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2014-07-05 04:08刘洋
俪人·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新课朗读初中

刘洋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恩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而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 初中 语文 朗读

一、引言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异彩纷呈,硕果累累,有目共睹。但也有不少在搞花样翻新,脱离课本越来越远。轻诵读,重分析,重题海战术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肤浅的、架空的、重复的、无用的乃至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的分析和题海训练之中去。更有甚者,有些老师急功近利,为了能在中考中取得一点成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字词的抄写和默写上,学生很难真正品味到课文的原汁原味,学生很难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的内涵美,以致最具灵性美感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语文能力随之下降。因此,学生语感得不到培养,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阅读个性不能很好地展示,智力得不到应有地开发,情感得不到很好地培养。这实在是舍本逐末、背离了语文教学宗旨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我们要认真反思这个问题,要正本清源,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重新响起琅琅读书声。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1.普遍不重视。细心观察,如今的中学生并不是很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这种现象分析起来,原因不止一个,除了教学模式呆板、教学缺乏艺术性等因素以外,与不重视朗读有关。到了中学阶段,要看的文章长了,要理解的内涵深了,朗读既费时又费力,更何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师生的心态都渐趋功利,考什么学什么,既然朗读不考,那还学它做什么,不如多做点阅读题来得实惠。

2.朗读品质低下。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起来朗读的学生多半是感到不自然,往往声若蚊蝇,结结巴巴,将一段美文读得支离破碎,文章的美感荡然无存。这说明,学生不懂朗读之法,不得朗读之味。初中生处在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阶段,他们中很多人山原来的天真活泼、人胆勇敢转为腼腆内虑、含蓄内敛。在这样的心理变化之下,他们觉得自己不自然的朗读有些怪腔怪调,于是便不愿在同学、老师而前展示,造成朗读品质的低下。

3.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当前,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老师基本不范读,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个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4.朗读的面窄。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儿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人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呢?

5.朗读指导机械匮乏。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忽略了朗读表达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在走访的课例中,指导儿乎等于零。

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1.發挥示范朗读的作用。选择适合朗读的课文,如诗歌、优美的散文、有特色的文章选段,进行教师示范朗读,以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不足,在当前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以克服。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在网络上利用搜索引擎和语文教学的专业网站,搜索和下载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借助数码音箱或多媒体播放器等工具在课堂上播放,代替范读,同时能够更好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官,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朗读的意愿。

2.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谁都会,但是要想朗读好,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只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标准,学生的朗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卜几方面:发音要准确、清晰,不能多字、落字;语气语调要恰当,符合语境,前高后低;轻重快慢要适当,该重音的时候要重读,欢快的感情要快读,悲伤的感情要慢读;停顿要准确,不要打乱句子成分,注意逻辑停顿等。这些朗读技巧,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朗读中严加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获得良好的朗读效果。

3.教师坚持范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领悟力。教师的范读对于朗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范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领悟力,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朗读风气。

4.以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应注重朗读的内容和形式,精选一些朗朗上口、富有意蕴的美文呈现给学生,然后以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除了齐读、范读、自读外,还可以采用男女生对读、分小组赛读、分角色朗读、配音朗读、接力读、课本剧表演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5.注重情感体悟,适当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在朗读中调动情感。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忽略了对朗读基本技巧的指导,如停延的处理、重音位置的确定、显示重音的方法、不同语气的表达、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等。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把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返璞归真,以本为本,语文课堂一定会重新响起琅琅读书声。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2]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恩考和做法.语文学习,1990.(9).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新课朗读初中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