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2014-06-30 23:31张振冬
考试周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机智课文心理

张振冬

新课改理念要求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学习过程的递进和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突破预设之外的新的构建,这正是高效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教学境界。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感悟,谈谈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一、课堂教学必须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观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已。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知识的传授者,使得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引路人,与学生共建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交流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交流过程中,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是对立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教师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的结束。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比如我在教学《拿来主义》时,让学生对“拿来主义”进行评析,本意是让学生明白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及局限性,从而指导生活和学习。没想到一位学生却说:“老师,我认为鲁迅先生的某些观点在今天有些不合时宜。”当时大家都一愣,我并没有当场否定他的发言,而是让他继续说。他说:“比如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我认为我们的文化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未必不是好事。不能叫送去主义。”我听完,带头为他精彩而富有时代精神的发言鼓掌,并让其他学生即兴展开对话,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对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继承要一分为二,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扬弃。这种对话,不仅体现了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使学生在平等的愉快氛围中共同成长。

二、激发学生思维,把握心理

没有数字资源,教师靠三寸不烂之舌导入新课,讲得再精彩再生动,也不可能再现当时的情景,也无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内容。尤其是那些年代久远的课文,学生如果不了解背景,不从人物的一言一行分析体会,就很难理解课文内容。《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黛玉初到贾府饭后漱口的描写仅寥寥几字,学生很难留意到背后的意蕴。教学时我从录像中剪下这个片断,屏蔽背景音乐和声音,以“无声”的形式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黛玉当时微妙的动作及表情,并试着以第一人称给林黛玉当时的心理活动配一段旁白。学生兴趣盎然,争相发言,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是能够体会到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心理的。数字资源的使用让这些很容易忽略而且令人头疼的问题迎刃而解。

三、学会欣赏、包容、沟通与变通

只有教师拥有欣赏和包容的情怀,才能创造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只有欣赏和包容,才能使教学机智在诙谐幽默中生成。在一堂公开课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同学们听得入神,一名学生的书桌里忽然传来鸟叫声,鸟儿的声音打断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走到课桌前伸出双手,说:“同学们这样入神,连鸟儿什么时候飞进课桌也不知道。”学生笑开了怀,“同学们放午学时最想的是什么?”“回家吃饭。”“好,小鸟饿了,该回家呢!”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那位同学愉快地将鸟交给了老师。教学机智本应是幽默的,而幽默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中表现出了智慧与才情。所谓沟通,在教学机智上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心领神会,心心相印,是师生双方向精神世界的贴近和融入。有了沟通,才有了对突发事件的巧妙转化、嫁接、点染和提升,从平常中生成不平寻常的意义,就是变通。变通是教师机智中最富魅力的一页,它常常是化平庸为亮丽,化腐朽为神奇的“生花妙笔”。它犹如一朵飘荡的云,在灿烂阳光的点染下,刹那间化为一片诗情画意的彩霞。欣赏与包容为教学机智提供了土壤,沟通为教学机智的生成提供了中介,变通更为教学机智的运用提升了价值。

四、利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新课标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有效利用电教媒体,便可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电教媒体可听可视,形象直观,辅以音乐和动态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受到美的熏陶,充分感知文章内容。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利用软件和录像展现宁静幽美的荷塘,淡雅朦胧的月色,“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叶,“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以逼真的形象、美妙的意境感染学生。又如我在教学《长亭送别》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主人公“厚嘴唇”、“英子”的形象,根据课文内容播放相关视频文件。学生看后对作品内容理解得非常到位、深刻。这种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能化难为易,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大增,似身临其境。如此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

高中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渴望成为真正的成人,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方面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比如:高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作文课,上课前我问:“你们感觉语文中最难学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作文。”“你们信不信,今天我们学了这堂课之后,人人都写得出好作文,你们愿不愿试一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希望。不仅如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都用“你真棒”、“你真行”、“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等表扬性语言。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告诉他“再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思考正确的”等。而且,我一再激励学生不要把面对问题当成困难,而应看做挑战,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地克服它、战胜它。

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们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就一定能打造高效语文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智课文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机智闯关
背课文的小偷
心理感受
机智的斑马线
背课文
机智的回答
I,SPY之机智与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