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着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

2014-06-30 18:55卜文华
考试周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陶行知名师老师

卜文华

感恩城关区教育局领导高屋建瓴的策略,我们有幸在北京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论坛,目睹了几位大家的教育思想、理念及他们行为世范的精神风貌。期间,感悟良多。在名师成长之路上,伴随我们的不都是一路旖旎的风光,更多的是历经风雨的自我突破和坚持不懈的教育教学。

一、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

这是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送给我们的谆谆教诲,由感人的中国社科院教授杨佳的故事引入,她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29岁)却突然失明,可最终通过自我突破,成就了自己的名师成长之路。杨佳在此艰辛过程中感悟到自己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29岁以前,我在超越别人,29岁以后,我在超越自己。杨佳的心灵之声让我们了悟到:一个人可以什么都看不见,但是不能没有自己的见解;一个人可以没有自己的事业,但是不能没有自己的思想;一个人可以看不见脚下的路,但是不能没有自己的脚步。

成老师通过失明的杨佳成为成功教师的故事,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名师成长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从而反思到:一个人永远处在被发展的状态之中,是不可能真正发展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发展的内部动力,我们要找到自己内心发展的根据地。这不由地使我们想到李嘉诚先生办公室墙上的那幅字:“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说出了目标、践行、发展的不同层次和境界。李嘉诚先生说:“鸡蛋被打破就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就是新生命的诞生。”我们一次次从内部打破自己,才能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因此,我们要源源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力,形成发展动力。

二、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育即成长

成老师提醒我们,在超越自己、突破自己的过程中,要追求更高的专业目标,其中,应把“儿童研究”作为第一专业,因为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教育发展的主体。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正确认识,就会产生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隔阂,我们的教育就会做无用功,就会失去应有的效果。

教育家卢梭、杜威等人曾主张“教育即生长”,这是一个隐喻,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成,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教师就是“园丁”,是“浇水者”、“施肥者”,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完美诠释了真正读懂儿童心理的高效教育案例。陶行知先生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位男同学用砖头砸另一位同学,便立即上前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那位犯错误的男同学已经在办公室等他了,陶行知便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那个男同学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于是又掏出一颗糖说:“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先生“懂得”通过温润人心的渐进式方法,取得特殊的教育效果。皮亚杰的学生达克沃斯提出“教学即儿童的研究”的理念,教师给学生的是游泳池还是海洋?这是名师成长路上的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课题。

三、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

浙江省名校长、名师工作站的钟志农老师用他的坎坷经历,亲身体现了一个年轻人由于国家命运的影响,浪费了个人青春,使得虚度年华的他从五十多岁才开始搞科研,给我们演绎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豪迈科研热情和对教育事业及孩子们的至爱之情。

钟老师用树立8种科研意识、锻炼8种能力、养成8种科研作风等理论告诫我们“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学问的学者之风”。

同时,通过钟老师的讲述,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是多么重要,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幸运的事情。现在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师这个职业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常关注孩子的缺点,放大孩子的缺点,那我们将有可能毁掉一个孩子;而我们常常聚焦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将会成就一个孩子。所以当钟老师分享到“课堂教学融合心育”这个点时,我的收获很大。因为从2007年至今,我比较关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深深地知道它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在此引用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感悟:曾经,我们以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但哥白尼让我们知道这是妄想;曾经,我们以为人类至高无上,达尔文让我们明白,我们不过是猴子的进化者;曾经,我们以为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弗洛伊德让我们明白,我们左右不了的潜意识才是主宰,而潜意识主要由父母的抚养方式导致。

我们原来这样没有自由,这种结论只怕我们并不喜欢,但是只有真正知道我们处境背后的真相,在真相中疗愈,我们的心灵才有可能获得更大自由,我们才有可能诗意地继续在教育之路上奋进。

在今后教育活动践行中,我将把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特色有机结合,把历史知识与心育有效结合起来,好好研究,在研究中走好教书育人的每一步。

四、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打造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

程红兵老师将我们聚焦在如何创建高效智慧课堂上,他概括出了创建高效课堂的几个要素:

目标精确——水平要求(时间、数量、质量三概念)

内容精当——目中有人

课堂中不让学生提问,如何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里?

方法精准——心中有数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出教师的作用:于无向处指向,于无法中教法,于无疑处生疑,于无力处给力,于徘徊处点拨。教师的作用就是学生够不到时,帮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生根据材料、经验选择感兴趣的点进行辩论。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我们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苏格拉底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力,更能培养思维技能。”其实,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思维自由。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汉大学讲学时,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几步,大公鸡却自己吃起米来。这时陶行知开始讲话:“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行知形象的开场白叫好。环境的宽松能给学生充分自由,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性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特别要讓课堂成为一个没有学习恐惧的安全场所,在充满鼓励、善于倾听的课堂上,孩子们最容易产生精彩想法,从而激发与保持兴趣,将生生、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聚焦在课堂教学主题及目标上,凸显教师的教育智慧。

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几天的学习倏忽而过,收获却历久弥新。我耳畔依然回响着成尚荣老师分享的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回响着冯恩洪老师概括的卓越课堂的标准:“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小组是能力的平台,展示是生成的关键,导学是教师的水平”;回响着江苏省金坛市名师潘建明对高效课堂的概括:“鼓舞、唤醒学生思维的广泛参与……”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的原动力来自土壤,而不在于种子。”“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两句话正符合当下我的状态和追求,我始终坚信,我的课堂和学生的发展是名师成长的丰沃土壤,而贴在地面行走则时时提醒我安然地沉寂在自己的半亩方塘中,才能脚踏实地地践行在名师成长之路上。

猜你喜欢
陶行知名师老师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