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峥
摘 要: 文章认为指导名著阅读,要从培养兴趣激发阅读冲动;授之以渔,指导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落实阅读;培养良好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境界入手。
关键词: 名著阅读 阅读指导 语文素养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阅读名著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较丰富的积累”。然而,快餐式、浅层次阅读削弱了名著应有的意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呢?
一、培养兴趣,激发阅读冲动
人的思想行为往往受兴趣的支配。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冲动。
1.捕捉猎点,顺趣而为。
学生常常会为某种需求选择书目。这种需求,就是学生的涉猎点、注意点。如,3D电影《大闹天宫》播放时,学生议论孙悟空;《好汉歌》传唱时,学生畅谈《水浒传》。在特定时期、场景,学生会对某名著的情节或人物特别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顺趣而为,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
2.利用媒介,激发热情。
电影、电视剧、百家讲坛等现代媒介,把纯文字描述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声像形象,提供直观、丰富的资讯;同时,它高度浓缩,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概要。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把现代媒介与阅读名著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3.随文推荐,延伸阅读。
教师授课时,有意穿插名著内容,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给学生以主动阅读的暗示。如教学《美猴王》时,告诉学生,这只是《西游记》故事的开始,“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等故事亦非常精彩;教学《孙权劝学》、《赤壁》、《出师表》等,穿插相关人物故事、诗文等,把学生带入《三国演义》的天地。
4.设疑质疑,引导探究。
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师要有意就后续情节、人物转变等设疑,引导学生在求疑中探究阅读。如《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后唐僧赶走孙悟空还能西去取经吗?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紧箍咒会怎样?《水浒传》中,宋江后来为什么又极力主张招安?因“材”设疑,学生有疑,就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授之以渔,指导阅读
1.科学计划,有序推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学会制订阅读计划”。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指导他们制订读书计划:一是安排阅读书目,即每学年、学期要读完哪些书籍;二是把握阅读时间,争取一定时间段内读完某章节、书籍,或者每天都挤出时间阅读。只有学习任务、时间方面制订科学计划,学段不少于260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才能有序完成。
2.用好引读,读好原著。
教材后附有“名著引(导)读”,包含创作背景、故事梗概、主题思想、人物分析、艺术特色等栏目内容。“引读”因为其概括、简要,略去原著中的许多精彩细节,而为了省时省力,学生常以“引读”阅读代替原著阅读,这是不可取的。“引(导)读”可用却不可替代,必须以“引读”为纲为线,详读原著,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阅读名著。
3.理性取舍,把握要义。
学生阅读往往有偏好。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理性取舍,即从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决定主次;要穿越文字层面,把握要义。如关注时、地、人、事、因、果等重要细节,把握名著情节梗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作品主题等。
4.拓宽渠道,随时阅读。
拓宽阅读渠道,让阅读方式灵活多样。学生不仅可以以传统的方式阅读纸质书籍,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电脑、MP4、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数字化阅读。一方面阅读方式多样化给学生以新鲜感,另一方面像手机、MP4等存储、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而且饶有趣味。
5.联系比较,加深阅读。
联系、比较都是认识事物的方法。把名著中的几个片段、不同艺术表现进行联系比较,不仅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阅读。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情节相同,但动机、用具、打法迥异,体现了各不相同的性格。又如3D电影《大闹天宫》与《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情节不尽相同,电影除了在主要角色、主题思想上尊重原著外,更多的是再创作,甚至是虚构、颠覆。又如《西游记》与《红楼梦》故事都源于石头,孙悟空、贾宝玉同为灵石孕生,但其性格、隐喻各不相同。
6.建立结构,巩固阅读。
名著阅读是碎片式的。长期阅读中,如果不对知识点加以组织,使之明晰化、结构化,就容易混淆、遗忘。因此,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进而构建知识体系。如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可以对其中庞杂的人物关系进行梳理。又如梳理《水浒传》中的林冲人物情节,有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等。建立结构,知识明朗化,使学生在体验成就感的同时巩固阅读。
三、纳入教学计划,落实阅读
把名著阅读纳入教学计划,以课内带动课外,阅读将得以更好的落实。
1.开设“讲座”、“读书交流”课程。
叶圣陶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如开设读书交流课,让学生谈感想、发现、体会,或者开设“名著阅读指导(欣赏)讲座”,于事先给学生引导提示,于事后作指导总结。
2.利用课前五分钟。
名著阅读具有长期、零碎的过程性特征。因此,教师要着重跟踪、指导,引导学生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分阶段有序推进。如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阅读进度讲述内容。这样不仅能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其他学生也可以在听述时回顾、把握名著内容。
3.开展名著阅读综合活动。
名著阅读综合活动具有浓厚的情境氛围,它丰富了阅读途径,避免了教学的单调。如名著故事会、小讲坛、知识竞赛、选择片段情节编演小戏剧、串联情节说相声等。活动拓宽了学生展示体验的舞台,有助于知识的生活化、系统化。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境界
阅读品质指一个人在阅读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等,包括阅读习惯、态度、心理等。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阅读、专心持恒、辨伪存真等良好的阅读品质。阅读境界指阅读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不仅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个性解读不落俗套与庸俗是一种有品质、高境界的阅读,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红娟.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反思[J].语文天地,2009(21).
[2]白西婷,金军.农村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及教学探究[J].新课程(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