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地煌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技法和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课改“顶层设计”的理念正在“草根课堂”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落实。其实,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才有可靠的基础。因此,教学的本质是倾听和对话。笔者认为,激趣乐学,促进互动高效课堂的生成,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尤为重要。
一、深挖教材,实现教学突破
爱因斯坦说:“当知识遗忘时,留下的就是素质。”历史教学需要一个宏观的历史视野,可根据具体情况实现历史教学教育价值。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打造更精致的历史课堂,带着学生以更理性的目光打量历史的长河。如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反映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发展的历程,凸显的主题就是“人”,就本单元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我做了这样的主题提炼:“完成四大解放,即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科学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四大目标,即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科学革命:人应该过怎样的幸福生活。更分别以:人的觉醒、人的价值、人的解放、人的智慧、人的力量提炼每一课主题,使历史学习变得有情趣,有多重的体验;有理趣,有深切的感悟;有妙趣,有学习的拓展,让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得。又如在复习岳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古代重要变法改革时,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上一系列重大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历史影响,在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其成败的原因和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其中关于“商鞅变法”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商鞅变法“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答案是:(1)土地制度(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废”的是奴隶制度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2)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军功爵制度,重农抑商政策。(3)建立县制(上层建筑变革):“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立”的是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设计,吸引学生主动思维,形成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二、激活氛围,构建互动平台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让历史“活起来”,就必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课堂主体——学生动起来。当然,这个“动”主要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情感的动。换言之,就是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悟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眼光、思想和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讲岳麓版必修一第七课《古罗马的政制和法律》一课时,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寓意深刻:以法庭说案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唇枪舌剑的辩论,依照罗马法的内容与程序,结合课本内容去判案。设计的案例是: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去讨论、评判、感悟:法官会判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这种现象合理吗?怎么解决托勒密·恺撒“罗马籍”问题?这个案例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逐渐变“灌”为“导”,学生逐渐养成自由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实现思维和智慧的碰撞,教师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了使学生的活动更丰富有效,在讲授岳麓版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时设计了“读图导史”、“材料证史”等环节,把学生活动融入对史实的探究、规律的探索和现实的延伸中。以“读图导史”为例,我出示了“木兰从军图”,并在旁边配上《木兰辞》的一句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然后设问:(1)我们能从上述诗句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通过这样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明确:南北朝时期,“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商业经济的发展深刻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受教材观点和结论束缚的思维定势,营造气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历史思维呈现鲜活的生命力。
三、史论结合,促进高效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说:“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课堂是多变的,互动高效课堂呼唤教师教学智慧、教学灵感和课堂驾驭能力。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让学生明确“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是进行历史理论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它,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为深化历史教育教学,我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如在讲中国城市企业改革的原因时,如果自上而下讲解城市企业存在体制不合理、吃大锅饭,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相信学生一定能明白,但理解可能不会深刻。如果结合材料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效果就会不一样。实践中,我选择了以下两则故事:
故事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故事二:据说,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订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让学生看这两则故事的同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联系课本内容与课题,很快就理解了城市企业没有自主权,管理出了脱离实际的问题。我认为,要让学生知道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教师就要广泛涉猎历史材料,通过平时的教学、读书积累素材和资料。只要善于研究、善于运用好历史材料,那么个性化的教学就会如约而来,就会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师与生的磨合、心与心的交流。“互动高效”教学模式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的追求。要让积极的思维充溢历史课堂,历史教师就要用心放飞历史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金色的希望,让学生永远做课堂潮流的主动者,做自己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