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宁
摘要:社会参与可以产生很多有利于个体主观精神健康的积极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了人们对他人的信任水平。利用CGSS 2005城市部分的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活动的确能够培养对一起参加这一活动的个体的“特殊信任”。这一发现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人们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个人在构建“自己人”内涵的时候会将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边界”考虑进来,从而带来不同于过去“家庭内—家庭外”这样简单的二元区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活动的参与的确带来了个体“特殊信任”建构的多样化。但是,本研究也发现,社会参与不能够和一般信任水平之间建立显著的联系。与之同时,在不同类型的信任与精神健康水平之间,机构信任,对同学、同事以及同乡的信任,以及一般信任却能够显著地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与之相比,其他类型的信任却并不能够有效地提升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
关键词:社会参与;信任类型;精神健康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 5833(2014)04 0064 09
然而,在以往的有关社会参与和个体精神健康的经验研究中,信任这一概念本身的多类别特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Stephen Abbott, Della Freeth,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Starting to Make Sense of the Role of Generalized Trust and Reciprocity[WTBX]”,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WTBZ], Vol.13, No.7, 2008. pp. 874 883.。例如,是否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会带来不同类型的信任?某种特定的社会活动(例如公益活动)的参与者是否只对该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存有基于活动本身的“特殊信任(specific trust)”,还是能够产生超越特定社会活动界限、面向一般化他人的“一般信任(general trust)”?再比如,不同类型的信任是否有着同样的或者类似的社会心理影响?针对朋友的信任和针对社会机构的信任对个体的精神健康的影响是否类似?这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无疑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故而,将信任概念的多种类型引入到社会参与——个体精神健康这一关系链中,或许能够加深我们对社会参与和个体健康关系的理解,从而对现有的理论探索做出贡献。
除了理论贡献之外,分析多种类别的信任如何中介于社会参与和个体精神健康对当代中国社会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剧烈社会转型。很多研究指出,转型的过程虽然带来了经济上的成功,但也对中国社会居民的整体精神健康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例如,布罗克曼(Hilke Brockmann)和他的同事发现,虽然中国经济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有了一个持续性的改善,但是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幸福感水平却没有显示出同样程度的提升。他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谜(China Puzzle)”,并试图用相对剥夺感来解释这一谜团HilkeBrockmann, Jan Delhey, Christian Welzel, Hao Yuan, “The China Puzzle: Falling Happiness in a Rising Economy”, [WTBX]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WTBZ], Vol.10. No.4, 2008. pp.387 405.。赖蕴宽(Lai, Gina)和李培良利用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也发现,在1991年到2000年期间,北京地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下降Gina, Lai, Rance P. L. Lee, “Market Reform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Urban Beijing[WTBX]”, International Sociology,[WTBZ] Vol.21, No.4, 2006.pp. 551 579.。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剧烈的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并成为医疗健康政策所需要面对的重要社会问题Yu Wei Hsin, “The Psychological Cost of Market Transition: Mental Health Disparities in Reform Era China”, [WTBX]Social Problems[WTBZ], Vol.55, No.3, 2008.pp. 347 369; John, Mirowsky, Catherine Ross, [WTBX]Social Caus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WTBZ]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2003.。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已超越了过去家庭—单位这种简单的生活模式。越来越多的“社会参与”活动开始涌现,例如社会公益活动、宗教活动,等等。与之伴随的一个后果是,人们所信任的对象不再如过去那样仅仅局限于单位的领导、同事或者亲属、家人,而是开始扩展到了具有不同社会联系的、多样化的“社会性他人”。鉴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显现出的社会心理问题以及当代中国居民社会交往模式的变化,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探索这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并具体分析是否当代中国居民社会参与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多样化过程能够成为应对社会心理问题的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其中,信任类型的多样性无疑是需要予以特别关注的。
在本文中,笔者将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会产生什么类型的信任,是基于“组内(in group)”关系的特殊信任还是“超组织(out of group)”的一般信任?(2)不同类型的信任对于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是否会体现出差异性?基于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城市数据,这些研究问题将在下面的分析中具体考察。endprint
一、 社会参与、精神健康与多类型的信任
社会参与对于精神健康的促进作用在很多经验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Howard C. Stevenson, “Raising Safe Villages: Cultural Ec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otional Adjustment of Adolescents”, [WTBX]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WTBZ], Vol.24, No.1, 1998. pp.44 59;Astier M. Almedom, Douglas D. Glandon. “Social Capital and Mental Health: An Updated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of Primary Evidence”, In [WTBX]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WTBZ], edited by Ichiro Kawachi, S.V. Subramanian, Daniel Kim, New York: Springer, 2008. pp.191 214.。例如,社会参与可以带来更高水平的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Marshall J. Graney, “Happines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Aging”, [WTBX]Journal of Gerontology[WTBZ], Vol.30, No.6, 1975.pp.701 706;Mark Thompson, Kenneth Heller, “Facets of Support Related to Well Being: Quantitative Social Isolation and Perceived Family Support in a Sample of Elderly Women”, [WTBX]Psychology and Agin[WTBZ]g, Vol.5, No.4, 1990. pp. 535 544.、降低抑郁症状发生的风险John Cacioppo, Mary Hughes, Linda J. Waite, Louise C. Hawkley, Ronald A. Thisted, “Loneliness as a Specific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Cross 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es”, [WTBX]Psychology and Aging[WTBZ], Vol.21, No.1, 2006. pp.140 151.、减少认知损害发生的几率Shari Bassuk, Thomas Glass, Lisa Berkman, “Social Disengagement and Incident Cognitive Decline in Community Dwelling Elderly Persons”, [WTBX]Annuals of Internal Medicine,[WTBZ] Vol.131, No.3, 1999. pp.165 173.、培养集体归属感、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以及提高个体对于变迁环境的适应能力M. Guadalupe Jiménez Ambriz, MaríaIzal, Ignacio Montorio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Promote Positive Adaptation to Stress and Adversity in the Adult Life Cycle”, [WTBX]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WTBZ], Vol.13, No.5, 2008. pp. 833 848.,等等。所有这些社会参与的“益处”都无疑能够对个体的精神健康水平产生重要的提升作用。
但是,以往研究在展现社会参与对个体精神健康的诸多提升作用时,往往将信任关系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Stephen Abbott, Della Freeth,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Starting to Make Sense of the Role of Generalized Trust and Reciprocity”, [WTBX]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WTBZ], Vol.13, No.7, 2008. pp.874 883.具体而言,信任通常被看作是社会参与过程之后一个“理所当然的”、“毋庸置疑的”后果。这其中的一个隐含假设是,如果发现社会参与可以通过改善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来促进个体的精神健康,那么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水平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从而成为了一个似乎毋庸置疑的“既成事实”。换句话说,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提升对他人的信任水平是被包含在“人际关系的改善”这一社会参与的积极后果之中的。只要人们通过社会参与提升了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质量”,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基于这种分析的视角,在探讨社会参与和个体精神健康关系的研究中,信任往往被看作是单一类别的同质性(homogeneous)概念,从而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分析。
那么,信任这个概念真的如很多精神健康或者社会资本研究中所认为的那样只是社会参与的一个“理所当然的”、单一类别的后果吗?答案是否定的。信任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很多的维度。例如,普特南(Robert Putnam)在研究美国社会资本变迁时就区分了厚信任(thick trust)和薄信任(thin trust),前者依赖于具体的社会关系,后者则指涉一般性他人Robert, Putnam. [WTBX]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WTBZ].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0.。米祖尔(Barbara A Misztal)则将信任区分为三类,即作为心理属性的信任(psychological attribute)、作为社会联系特征的信任(proper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以及作为社会系统特征的信任(property of social system)Babara Misztal, [WTBX]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the Research for the Bases of Social Order[WTBZ].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6.。祖克尔(Lynne G. Zucker)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区分信任类型的方式,他将信任区分为基于特征的信任(characteristic based trust)、基于过程的信任(process based trust)以及基于制度的信任(institutionally based trust)Lynn Zucker, “Production of Trust: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1840 1920”, [WTBX]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WTBZ] Vol.8, 1986, pp.53 111.。将上述对于信任的区分进行总结可以发现,我们至少可以定义出三种彼此区分的信任类型。第一类可以称为“一般信任”,也就是脱离了具体的社会联系和生活背景而面向社会一般成员的信任。一般信任是普特南意义上的“薄信任”以及米祖尔意义上的“作为心理属性的信任”。第二类可以称作“特殊信任”。这类信任的特点是基于特定的社会联系,亦即嵌入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很明显,特殊信任也就是上述分类中所指涉的“厚信任”、“作为社会联系特征的信任”以及“基于过程的信任”。第三类信任则是对机构或者制度的信任。这种信任是个体信任在社会机构或者制度上的投射。基于以往经验研究的一般操作,对于机构的信任主要关注的是对政府机构表现的评价。Jack, Citrin, Luks Samantha, “Political Trust Revisited: Déjà vu All Over Again?” in [WTBX]What is it about Government that Americans Dislike[WTBZ]? edited by John R. Hibbing, Elizabeth Theiss Mors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9 27; Virginia A. Chanley, Thomas J. Rudolph, Wendy M. Rahn, “The Origin and Consequences of Public Trust in Government: A Time Series Analysis”, [WTBX]Public Opinion Quarterly[WTBZ], Vol.64, No.3, 2000.pp.239 256.endprint
理论上对于信任类别的区分已经在很多经验研究中得到了支持。鉴于这三种信任类型彼此之间的差异,如果将这三种信任类型的区分纳入到社会参与—精神健康这一因果联系中时,我们则会得到新的理论洞见。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活动有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信任。普特南曾经论述到,参与平行性组织(horizontal associations)的个体会展现出更高程度的一般信任,因为平行性组织中所带来的交互压力(cross pressures)会提升个人对于不同群体的理解程度与忍耐力Robert Putnam, “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WTBX]Politics and Society[WTBZ], Vol. 28, No.4, 1995. pp.664 683.。但是另一方面,科尔曼(James Coleman)也曾经谈到,社会网络可以提升网络中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水平,但是这种信任往往更多地局限于这个网络内部的成员James S. Colema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WTBX]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WTBZ], Vol.94, 1988.pp. S95 S120.。普特南与科尔曼的论述折射出了社会参与和信任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否特定的社会参与能够产生出超越特定社会参与界限的一般信任呢?类似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因此,在探讨社会参与和信任的关系时,我们需要考察信任的多种类别。另一方面,从信任的多个类别出发,我们会发现在讨论信任与个体精神健康水平关系的时候,已有研究通常假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提升个体心理的健康,无论这种信任是特殊信任还是一般信任。但是,对机构信任如何影响个人的精神状态的讨论则相对较少Gerry Veestra,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Contextual and Compositional Health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WTBX]Social Science & Medicine[WTBZ] Vol.60, 2005. pp.2059 2071; Gerry Veenstra, “Social Capital, SES and Health: An Individual Level Analysis”, [WTBX]Social Science & Medicine[WTBZ] Vol.50, 2000. pp.619 629.。这种对机构信任的忽视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最近的基于西方社会的研究表明机构信任对个人的精神健康也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的Martin Lindstrom, Mohabbat Mohseni, “Social Capital, Political Trust and Self reported Psychological Health: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WTBX]Social Science & Medicine[WTBZ], Vol.68, No.3, 2009.pp.436 443.。故而,在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下分析信任水平的精神健康功能自然需要考察不同类型的信任对于个人的精神健康的效果是否展现差异性。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便需要在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之外将机构信任考虑进来。
综上所述,信任的多类别性表明了“社会参与—信任—精神健康”这个逻辑链条并不是简单的同质性关系。我们需要更为细致地区分出不同类型的信任如何中介于社会参与和主观健康之间,以及这种中介关系是否会依据信任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精神健康这个概念,这里需要作简单的说明。很多学者指出精神健康这一概念需要包括享乐性的精神健康(hedonic wellbeing)与终极性的精神健康(eudaimonic wellbeing)两个方面的测量Richard M. Ryan, Edward L. Deci,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 being”, [WTBX]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WTBZ], Vol.52, 2001. pp.141 166; Carol Ryff, Burton Singer, “Know Thyself and Become What You Are: A Eudaiminic Approach to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WTBX]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WTBZ], Vol.9, 2008. pp.13 39.。具体而言,“享乐性的精神健康是指在平衡考虑正面和负面情况(快乐亦或痛苦)后对当下状态的一个短期评价。而终极性的精神健康则是一个长期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源于个人发展过程中的束缚,生活中存在的挑战、意义以及自我反思”John Maltby, Liza Day, Louise Barber, “Forgiveness and Happiness.The Differing Contexts of Forgiveness Us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Happiness[WTBX]”,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WTBZ], Vol.6, No.1, 2005. pp.1 13.。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数据中,我们只有有关享乐性精神健康的题器。鉴于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结论将主要针对享乐性精神健康。虽然本研究没有考察终极性的精神健康,但是笔者认为这一不足是可以接受的。很多经验研究表明,这两种衡量精神健康的指标在具体的经验分析过程中很多时候反映出的是彼此重合的信息Christopher S. Nave, Ryne A. Sherman, David C. Funder, “Beyond Self Report in the Study of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Correlations with Acquaintance Reports, Clinician Judgments and Directly Observed Social Behavior”, [WTBX]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WTBZ], Vol.42, 2008. pp.643 659.。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发现依然能够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参与、信任以及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见解。endprint
二、 数据与方法
1. 数据
本研究所使用的代表性样本来自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数据的城市部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采取了四阶段不等概率的整群抽样方案。在第一阶段,2801个县级主要抽样单元构成了抽样框,其中涉及到了22个省、4个自治区以及4个直辖市。西藏、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的居民在这次抽样中没有涉及。第二阶段的抽样从每一个主要抽样单元中抽取街道,第三阶段从街道中抽取居委会。在最后一个阶段中,在居委会中随机抽取一个家庭,然后在家庭中随机选取受访者。最后的城市样本量为6098。在CGSS 2005中,对于受访者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活动有着非常详细的题器,这些题器在之前以及之后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都没有出现。除了社会参与变量之外,CGSS 2005对于受访者不同类型的信任以及他们的精神健康状态也都有相关的题器予以测量。因此,CGSS 2005对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而言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数据。
2. 测量
和前人的研究相一致,一般信任是通过对陌生人的信任水平来进行测量的。这个题器在过去的研究中被反复使用,因此具有比较高的测量信度。特殊信任的测量主要基于受访者的社会参与类型。在CGSS 2005中,特殊信任的对象包括以下几类群体:(1)娱乐、健身以及能力提升活动中的同伴;(2)同事、同学以及同乡;(3)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人;以及(4)一起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的人。这些特殊信任的对象基本上囊括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网络中家庭成员之外的主要对象。针对这些对象的信任将用来测量特殊信任。信任问题的选项为1=几乎都不可信;2=大部分不可信;3=可信不可信皆有;4=大部分是可信的;5=几乎都可信。社会参与变量一一对应于特殊信任的对象,包括(1)娱乐、健身以及能力提升活动;(2)和同事、同学或者同乡参加的活动;(3)宗教活动;以及(4)社会公益服务活动。这些活动的选项为1=一年几次;2=一月一次;3=一星期一次;4=一星期数次。对于机构信任,正如上文所述,以往的研究基本上主要是通过对政府表现的评价来进行测量的,因此,本文也采取了同样的分析策略,通过考察受访者对于政府在(1)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3)打击犯罪;(4)公平执法以及(5)帮助穷人、维护社会公平这五个方面的满意度来测量个体对于政府机构的信任水平(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满意;5=非常满意)。由于机构信任主要是通过对政府的信任来进行测量的,因此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参与活动将主要集中于政治参与活动。具体而言,我们用四个变量来考察政治参与,分别是政治身份(是否党员)、人大选举投票参与(1=没有;2=有, 但是因为单位/企业领导或村干部要求才去的; 3=有, 是自己自发/主动去的)、人大活动关注度(1=一点也不关注;2=不太关注;3=一般;4=比较关注;5=非常关注)以及居委会选举的参与程度(1=没有;2=有, 但是因为街道干部要求才去的; 3=有, 是自己自发/主动去的)。最后,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是通过一系列的变量来测量的,具体包括个人的精力状态(1=完全无精力;2=有些无精力;3=有精力;4=很有精力;5=非常有精力)、情绪问题(1=十分困扰;2=经常困扰;3=有些困扰;4=不怎么困扰;5=一点不困扰)、影响社会活动的心理状态(1=影响很大以至于无法从事社会活动;2=影响很大;3=有些影响;4=有一点影响;5= 没有影响)、影响日常活动的心理状态(1=影响很大以至于无法从事社会活动;2=影响很大;3=有些影响;4=有一点影响;5= 没有影响)以及幸福感得分(1到10分)。
3. 统计模型
本研究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索社会参与、信任与个体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我们希望拟合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理论模型
正如图1的理论模型所示,我们希望能够探索不同的社会参与类型(包括政治参与)如何影响与之对应的特殊信任、机构信任以及一般信任。进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分析特殊信任、一般信任以及机构信任这三种不同类别的信任是如何影响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的。图1中的箭头表示了可能的因果关系方向。在以下的分析中,缺失数据是通过多元插补的方法进行填充的。所有的分析在AMOS中完成。
在做进一步的分析之前,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学经验研究在产生潜变量的过程中一般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常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而另外一种则是将潜变量所对应的测量变量取算数平均值。当然,研究者也可以将通过取算术平均值的分析路径看作是一个产生新的观测变量的过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潜变量产生过程。如果测量变量的数量不是很多,那么这两种方式所得到的分析结果是近似的。考虑到这里针对某个特定潜在变量的测量变量数量不是很多,笔者采取了对测量变量取算数平均值的做法。这样做的另外一个考虑是,常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在面临有限数量的测量变量时往往只能够抽取它们中一定比例的信息。验证性因子分析需要将潜变量与某一个观测变量之间的系数人为地固定为1,以此满足自由度的要求。但是当针对特定潜变量的观测变量数量有限时,这样做会影响潜变量对观测变量信息的收集。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观测变量所提供的信息,笔者决定将观测变量取算术平均值然后将其作为潜变量代入常规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为了衡量这种操作的稳健性(robustness),笔者在计算算数平均值的同时也做了验证性的因子分析并产生相应的因子得分(factor score)。之后计算了算术平均值与因子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发现对于本文所涉及的所有潜变量而言,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基于德海(Delhey)等人Jan Delhey, Kenneth Newton, Christian Welzel, “How General is Trust in ‘Most People? Solving the Radius of Trust Problem”, [WTBX]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WTBZ], Vol.76, No.5, 2011. pp.786 807.的研究策略,本文这里取算术平均值的做法是可行的,并且在统计上是稳健的。endprint
三、 研究发现
按照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笔者拟合了结构方程模型并得到相应的估计系数。具体的发现参见表1。
NFI规范拟合指数;IFI递增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通过表1可以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都能够对与其对应的特殊信任或者机构信任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参加健身、娱乐、能力提升活动以及参加同学/同乡/同行联谊活动这两个变量的系数估计均在006,而参加宗教信仰活动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的促进作用达到了023,参加公益活动的特殊信任促进效果达到了012。政治参与这一潜变量和机构信任之间的正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09。
虽然社会参与对一起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体的特殊信任或者与之对应的政府部门的机构信任有着积极的显著影响,但是社会参与都无法提升个体的一般信任水平。换句话说,社会活动参与虽然能够带来信任水平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并没有超越出社会参与的活动本身的界限。这个发现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科尔曼的主张,即组织内部产生的信任往往局限于组织之中。我们这里的发现也在某种意义上拓展了已有的对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的研究。具体而言,很多研究指出了在传统儒家文化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更容易培养一种内向(inward)的而非外向(outward)的信任,这和以基督教传统为主要文化支撑的西方社会有所不同。Francis Fukuyama, [WTBX]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WTBZ],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从这些研究的角度出发,本文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在于,内向的信任在当代中国并非如前人研究所指出的那样仅仅局限在家庭内部。相反,随着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的内向信任也体现在了超越家庭界限的“社会”活动之中。换句话说,如果说对内向信任的讨论是从“自己人”和“外人”的基本区分这一视角出发的话,本研究则指出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在定义“自己人”界限的时候实际上也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内—组外”界限。总结这里的发现所指出的理论关照,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定义“自己人”的边界时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的,而不是固化地坚持家庭内外之分。但是,这种弹性的定义“自己人”的方式却始终没有跨越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分,因为社会活动的参与并不能够提升个人对于社会一般化成员的信任程度。
那么,不同类型的信任对于个人的精神健康的影响是怎样的呢?通过表1的发现可以得知,不同类型的信任实际上对于个体的精神健康会产生多样化的影响。具体来讲,我们发现一般信任、对同事/同事/同乡的信任以及对机构的信任可以显著地提升个体的精神健康水平。由于一般信任长期以来一直被社会学经验研究看作是个体对于所处社会的某种信心和依赖程度,一般信任和个体精神健康的正向关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同样的道理,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水平直接影响了个体生活环境质量,因此更高水平的机构信任可以带来更高的精神健康水平。最后,之所以对同事、同乡以及同学的信任和个人精神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的正向关联,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同事、同乡以及同学代表了城市居民社会网络中的主要成员。因此城市居民同这三类人员的交往频率是非常高的。换句话说,拥有值得信赖的同事、同乡以及同学可以显著地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个体精神健康水平。相比较而言,一起宗教参与活动、健身娱乐活动,以及提升个人能力的活动的“同伴”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并不是像同学、同事以及同乡那样重要。这类活动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可有可无”,即使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如本文发现的那样建立起和同伴的高信任水平的人际关系,其对于个人社会交往质量的改善整体而言是有限的,故而难以对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有一个显著的提升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个人在健身俱乐部中有很多好朋友,但是与同学、同事以及同乡的关系很紧张的话,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质量是不高的,因此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本文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现是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是与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之间呈现边际性(marginal)的负向相关的。在这方面,基于西方社会的研究发现宗教活动中建立的互信或许会加大个人对于整个社会的距离感,从而更加依赖于宗教活动。例如一些保守的基督教组织的信徒往往过于信奉个人的“原罪说”,从而坚持只有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才能够“获救”,而对于社会群体成员的整体评判却趋于负面。这个机制或许能够用来解释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为什么和个体的精神健康之间呈现负向联系。Neal Krause, Karen Rook, “Negative Interaction in Late Life: Issues in the Stabil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Conflict across Relationships”, [WTBX]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WTBZ], Vol.58, No.2, 2003. pp.88 99.
四、 结论与讨论
利用CGSS 2005城市部分的数据,本研究探索了不同类型的信任是如何中介于社会参和与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的。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的确能够培养对一起参加这一社会活动的个体的“特殊信任”。这一发现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人们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个人在建构“自己人”范围的时候会将社会活动的“界限”考虑进来,从而带来了不同于过去“家庭内—家庭外”这样简单的二元区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活动的参与带来了个体特殊信任建构的多样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社会参与带来了特殊信任的提升,但是社会参与都无法和一般信任水平之间建立显著的联系。
在不同类型的信任与精神健康水平之间,我们发现和个体日常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机构信任、对代表了个体社交网络主要成员的同学、同事以及同乡的信任,以及代表了个体对所处社会信心程度的一般信任都能够显著地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与之相比,其他类型的信任或由于所涉及的社会参与类型范围的有限性而不能够有效地提升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
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本研究所使用的样本并不是专门关注个体的精神健康,因此这里采用的测量个体精神健康的变量都还有进一步精确化的空间。此外,由于CGSS 2005是一个截面数据,因此本文的主要发现更多地应当看作是对一种相关关系的探索。故而任何因果性的诠释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责任编辑:薛立勇)endprint
三、 研究发现
按照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笔者拟合了结构方程模型并得到相应的估计系数。具体的发现参见表1。
NFI规范拟合指数;IFI递增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通过表1可以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都能够对与其对应的特殊信任或者机构信任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参加健身、娱乐、能力提升活动以及参加同学/同乡/同行联谊活动这两个变量的系数估计均在006,而参加宗教信仰活动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的促进作用达到了023,参加公益活动的特殊信任促进效果达到了012。政治参与这一潜变量和机构信任之间的正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09。
虽然社会参与对一起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体的特殊信任或者与之对应的政府部门的机构信任有着积极的显著影响,但是社会参与都无法提升个体的一般信任水平。换句话说,社会活动参与虽然能够带来信任水平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并没有超越出社会参与的活动本身的界限。这个发现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科尔曼的主张,即组织内部产生的信任往往局限于组织之中。我们这里的发现也在某种意义上拓展了已有的对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的研究。具体而言,很多研究指出了在传统儒家文化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更容易培养一种内向(inward)的而非外向(outward)的信任,这和以基督教传统为主要文化支撑的西方社会有所不同。Francis Fukuyama, [WTBX]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WTBZ],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从这些研究的角度出发,本文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在于,内向的信任在当代中国并非如前人研究所指出的那样仅仅局限在家庭内部。相反,随着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的内向信任也体现在了超越家庭界限的“社会”活动之中。换句话说,如果说对内向信任的讨论是从“自己人”和“外人”的基本区分这一视角出发的话,本研究则指出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在定义“自己人”界限的时候实际上也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内—组外”界限。总结这里的发现所指出的理论关照,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定义“自己人”的边界时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的,而不是固化地坚持家庭内外之分。但是,这种弹性的定义“自己人”的方式却始终没有跨越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分,因为社会活动的参与并不能够提升个人对于社会一般化成员的信任程度。
那么,不同类型的信任对于个人的精神健康的影响是怎样的呢?通过表1的发现可以得知,不同类型的信任实际上对于个体的精神健康会产生多样化的影响。具体来讲,我们发现一般信任、对同事/同事/同乡的信任以及对机构的信任可以显著地提升个体的精神健康水平。由于一般信任长期以来一直被社会学经验研究看作是个体对于所处社会的某种信心和依赖程度,一般信任和个体精神健康的正向关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同样的道理,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水平直接影响了个体生活环境质量,因此更高水平的机构信任可以带来更高的精神健康水平。最后,之所以对同事、同乡以及同学的信任和个人精神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的正向关联,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同事、同乡以及同学代表了城市居民社会网络中的主要成员。因此城市居民同这三类人员的交往频率是非常高的。换句话说,拥有值得信赖的同事、同乡以及同学可以显著地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个体精神健康水平。相比较而言,一起宗教参与活动、健身娱乐活动,以及提升个人能力的活动的“同伴”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并不是像同学、同事以及同乡那样重要。这类活动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可有可无”,即使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如本文发现的那样建立起和同伴的高信任水平的人际关系,其对于个人社会交往质量的改善整体而言是有限的,故而难以对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有一个显著的提升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个人在健身俱乐部中有很多好朋友,但是与同学、同事以及同乡的关系很紧张的话,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质量是不高的,因此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本文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现是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是与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之间呈现边际性(marginal)的负向相关的。在这方面,基于西方社会的研究发现宗教活动中建立的互信或许会加大个人对于整个社会的距离感,从而更加依赖于宗教活动。例如一些保守的基督教组织的信徒往往过于信奉个人的“原罪说”,从而坚持只有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才能够“获救”,而对于社会群体成员的整体评判却趋于负面。这个机制或许能够用来解释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为什么和个体的精神健康之间呈现负向联系。Neal Krause, Karen Rook, “Negative Interaction in Late Life: Issues in the Stabil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Conflict across Relationships”, [WTBX]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WTBZ], Vol.58, No.2, 2003. pp.88 99.
四、 结论与讨论
利用CGSS 2005城市部分的数据,本研究探索了不同类型的信任是如何中介于社会参和与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的。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的确能够培养对一起参加这一社会活动的个体的“特殊信任”。这一发现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人们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个人在建构“自己人”范围的时候会将社会活动的“界限”考虑进来,从而带来了不同于过去“家庭内—家庭外”这样简单的二元区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活动的参与带来了个体特殊信任建构的多样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社会参与带来了特殊信任的提升,但是社会参与都无法和一般信任水平之间建立显著的联系。
在不同类型的信任与精神健康水平之间,我们发现和个体日常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机构信任、对代表了个体社交网络主要成员的同学、同事以及同乡的信任,以及代表了个体对所处社会信心程度的一般信任都能够显著地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与之相比,其他类型的信任或由于所涉及的社会参与类型范围的有限性而不能够有效地提升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
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本研究所使用的样本并不是专门关注个体的精神健康,因此这里采用的测量个体精神健康的变量都还有进一步精确化的空间。此外,由于CGSS 2005是一个截面数据,因此本文的主要发现更多地应当看作是对一种相关关系的探索。故而任何因果性的诠释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责任编辑:薛立勇)endprint
三、 研究发现
按照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笔者拟合了结构方程模型并得到相应的估计系数。具体的发现参见表1。
NFI规范拟合指数;IFI递增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通过表1可以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都能够对与其对应的特殊信任或者机构信任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参加健身、娱乐、能力提升活动以及参加同学/同乡/同行联谊活动这两个变量的系数估计均在006,而参加宗教信仰活动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的促进作用达到了023,参加公益活动的特殊信任促进效果达到了012。政治参与这一潜变量和机构信任之间的正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09。
虽然社会参与对一起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体的特殊信任或者与之对应的政府部门的机构信任有着积极的显著影响,但是社会参与都无法提升个体的一般信任水平。换句话说,社会活动参与虽然能够带来信任水平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并没有超越出社会参与的活动本身的界限。这个发现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科尔曼的主张,即组织内部产生的信任往往局限于组织之中。我们这里的发现也在某种意义上拓展了已有的对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的研究。具体而言,很多研究指出了在传统儒家文化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更容易培养一种内向(inward)的而非外向(outward)的信任,这和以基督教传统为主要文化支撑的西方社会有所不同。Francis Fukuyama, [WTBX]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WTBZ],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从这些研究的角度出发,本文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在于,内向的信任在当代中国并非如前人研究所指出的那样仅仅局限在家庭内部。相反,随着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的内向信任也体现在了超越家庭界限的“社会”活动之中。换句话说,如果说对内向信任的讨论是从“自己人”和“外人”的基本区分这一视角出发的话,本研究则指出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在定义“自己人”界限的时候实际上也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内—组外”界限。总结这里的发现所指出的理论关照,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定义“自己人”的边界时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的,而不是固化地坚持家庭内外之分。但是,这种弹性的定义“自己人”的方式却始终没有跨越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分,因为社会活动的参与并不能够提升个人对于社会一般化成员的信任程度。
那么,不同类型的信任对于个人的精神健康的影响是怎样的呢?通过表1的发现可以得知,不同类型的信任实际上对于个体的精神健康会产生多样化的影响。具体来讲,我们发现一般信任、对同事/同事/同乡的信任以及对机构的信任可以显著地提升个体的精神健康水平。由于一般信任长期以来一直被社会学经验研究看作是个体对于所处社会的某种信心和依赖程度,一般信任和个体精神健康的正向关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同样的道理,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水平直接影响了个体生活环境质量,因此更高水平的机构信任可以带来更高的精神健康水平。最后,之所以对同事、同乡以及同学的信任和个人精神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的正向关联,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同事、同乡以及同学代表了城市居民社会网络中的主要成员。因此城市居民同这三类人员的交往频率是非常高的。换句话说,拥有值得信赖的同事、同乡以及同学可以显著地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个体精神健康水平。相比较而言,一起宗教参与活动、健身娱乐活动,以及提升个人能力的活动的“同伴”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并不是像同学、同事以及同乡那样重要。这类活动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可有可无”,即使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如本文发现的那样建立起和同伴的高信任水平的人际关系,其对于个人社会交往质量的改善整体而言是有限的,故而难以对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有一个显著的提升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个人在健身俱乐部中有很多好朋友,但是与同学、同事以及同乡的关系很紧张的话,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质量是不高的,因此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本文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现是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是与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之间呈现边际性(marginal)的负向相关的。在这方面,基于西方社会的研究发现宗教活动中建立的互信或许会加大个人对于整个社会的距离感,从而更加依赖于宗教活动。例如一些保守的基督教组织的信徒往往过于信奉个人的“原罪说”,从而坚持只有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才能够“获救”,而对于社会群体成员的整体评判却趋于负面。这个机制或许能够用来解释对一起参加宗教活动的同伴的信任为什么和个体的精神健康之间呈现负向联系。Neal Krause, Karen Rook, “Negative Interaction in Late Life: Issues in the Stabil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Conflict across Relationships”, [WTBX]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WTBZ], Vol.58, No.2, 2003. pp.88 99.
四、 结论与讨论
利用CGSS 2005城市部分的数据,本研究探索了不同类型的信任是如何中介于社会参和与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的。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的确能够培养对一起参加这一社会活动的个体的“特殊信任”。这一发现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人们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个人在建构“自己人”范围的时候会将社会活动的“界限”考虑进来,从而带来了不同于过去“家庭内—家庭外”这样简单的二元区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活动的参与带来了个体特殊信任建构的多样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虽然社会参与带来了特殊信任的提升,但是社会参与都无法和一般信任水平之间建立显著的联系。
在不同类型的信任与精神健康水平之间,我们发现和个体日常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机构信任、对代表了个体社交网络主要成员的同学、同事以及同乡的信任,以及代表了个体对所处社会信心程度的一般信任都能够显著地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与之相比,其他类型的信任或由于所涉及的社会参与类型范围的有限性而不能够有效地提升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
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本研究所使用的样本并不是专门关注个体的精神健康,因此这里采用的测量个体精神健康的变量都还有进一步精确化的空间。此外,由于CGSS 2005是一个截面数据,因此本文的主要发现更多地应当看作是对一种相关关系的探索。故而任何因果性的诠释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责任编辑:薛立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