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证结合”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07-18 01:29付晓兰
关键词:会计专业岗位实训

付晓兰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安徽 淮南 232007)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就曾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岗证结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也曾被人所提及,但均未得到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另外,让职业院校毕业生拥有“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已被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并推行多年。当前,持有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踏入会计行业的敲门砖。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2010年曾发布《会计资格考试与人才评价“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会计人才的培养评价步伐,探索实施方便考生报考、提高考生出考率的激励措施,每年吸引100万以上会计人员报考。在现有会计人才数量基础上,到2015年底,累计增加初级会计人才65万,中级会计人才35万,为我国会计事发展储备供充足的人才资源[1]。

根据以上两方面政策解读和执行的背景,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岗位分工不断细化的现状,高度重视针对不同岗位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全过程,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岗证结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依然有着非常现实的必要性。

一、围绕岗位核心技能,构建“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多年形成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型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在“真题真做”的实训中,将来自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为实训课题,要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对待工作,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职业技能的同时,帮助树立成本、效率与质量意识。在类似企业真实环境中,教师以会计师或管理者身份参与部门管理并指导学生工作,甚至师生的角色、岗位可以相互轮换[2]。在这种创新培养模式下,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真正实现了从基本技能的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到职业素质训练再到生产岗位的“无缝”过渡,真正做到教学过程与就业岗位之间的“零对接”[3]。

二、安徽xx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构建“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举措

(一)构建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的职业能力体系

2010年以来,安徽xx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职业能力体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下图[4]所示:

岗证结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图解

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图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利用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环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练)相结合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课证结合教学法、职业意识训练法等专业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由过去对单一课程要素考核过渡到对整体质量要素考核,以增强学生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强调学生“真刀真枪”的岗位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在教学内容改革上,构建“课证”结合的教学法,在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将考级考证的内容融入其中,根据基于真实企、事业单位工作要求的训练题库,在三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持续将“实战型训练”融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从而有利于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结合,也使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连续性大大增强。

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上,将企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主要实践教学对象,实训教学中教师以“财务人员”身份指导学生开展实训。依据教学标准与企业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完成对学生所掌握职业能力的评定。

在基于企、事业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由如下五个环节组成:基础性实训(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等);课程设计(会计账务处理能力训练、会计软件运用能力训练等);综合实训(即综合技能训练);模拟真实环境实训(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培养);顶岗实训(企业岗位就业能力体验,一般为1个学期)。

实践教学体系图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延伸拓展能力

为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学生延伸拓展能力的培养。通过基于企、事业环境下实施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型教学,实行“双证书”,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对于学生延伸拓展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能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创业的意识;三是在企、事业环境下的“教、学、做”合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工作方式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些延伸拓展能力的养成,是实现学生视野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基石[5]。

三、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效果

安徽xx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采用 “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已近三年,据统计数据显示,该院2009级及之前学生毕业时,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只有不到40%。而2010级学生在实施“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后,在二年级上学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就已经达到60%左右,到三年级初级会计资格证通过率达到20%左右。2010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毕业学生时,双证率与就业率双双超过90%,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直线上升。可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构建“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更能提升学院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四、“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学团队需加强

构建“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以安徽xx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会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名,兼职教师6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副教授1人,注册会计师1人),中级职称6人(包括讲师和会计师),初级职称1人。但“双师型”教师的占有率只达到12%

左右[6]。

(二)高职教材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材有待统一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职院校尽量使用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导致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与常规教学采用两套教材,不利于节约教学资源与实践,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根据构建“岗证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必须尽可能的将高职教材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材有待统一。

五、结语

高职会计专业“岗证结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强调以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主线,将职业要求融入到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中,以保证人才培养过程的针对性,使教学过程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无缝对接”,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不仅能顺利就业,而且能就好业,更有可能创业,为实现人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始动力。

(注:本文系安徽省2011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SQRW180)

[1]潘上永.论“岗证单一体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会计之友,2007,12(25):52-54.

[2]夏秀娟.“岗证课”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探索与实践,2011,(12)上:243-244.

[3]王芳.“产学结合 岗证一体”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9-71.

[4]伊娜.高职会计专业“双证结合”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6(3):32-34.

[5]徐勇,盛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岗、证、课、赛深度整合的视角[J].商业会计,2013,3(10):95-97.

[6]周青松.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04-105.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岗位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