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伯才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微格教学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檀伯才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对于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结合我国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与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特点,分析了微格教学应用于高师钢琴课的可行性;以《肖邦练习曲Op.10,No.9》为例,分别从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等方面阐述了微格教学在高师钢琴课中的应用实践,旨在探索微格教学对于钢琴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微格教学;钢琴课;教学技能;《肖邦练习曲Op.10,No.9》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为“小规模教学”、“微观教学”、“微型教学”等,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1].自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Dwight W.Allen,1931)教授创立微型教学以后,很快推广到全球各地,并被美国及欧洲国家教育界的广泛接受和一致推许.20世纪70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开始进行微型教学的应用与研究.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媒体教学,并经常采取定格式的教学录像分析,因此,国内称微型教学为“微格教学”,198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率先在“中学音乐教学论”的课堂教学中引进了微格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在校生的教学技能[2].微格教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与完善,对于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及种种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作用.
2.1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随着高师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一些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由于钢琴师资力量的不足,钢琴课程由传统的“一对一”个别课教学模式逐渐转换为“一对三”、“一对四”等小组课模式,甚至“一对多”的集体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对钢琴课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钢琴课堂教学势必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钢琴教师们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钢琴微型教学中诸多问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组织者、指挥者与协调者.微格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以较为显著的成效被许多国家的师范教育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当前,我国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正面临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局面,钢琴教育者们应借此契机,在前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引入微格教学,为新时期钢琴课的教学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2.2 高师钢琴课程特点与微格教学的契合
(1)钢琴课是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为保证每个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得到有效训练,高师院校多以小组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即使是数码钢琴集体课,人数也基本控制在20人以内.这种形式正符合微格教学的“微型规模”的特点,有利于控制模拟教学的情景创设,为实现训练目的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2)钢琴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高度结合的过程,内容涉及音乐史、音乐分析、音乐表演等学科知识.微格教学中的教学设计、示范教学、角色扮演与反馈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中也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数码钢琴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使用为微格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实施条件.如数码钢琴可以记录和存储学生实时演奏的音乐,录像、录音器材及电脑录屏软件的使用能够全方位记录微格模拟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录像视频回放来观察和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反馈与客观评价.
3.1 钢琴课微格教学的理论准备
在进行钢琴课微格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掌握诸如《音乐教育理论》、《钢琴教学法》等音乐教育理论与钢琴教学理论.同时深入学习微格教学的相关理论,如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论”以及巴班斯基的“认识活动分类”等等,了解微格教学的过程与特点,掌握微格教学的各种技能.为后续的钢琴微格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钢琴课的微格教学设计——以《肖邦练习曲Op.10,No.9》为例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明确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科学进行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等.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以下笔者将以《肖邦练习曲Op.10,No.9》为例,对钢琴微格教学设计提出的实践性建议.
(1)认真比较《肖邦练习曲Op.10,No.9》不同版本的乐谱,选择指法、力度与踏板等标记规范合理的版本,有条件的可以用Sibelius或Finale等五线谱软件进行电子乐谱的制作.电子乐谱的优点是可以对音乐作品中的重点、难点作出相应的标记,也可以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无疑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谱例一便是笔者运用五线谱软件Sibelius6制作的《肖邦练习曲Op.10,No.9》第1—4小节的乐谱,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应的标记.
谱例一:《肖邦练习曲Op.10,No.9》第1-4小节
(2)对《肖邦练习曲Op.10,No.9》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该练习曲的技术训练目标是正确运用肩和臂的开放性运动来带动手指的大跨度伸张练习.
(3)根据作品的创作特征来看,右手“半连半跳”的旋律线与左手伴奏织体中若隐若现的隐伏声部交相呼应,而且这种旋律动机贯穿作品始终,支撑和促进了音乐的动力发展.因此,左右手声部的多层次力度的控制与对比是这首练习曲的训练重点.
(4)《肖邦练习曲Op.10,No.9》在节奏方面有两个技术难点,其一是作品的第33-36小节中右手八分音符的五连音与左手的均衡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对位,另一个难点是作品的第61-62小节中十六分音符的五连音与左手的均衡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对位.教师应该对这种左右手协调性方面寻求科学的训练方法.
由于微格教学的时间短,规模小,内容较为集中,以上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地组织教学,并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与客观评价.
3.3 钢琴课微格教学技能运用——以《肖邦练习曲Op.10,No.9》为例
在完成《肖邦练习曲Op.10,No.9》的微格教学设计后,实践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微格教学的各种技能组织课堂教学.
3.3.1 导入技能的运用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即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这句话阐释了心理学中“首因效应”的基本含义.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这种“首因效应”取决于教师的导入技能的运用.微格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技能主要包括直接导入、间接导入和趣味性导入等.《肖邦练习曲Op.10,No.9》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同时也富有强烈的抒情性,因此,采用趣味性导入较为合适.教学时,教师可以示范演奏该作品或通过播放视频与音频的方式进行导入,这样,教师可以借助精湛的技艺演绎具有浓厚浪漫主义风格的肖邦情怀,从而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学习兴趣.
3.3.2 讲解技能的运用
自古以来,讲解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在《肖邦练习曲Op.10,No.9》教学过程中,作品的创作背景、肖邦的浪漫主义风格等可以通过叙述性讲解相关音乐史知识进行讲授;作品的创作特征可以选择启发性与分析式讲解,引导学生运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思考与分析;作品的宏观结构和演奏技术的控制则可以运用归纳式讲解.
3.3.3 示范技能的运用
毋庸置疑,在以强调音乐技法为主的钢琴课程中,示范技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也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和技术的最直接方式,学生通过视听与模仿掌握相关演奏技巧,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根据《肖邦练习曲Op.10,No.9》的内容和演奏要点,教师可以从“全曲示范”、“局部示范”和“对比示范”等角度进行教学.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教师以“全曲示范”的方式进行导入,在展示作品第一印象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学习兴趣.对于作品中技术难点,教师应做到针对性的“局部示范”,如前文所强调的难点“第61-62小节中十六分音符的五连音与左手的均衡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对位,”如谱例二所示.在这种“局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边示范边讲解的综合教授方式告诉学生解决技术难点的方法和要领.右手“半连半跳”的旋律线与左手伴奏织体中若隐若现的隐伏声部宜采用“对比示范”,将钢琴演奏中的连音、跳音与半连半跳音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与对比,最终掌握正确的半连半跳的演奏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微格教学中,这种“对比示范”也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即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角色互换,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谱例二:《肖邦练习曲Op.10,No.9》第61-62小节
3.3.4 反馈与强化技能的运用
微格教学中,反馈与强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反馈检查教学信息输出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整信息的再输出,以利于纠正偏差和失误,起到调控的作用;通过强化训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动态的信息交流过程达到最佳效果[3].钢琴微格教学的反馈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观察和课堂观摩考查等方式来完成,如教师在《肖邦练习曲Op.10,No.9》全曲示范之前,提出诸如音乐作品风格、作品的音色与力度对比等方面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教师的演奏,明确学习目的;针对作品的难点“局部示范”演奏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掌握演奏技术的程度;通过角色互换进行的“对比示范”是课堂观摩考查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将学生们的演奏进行录像,使学生能在回放录像视频时看到、听到自己的演奏,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演奏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钢琴微格教学的强化技能主要体现在语言、动作、表情与符号标记等方面,如教师通过表扬学生的优点、批评缺点、鼓励进步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来强化作品的情感表现;在乐谱上用各种符号分别标记重难点及相应的演奏技巧可以强化和提高教学有效性.
自我国教育改革先驱们开始引入微格教学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微格教学很好地促进了在职教师和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训.然而,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课程运用微格教学还处在起步与尝试阶段,钢琴微格教学的具体实施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仍需相关教育部门和钢琴艺术工作者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杨田静.关于提高高师音乐微格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郁正民.音乐微格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
〔3〕郁正民.音乐微格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9.
G642
A
1673-260X(2014)03-0240-03
阜阳师范学院2013年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2013JCJY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