以使课堂氛围得到有效的改善。老师的眼神、表情、语调等非言语交流行为都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语文教学既是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情感因素是维系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老师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就必须要体会到学生那种渴望被认同的情感,在课堂上将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理解用非言语交流的方式表达出来,将老师的情感传达给学生,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运用非言语交流

2.1思想上重视,理念上更新

老师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提高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能力,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非言语表达。对从未涉足非言语交流问题的老师要促进其了解;对开始自发使用非言语交流的老师要对其进行探究,使其科学化。广大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和掌握非言语交流的作用所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非言语交流进行运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2掌握非言语交流的技巧

每个人都有动作、表情,但这些相似的动作表情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时候,产生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因此,语文老师为了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非言语类词语的表达方式。这里提到的熟练掌握主要有以下三个含义:第一、对于学生批评或表扬的态度要能够明确表达,同时能表达自己的基本情感;第二、掌握语文课堂教学中态度和情感的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要丰富非言语交流的技巧则需要:首先,观察生活中的演员等人物,不断观察吸取的过程中使非言语表达技巧得到丰富;其次,阅读非言语表达相关的书籍,从书籍中丰富自己的非言语表达的词汇。

2.3在实践中锻炼非言语交流技巧

非言语交流的技巧不是一夕可以學成的,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让自己的非言语交流技巧得到提高。在刻苦锻炼的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到显著的效果。

2.3.1从非言语交流的各个阶段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

非言语交流主要可分为熟悉阶段、过渡阶段和完善阶段。在熟悉阶段,为了避免出现顾此失彼、不得要领的情况,教师应该从个别的动作开始练习,对局部动作熟悉之后,再将其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使之得到实践,这样才能与言语表达相配合完成教学任务;过渡阶段,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积累,将积累的这些非言语表达的词汇或技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使用,逐渐熟悉;在完善阶段,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和锻炼,教师已经掌握了很多非言语表达的个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这些进行配合协调,就可以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3.2用功苦练

要发挥非言语表达的功效并无捷径可走,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刻苦锻炼,才能用这些非言语词汇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在平凡枯燥的练习中不断坚持,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总结

广大教育研究者在近几年来兴起的教学艺术论中不断提到语文教学的非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对于非言语表达有了一定的成就,但多为理论性的东西,并不能真正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长期探索和后天苦练才能很好的运用非言语表达,需要广大的教师不断努力,既保质又保量,充分发挥非言语交流对于语文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仁惠.体育教师课堂教学非言语教学行为的运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05(14):31-34

[2]孙力.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非言语行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17-23

[3]谢英香.非言语信息在网络视频交流中的功能及尴尬处境[J].开放教育研究,2012,34(6):44-50

猜你喜欢
言语技巧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都市(2022年12期)2022-03-04 09:11:46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6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关于冬天
中国诗歌(2013年3期)2013-08-15 00: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