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健生
一、提出问题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苦恼,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反复讲解或学生订正后,往往屡屡再犯。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生屡做屡错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对所学内容未理解、不熟悉或遗忘率太高等,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定势带来的负效应。
心理学认为,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思维的正效应往往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思维的负效应则会让人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和“陷阱”的诱惑,表现出错误的思维方法。
二、解决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定势负效应常常表现为“死套公式”“张冠李戴”。消除这种负效应的常见方法就是反复练习,但这种方法耗时又低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设疑启思法”,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的思维由“定势”变为“破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死学”为“活学”。在争论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思维的火花发生撞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深度不断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度和掌握度得到深层次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出错率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错误现象的发生。
所谓“设疑启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设计出思维定势的疑点情境或直接利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特别是经常出现的错误,作为理解知识和构建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载体进行教学。它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评价或争议,以此来诱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而理解和领悟错误问题的实质、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错误思维和错误解法。
“设疑启思法”的一般教学流程:
例如:以9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若汽车在刹车后的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刹车后5s内的位移是多少?
本题学生的思维定势为:题目给出了初速度、时间和位移,学生会根据已知量直接套用公式求出位移。事实上本题是一道不可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本题是汽车刹车),其运动时间是有限制的。
教学环节如下:
环节一,设置疑问:展示学生的错误解法。
环节二,探究真谛:本环节是关键,利用错解,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评价或争议。分析得出错因,因为:实际上汽车刹车后不到5s就已经停下。
教学环节五,测试矫正:可再提供一题让学生练习解决,从而巩固对此类问题的正确理解。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斜坡,加速度大小是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要用多长时间?
注意:运用“设疑启思法”时需要注意所设立的疑点情境、错误情境要具有针对性、互动性、挑战性、启发性、迁移性。
三、教学启发
笔者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认为,首先要正视学生因思维定势而产生的错误。从心理上来说,作为教师,总是不希望学生犯错误。于是,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往往持有一种严正的态度,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有一些教法潜在地约束着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只许这样,不准他们那样,但很多时候却没有对他们解释说为什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是如此。殊不知,这种忽视学生可能错误或误解的做法,往往换来的是学生浅意识的接受,从而产生不良的思维定势。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并非无动于衷,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各样的内心体验,包括错误的认识。
其次,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认为,要建立和形成新的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出猜想、暴露和消除困惑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差错只要运用得当,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学生的差错绝对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反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问题的实质,激发学生更高的求知欲。相反,如果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不能充分地暴露,那么学生主动探究和尝试的冲动就会大大降低,消除这种错误的机会也就大为减少,事实上,许多知识如果仅仅从正面分析,学生的体会和印象反而不会十分深刻。
再次,要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疑点或差错是学生内在体验的结果,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要我们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积极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以及接受理解程度。可以说,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课堂教学获得成功。只要精心设错立疑,学生一定能够主动参与,激情投入,深刻思考,直至明辨是非。
总之,设疑启思法是消除学生不良思维定势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提出问题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苦恼,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反复讲解或学生订正后,往往屡屡再犯。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生屡做屡错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对所学内容未理解、不熟悉或遗忘率太高等,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定势带来的负效应。
心理学认为,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思维的正效应往往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思维的负效应则会让人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和“陷阱”的诱惑,表现出错误的思维方法。
二、解决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定势负效应常常表现为“死套公式”“张冠李戴”。消除这种负效应的常见方法就是反复练习,但这种方法耗时又低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设疑启思法”,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的思维由“定势”变为“破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死学”为“活学”。在争论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思维的火花发生撞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深度不断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度和掌握度得到深层次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出错率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错误现象的发生。
所谓“设疑启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设计出思维定势的疑点情境或直接利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特别是经常出现的错误,作为理解知识和构建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载体进行教学。它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评价或争议,以此来诱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而理解和领悟错误问题的实质、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错误思维和错误解法。
“设疑启思法”的一般教学流程:
例如:以9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若汽车在刹车后的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刹车后5s内的位移是多少?
本题学生的思维定势为:题目给出了初速度、时间和位移,学生会根据已知量直接套用公式求出位移。事实上本题是一道不可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本题是汽车刹车),其运动时间是有限制的。
教学环节如下:
环节一,设置疑问:展示学生的错误解法。
环节二,探究真谛:本环节是关键,利用错解,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评价或争议。分析得出错因,因为:实际上汽车刹车后不到5s就已经停下。
教学环节五,测试矫正:可再提供一题让学生练习解决,从而巩固对此类问题的正确理解。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斜坡,加速度大小是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要用多长时间?
注意:运用“设疑启思法”时需要注意所设立的疑点情境、错误情境要具有针对性、互动性、挑战性、启发性、迁移性。
三、教学启发
笔者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认为,首先要正视学生因思维定势而产生的错误。从心理上来说,作为教师,总是不希望学生犯错误。于是,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往往持有一种严正的态度,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有一些教法潜在地约束着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只许这样,不准他们那样,但很多时候却没有对他们解释说为什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是如此。殊不知,这种忽视学生可能错误或误解的做法,往往换来的是学生浅意识的接受,从而产生不良的思维定势。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并非无动于衷,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各样的内心体验,包括错误的认识。
其次,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认为,要建立和形成新的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出猜想、暴露和消除困惑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差错只要运用得当,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学生的差错绝对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反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问题的实质,激发学生更高的求知欲。相反,如果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不能充分地暴露,那么学生主动探究和尝试的冲动就会大大降低,消除这种错误的机会也就大为减少,事实上,许多知识如果仅仅从正面分析,学生的体会和印象反而不会十分深刻。
再次,要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疑点或差错是学生内在体验的结果,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要我们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积极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以及接受理解程度。可以说,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课堂教学获得成功。只要精心设错立疑,学生一定能够主动参与,激情投入,深刻思考,直至明辨是非。
总之,设疑启思法是消除学生不良思维定势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提出问题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苦恼,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反复讲解或学生订正后,往往屡屡再犯。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生屡做屡错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对所学内容未理解、不熟悉或遗忘率太高等,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定势带来的负效应。
心理学认为,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思维的正效应往往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思维的负效应则会让人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和“陷阱”的诱惑,表现出错误的思维方法。
二、解决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定势负效应常常表现为“死套公式”“张冠李戴”。消除这种负效应的常见方法就是反复练习,但这种方法耗时又低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设疑启思法”,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的思维由“定势”变为“破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死学”为“活学”。在争论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思维的火花发生撞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深度不断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度和掌握度得到深层次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出错率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错误现象的发生。
所谓“设疑启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设计出思维定势的疑点情境或直接利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特别是经常出现的错误,作为理解知识和构建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载体进行教学。它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评价或争议,以此来诱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而理解和领悟错误问题的实质、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错误思维和错误解法。
“设疑启思法”的一般教学流程:
例如:以9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若汽车在刹车后的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刹车后5s内的位移是多少?
本题学生的思维定势为:题目给出了初速度、时间和位移,学生会根据已知量直接套用公式求出位移。事实上本题是一道不可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本题是汽车刹车),其运动时间是有限制的。
教学环节如下:
环节一,设置疑问:展示学生的错误解法。
环节二,探究真谛:本环节是关键,利用错解,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评价或争议。分析得出错因,因为:实际上汽车刹车后不到5s就已经停下。
教学环节五,测试矫正:可再提供一题让学生练习解决,从而巩固对此类问题的正确理解。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斜坡,加速度大小是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要用多长时间?
注意:运用“设疑启思法”时需要注意所设立的疑点情境、错误情境要具有针对性、互动性、挑战性、启发性、迁移性。
三、教学启发
笔者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认为,首先要正视学生因思维定势而产生的错误。从心理上来说,作为教师,总是不希望学生犯错误。于是,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往往持有一种严正的态度,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有一些教法潜在地约束着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只许这样,不准他们那样,但很多时候却没有对他们解释说为什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是如此。殊不知,这种忽视学生可能错误或误解的做法,往往换来的是学生浅意识的接受,从而产生不良的思维定势。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并非无动于衷,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各样的内心体验,包括错误的认识。
其次,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认为,要建立和形成新的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出猜想、暴露和消除困惑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差错只要运用得当,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学生的差错绝对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反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问题的实质,激发学生更高的求知欲。相反,如果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不能充分地暴露,那么学生主动探究和尝试的冲动就会大大降低,消除这种错误的机会也就大为减少,事实上,许多知识如果仅仅从正面分析,学生的体会和印象反而不会十分深刻。
再次,要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疑点或差错是学生内在体验的结果,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要我们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积极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以及接受理解程度。可以说,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课堂教学获得成功。只要精心设错立疑,学生一定能够主动参与,激情投入,深刻思考,直至明辨是非。
总之,设疑启思法是消除学生不良思维定势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