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及其教学思考

2014-07-09 21:44翁碧榕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思考

翁碧榕

【摘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个体和不同体的多元化解读,更要从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从人文性、生活性和世界性角度和层面,从整体感知和写作特点上去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作正确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文学作品主题 个性化阅读 多元化解读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86-02

《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许多老师对这一课程理念产生了这样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学生有见解都肯定都认可,且美其名曰为多元化解读。在教学上,为了追求“有创意的阅读”,闹出“我喜欢白骨精,因为她既漂亮又聪明”的笑话。

我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解读,又要以教师的较为成熟与理性的解读来干预学生解读,引导学生的正确解读。

一、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不等同于求异式解读、抬杠式解读。

“个性化解读”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学生各自知识积累差异、生活经历有别、个性特征不同等,导致学生在阅读目的、阅读视角、阅读方式……乃至阅读感受及其表达诸方面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理解色彩。不同的人(在教学中,主要指教师、学生、包括教参等)对同一文本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得到不同的解读,有人也把之称为“多元化解读”。不管是个性化解读,还是多元化解读,都必需建立在“作家—作品”解读的基础上,读者没有权力歪曲作品客观存在的主题,甚至做出有悖于作者意图的解释。为了所谓的“创新”,不惜与文本作者抬杠叫板,把作品解读得令作者啼笑皆非——那是需要老师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的。

二、对文学作品主题解读及其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要力图把握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情感,理清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了解写作背景,从创作意图上解读文本主题。

一切作品的主题都受制于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社会中的人物关系与当时社会生活的不同的方式,并且客观地存在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因此,解读文本主题,既要分析作品的外在形象,也要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许多书都将其主题概括为“通过回忆往事借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来表现父子亲情。”其实是,当时朱自清在其表兄来信的提示下,知道父亲因为受到他无意的冷遇而对他有了意见,才带着羞愧、思念、尊敬并希望得到父亲的理解和宽恕,更希望父亲读到本文后能够得到些许心灵慰藉等复杂心情来写作的。这样,我们对《背影》的主题概括自然就不同了。语文老师要考证文本的创作背景,既为了自己能更准确地把握主题,在教学中渗透进对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的作者生活的理解,也为了适时地向学生作介绍,去引导学生更切合作品本身和作者创作的意图上去解读文本主题。

2.抛开政治论调,多一点人文性、生活性和世界性的思考。

程翔先生曾经说过:“由于受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我们习惯于用政治的眼光来解读课文,对很多课文的理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打上了政治的印记,这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课文理解变得枯燥乏味甚至面目可憎。”诚然,许多语文老师仍秉承遵循传统政治图解式分析来解读主题,使语文课都罩着政治的光环。

在《孔乙己》教学中,有部分语文老师还是牢牢从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的角度来解读作品主题,从而引导学生去批判封建社会,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鲁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语)。这个凉薄的社会,不仅指封建社会,也指其他社会;不仅指中国社会,也指全世界其他国家社会,它具有普遍性的意义。离开“封建科举”的框框解读《孔乙己》的主题,我们更能感受这篇小说意义的丰富,体会到其中含有世界性共通的东西。就如把《我的叔叔于勒》定位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主题解读中,就会失去这篇小说艺术价值的永恒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人性关怀、关注生活和世界,挖掘作品潜藏的意蕴,树立大语文观,欣赏全人类的文化,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

3.整体感知,从宏观上把握文本主题。

教师自己在阅读中或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有从宏观把控,从微观分析思想。在教学中,对一个文本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解读意见,虽然也都有道理,但很多是从局部入手,而没有文本整体感知意识。

星新一的《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课后练习提供了三种对主题的解读意见:第一种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语意太泛,只能说是话题而不能说是文本的主题。第二种只是从小说中人们“察洞”时几种反应的叙述和描写上挖掘、解读为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是对部分内容和部分段落的把握,这种解读是片面的。第三种从作品的全部内容以及对标题的认识上,解读为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才是更合理一些。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本主题,切不可对学生段章取义的做法大肆肯定,要在分析比照中明确正确合理的主题解读。

4.抓住写作特点,挖掘文本主题思想。

不同的文本,不论采用哪种写作手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表现主题。鲁迅常用对比手法,在鲜明的对照中突出对人性和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高尔基用象征手法,借海燕来讴歌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木兰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十年征战生活仅用三十个字一笔带过,不做“战斗英雄赞歌”的解读……写作手法服务于主题,是为主题的需要而设计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明确用与不用这些写作手法的区别,从而从作品的写作特点上入手,去挖掘作品内涵。

语文老师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阅读,应尊重和欣赏学生个性差异的理解、体验,但放得开更要收得拢。有人提出“多主题”的说法,应该理解成“多元化解读主题”,不是作品本身有很多个主题,而是读者对文本主题有很多种的理解。文本也要重视一元解读,在解读过程中选准一个角度把文本读深、读透,读出文本的本来面目和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良田著

[3]《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新华出版社 肖川主编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教学思考
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