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层面的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

2014-07-02 15:57周萍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摘 要:均衡、有效的会计信息供给可以让公司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公司的资产运营情况、公司盈利状况及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方面,帮助公司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发掘公司的真实价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会计信息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了解会计信息供给现状及约束因素对于探索会计信息均衡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需求;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135-03

一、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界定

会计信息的需求作为会计信息供给的一种制衡力量,要想在会计信息供给过程中发挥作用,必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强有力的需求团体,我们一般基于以下标准来确认市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1)使用者对信息诉求动力的大小。作为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必须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极为关注,对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具有强烈诉求。(2)使用者的专业素养。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它在供给过程中将依附于相关载体,如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拥有适当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3)使用者群体合力的大小。会计信息需求者为了共同的利益能自觉地走到一起,能采取一致的行动,并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表达出的观点,成为一支足以与信息供给者抗衡的力量,会计信息的供需均衡是会计信息供需各方的力量要均衡,会计信息需求各方相互磨合形成合力时,需求方对信息质量的形成才会发挥巨大的反作用。基于以上分析,当前主流观点把以下人员与机构视为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

二、会计信息需求主体调研与分析

(一)会计信息需求调研设计

我们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支撑,对会计信息这一公共物品进行理论性分析,通过详细地查阅、分析、提炼文献资料,以调查、走访为始,解决实际问题为终,在中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会计信息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相关指标设计出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问卷一方面通过证券公司向其客户发放,另一方面通过偶遇样本发放,随机选择容易接触的个体作为调查对象,为确保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在问卷设计中涵盖了基本公共信息、会计披露内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年报信息依赖度、会计报表使用情况、财务指标、公司治理指标。

(二)会计信息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正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具体形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为了检验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需求与供给的符合程度,我们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和供给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见表3):

(三)会计信息需求层次与结构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分析可以得出会计信息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与结构特征,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遵循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逻辑。就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而言,我们可以将其分列于需求金字塔中的各层级中:底层是基础会计信息;其次是财务结构会计信息;再次是财务能力会计信息和财务空间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层次与信息使用者的属性和投资规模密切相关,以此来判断产品的供给方式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上也具有现实性。

三、基于需求层面的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一)政府监管的价值取向与效能提升

1.会计信息公共物品论下政府监管行为的推定

基于会计信息公共物品属性这一判断,我们可以推出会计信息供求的制度安排结论。公共物品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成本补偿问题,因此,解决会计信息供给的成本问题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以政府财政弥补会计信息供给的成本补偿问题,通过有效制度安排确保提供者能够因提供会计信息而获得其他回报或补偿。

2.会计信息政府监管的方向

会计信息的政府监管是对会计信息市场中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会计信息质量、数量及载体的监管。会计信息监管的政府主体是会计信息供给规则的制定者,其监管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效果。一直以来,政府监管主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状况没有完全了解,使得监管的价值取向与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存在偏差,这种偏差的弥合需要政府监管主体、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不断博弈,从而达到相对理想的均衡状态。政府对会计信息供给过程和结果的监管导向,应该是政府给生产会计信息的企业或者代理机构提供经济补偿,通过相关措施确保生产披露会计信息的企业能够因提供该信息而获利。探索较为科学的会计信息供给的目标,应该以兼顾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利益为基础,寻求两者利益的契合点,最终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

3.会计信息供给政府监管的效能提升

长期以来,中国会计监管的聚焦点是会计信息生成过程,高昂的过程监管成本使得实际监管效能低下,政府相关部门作为会计信息供给过程中最重要的制衡力量,要想在会计信息形成与供给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必须完善以下四个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需求团体合作机制,形成通畅、高效的会计信息反馈机制,健全的会计信息补偿机制,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机制。只有当这四个机制相互磨合形成合力时,会计信息供给政府监管的效能才能真正提升,政府的监管力度才能在资本市场运作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二)完善公众有效参与的外部监督体系

在政府监管机制不完善时,监管成本是高昂的,收效是低微的,完全靠政府监管很难使监管的力度一直维持在最佳点上。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市场各个参与主体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尽快建立独立的、公正的、公众参与的会计信息供给机制,为会计信息均衡有效供给提供基础。对会计信息的核心内容,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测,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发挥社会审计的公证作用,健全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行政程序制度,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实行市民参与的听证会制度,建立申诉程序和制度,接纳公众代表参与决策和监督机构的工作。外部监督主体能借助相关途径与政府审计机构、财税部门加强审计监督,建立有偿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工作和团体组织检举揭发企业的不良会计行为,并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对违规的企业进行及时曝光,并严格处理,使社会公众的参与的方式与机制制度化、法制化。endprint

(三)会计信息均衡供给框架下公司治理的变革

会计信息均衡供给是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会计信息供给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会计信息供给均衡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研究会计信息均衡供给不仅是为了使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遵循其价值规律,更重要的是提升公司治理框架。从微观角度讲,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决定会计信息供给的均衡状态。从宏观角度讲,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影响会计信息均衡供给制度的有效实施。显然,会计信息供给制度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一种互为倚重关系,研究会计信息均衡供给框架下公司治理的变革对于提高中国会计信息供给质量,最终增强资本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均衡供给框架下公司治理的变革应该是自愿性与强制性的结合。

公司治理变革的自愿性体现在:经理人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失败可能使他们丧失享受公司的法律和政治地位,当经营管理业绩下降可能会带来失业风险,经理人会用自愿会计信息披露政策去阐释业绩较差的原因,降低公司被低估的可能。与此同时,经理人为了维持或提升自身在其资本市场的声誉,会尽可能依照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行事,做出自愿信息披露的决策。

公司变革的强制性体现在:当投资者与经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时,经理人员可能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目标而损害投资者利益。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法采取必要措施监督和评估经理人,对会计信息的有效供给需求成为必然要求。强烈的外在制度要求,也将成为防范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有效手段。总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有效协调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内部控制系统和外部控制系统融合的治理目标,要求会计信息供给的强制性与自愿性结合。这是会计信息均衡供给框架下公司治理的变革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孔笑微,刘予.年报受众调查:投资者需要什么信息[J].董事会,2009,(6):15.

[2] 李玉海.对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理论的探讨[J].辽宁财专学报,2000,(1):15.

[3] 刘洪海,辛歆.公共物品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均衡供给探讨[J].商业会计,2011,(9):10.

[4] 周萍.公共物品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均衡供给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3,(12):20.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对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及对策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