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艳
【摘要】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阅读课第二课时的词汇教学的实践、改进与反思,体现以学生的学情为切入口,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词汇学习语言运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06-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教学中,对于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 教师一般都需要二至三个课时完成教学。通常的做法: 第一课时为阅读理解课, 教师就课文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文本解读,提高学生阅读的基本技能;第二、三课时为就文本进行的知识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通常是直接采用讲解和翻译法完成这部分的教学,但学生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会感到英语课堂无趣,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难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为了寻求如何使第二课时有效,笔者通过对人教版模块一Unit3 Travel Journal的第二课时进行二轮试教,选择的两个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都非常一般,中下水平。
二、第一轮试教
有效课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
为提高学生积极性,创设合理的情境,又与Travel这一主题相映衬。笔者选取了当下湖南电视台热门节目 ”Where are we going, dad?”作为导入,通过截取五对父子去北京灵山村的一些视频片断,分析人物之间的行为和表情来教授重点词汇。如prefer; persuade; insist; give相關短语。希望通过情境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会这几个重点词汇并能运用自如;但事与愿违,授课当天这个节目才刚刚播放完第一集,学生们都在校,所以很多同学都没看过这个节目,对里面的7、8个截取视频的情节难以引起共鸣,而且整节课被不断插入视频弄得支离破碎。整堂课上下来,笔者感觉教学思路不清晰,课堂上学生觉得突兀,知识点混乱。
三、第二、三轮试教
根据有效教学原则,备好一堂课,不只是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也是关键。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脱离学情,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改变思路,重点词汇和难点依然不变,还是围绕prefer, persuade, insist, give in 这几个词的词汇教学为主,以图片为主进行情境教学,人物范围缩小到两人,选择了自己与丈夫的旅游经历,希望能引起学生兴趣。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的阅读是Mekong river, 在课前,笔者先给学生观看黄河壶口大瀑布的视频。上课第一步还是采用一个summary短文填空的方式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词汇,并把谚语: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改编成:Where there is a river, there is a culture. 这句过渡句引出下一情境,旅游依然是围绕河流,但只不过来到了中国的发源地, the Yellow River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培养了学生文化,实现了情感教育。
讨论交通工具来呈现prefer的用法,笔者认为这个环节的有效性就在于板书的巧妙使用:
Q: If you travel to the HuKou waterfall, what kind of transport do you like better , a plane or a train?(板书:like better)
S:I like to travel by plane.
T: He prefers to take a plane. (板书:prefer to take a plane)
S: I prefer to take a train.
T: He prefers a train to a plane.(板书)
He prefers taking a train to travelling there by plane.(板书)
He prefers to take a train rather than go there by plane.(板书)
板书之后,笔者问学生:根据板书,你能总结一下prefer 的用法吗?学生看着黑板边思考边说,而笔者在黑板上直接擦掉一些词,板书变成了:prefer to do sth.; prefer sth. to sth.; prefer doing sth. to doing sth. 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
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总结词的用法,也会增加他们的信心,对下面的输出运用做很好的铺垫。
四、反思
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立非常重要,在平时听课中,笔者注意到在这一层次的学校大部分是以“满堂灌”为主,老师把点散到很多,一节课的容量相当大,但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尤其缺乏语言环境时,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很容易下课后就把知识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也就是无效教学。笔者把重点定在了四个词汇上,通过围绕同一语境给予不同情境的方式输入,再以同样语境引导学生输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有老师提出这更像一堂复习课,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在输入阶段,笔者摒弃了传统教法,先自己把词的用法全部罗列出来,而是用无形胜有形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在对话中和在老师的复述中去领会词的用法,这也体现了现代教学提出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笔者认为,这一课时设计过程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围绕话题,形成主线;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做到有效的输入,并及时在课堂中重现,加深学生的印象,力争在课堂上得以巩固。但仅凭一堂课就完成此目标,这是不实际的,而单纯的布置翻译作业会让这一层次学生有厌烦感,如何巩固这一课堂的知识内容即课堂的延伸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伊慧.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 (5):34-43
[4]顾素芳.回归课文 情景教学法 语篇运用——高中英语阅读第二课时三部曲2012.(3):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