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很少描写女性人物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没有女人的男人,尤其是他塑造的硬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通过分析他的作品《战地钟声》中比拉尔和玛利亚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虽然是具有男权思想的作家,但是他从超越了男权意识的高度来描写女性形象,并没有完全否定女性的自我意识,他笔下的女性是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的,通过对这些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他的硬汉形象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人物形象 比拉尔 玛利亚 自我意识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代表,欧内斯特·海明威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男权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经常描写“没有女人的男人”,他通过他的冰山风格阐释男性世界里的失败和孤独。但是与海明威其他作品不同的是,《战地钟声》里却出现了玛利亚和比拉尔这两位具有鲜明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针对有些评论家抨击海明威的男权主义意识,海明威的女性观点在《战地钟声》里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本文将从这部作品的人物特色分析着手,通过对玛利亚和比拉尔的人物形象分析表现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观点。
一 海明威的女性意识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女性人物大多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乖巧可爱被驯服的温柔的“理想”女性形象,另一类则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思想独立性格强硬的女性形象。而在小说《战地钟声》里,这两类人物形象都分别有较为突出的代表和体现,其中玛利亚就代表了“理想”的女性形象,而比拉尔则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男性的主体地位造成了威胁。海明威所处的年代是20世纪初,那个时代正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时期,海明威对于新时代的女性持欣赏的态度,这一点,在玛利亚和比拉尔身上有了很明显的体现。作者海明威将玛利亚的形象设计成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玛利亚即使身在男权社会里,但是并没有完完全全处于女仆般的被动地位,并没有完全没有自我意识和话语权,相反,她的爱激励影响着乔丹,最终使乔丹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但是,出于维护男权意识的角度,海明威对此又表示了某些程度的畏惧,这从他笔下的比拉尔形象中可以体现出来,比拉尔作为新女性的形象出现在《战地钟声》里,但是,最后她“新女性”的形象又被男权社会所阉割。
海明威作为一位典型的具有男权意识的作家,他对女性意识的观念是模糊不清的,有着一定的矛盾性,如何塑造自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令他感到困惑的问题。海明威之所以有着这样的矛盾和困惑是与他的家庭与个人经历分不开的。海明威有一个双胞胎姐姐玛瑟琳,在海明威小时候,他一直同姐姐穿同样的衣服,也剪着同样的发型,他的母亲十分喜欢他,但是对于海明威来说,酷似女孩子的打扮使得他开始担心自己会因为穿着外表被别人忽视他的性别,所以,他从小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男性意识,这种意识从他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同时,海明威的母亲是一位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歌唱家,她在家庭生活中不愿意扮演一个处处唯命是從的家庭妇女形象,所以常常固执己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海明威父亲的自杀,对此,海明威是相当矛盾的,他一方面爱着母亲身上浓郁的艺术气质并且深受她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因为父亲的离开而对母亲充满憎恨。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明威笔下那些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女权意识的女性形象都是他母亲的缩影,都带上了海明威母亲的烙印。而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玛莎也是一位极具个性的新女性,她热衷于写作和政治,并且工作十分出色,玛莎的这些特质让海明威十分敬佩,但与此同时,由于海明威自身具有强烈的男权意识,所以生活中他几乎无法忍受玛莎这样的女性,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对玛莎的欣赏与赞美。所以,海明威的作品中所出现的女性人物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他母亲和他妻子的痕迹。她们对海明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战地钟声》中的比拉尔形象分析
《战地钟声》中的比拉尔是海明威塑造的女英雄形象。在比拉尔年轻的时候,她看过无数场血腥残忍的斗牛比赛,更是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残酷战斗,从她的经历来看,她对生命、对死亡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战地钟声》里,比拉尔凭借自己的一腔爱国热情冲锋陷阵,她亲自带领一群游击队员同法西斯分子英勇作战,表现得像个勇敢的战士,毫无畏惧之意,并且凭借自己的果敢和勇气赢得了队员们的尊敬。比拉尔跟玛利亚不同,她丝毫不把自己依赖于男性的庇护之下,她不依赖于男人的保护,甚至她的意志比男性还要坚定。当小说中比拉尔的丈夫巴勃罗因为顾及自己个人的安危而拒绝帮助乔丹的时候,比拉尔对他失望透顶,她主动要求乔丹把她的丈夫杀死。比拉尔鲜明的个性特点折射出了当代女性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和性格特征,即当代新女性在新的时代里不甘于充当家庭里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并力图在男性的世界里证明自己的价值。除此之外,比拉尔身上还有着吉卜赛人的血统,所以她还被作者赋予了某些超自然的力量。她从乔丹的手相当中预测到了乔丹的不幸,但是比拉尔却对乔丹隐瞒了预测结果,并尽量找机会让乔丹多与玛利亚相处;她还向队员们以及乔丹描绘死亡的三种味道,而且描绘得绘声绘色,十分形象。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海明威不仅把比拉尔英雄化,同时还把她神化了,这就体现了海明威对新女性的欣赏。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笔下的比拉尔还有另外一种特质,那就是她被“雄性化”了。这体现在比拉尔的外表上是“她像帕尔卜一样强壮……”这是乔丹眼里的比拉尔,她说话还像男人一样直率而粗鲁,根本没有女性的柔美与可爱,同时从性格上说,比拉尔也几乎丧失了女性应有的气质,虽然她办事果断而精明、勇敢无畏,队员们也尊敬她,但是队员们的爱戴只是出于对比拉尔能力的尊敬,他们完全没有把比拉尔当做女人来看待。作为比拉尔自己,她也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作为女人的幸福,当她看到玛利亚与乔丹相爱后,她是多么的关注他们的感情,她甚至嫉妒着玛利亚,因为她知道,作为被阉割的女性,她早已没有了作为女人的资格,她是不会被男性所接收的,所以比拉尔只能幻想着玛利亚是她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从海明威的创作来看,虽然比拉尔作为女英雄的形象固然被人们所欣赏,但是从根本上说,已经丧失了女性特征的比拉尔已经不被男人所爱,不被社会所欣赏,这又是多么可悲。
从《战地钟声》的创作背景来看,一战后妇女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觉醒,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权运动的兴起,新女性形象越来越多,海明威对于新女性形象有着较为模糊的观念,虽然一方面他欣赏着现代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张扬果敢以及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新女性使得这个男权世界中的男性意识是一个威胁,男性会失去自己的雄性气质,并且会变得怯懦,所以在描写女性形象时,海明威的态度是矛盾的,同时,女性的人物性格也是复杂的。
三 《战地钟声》中的玛利亚形象分析
《战地钟声》里相对于比拉尔的另外一个女性形象是玛利亚。海明威塑造的玛利亚是一个温顺、体贴又可爱的姑娘,他给予玛利亚和乔丹以美好的爱情,借爱情来完成人类重返精神乐园的理想。在《战地钟声》里,玛利亚被法西斯剪短了头发,身体和心理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在这里,玛利亚难看的发型就象征着她作为女性身份的迷失。当玛利亚与乔丹相爱以后,她觉得自己相貌难看,她为自己难看的发型感到不安,此时的玛利亚在爱情的润泽下逐渐找回到了自我意识,开始有自己作为女人的信心和勇气,爱情治愈了玛利亚心灵的创伤,同时,也使得男主人公乔丹保持了重压下的儒雅。玛利亚和乔丹相互安慰,相互给予对方力量,他们合二为一,有着精神上的共鸣,也有了共同的追求,他们在这个无根的世界里又重新找到了对于生活的意义。在小说中,乔丹牺牲之前对玛利亚说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心都会和玛利亚在一起,如果玛利亚离开,他就随着她一起离开。乔丹的表白表达了海明威借助爱情使相爱的男女双方重返伊甸园的美好愿望。而玛利亚的形象正是海明威认同的理想女性形象,是他男权意识里创作出来的完美女性形象,她可爱又温柔,乖巧懂事,自己承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之后需要有人来进行呵护与照顾,而乔丹的出现对于玛利亚来说就是一种精神的依靠,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只有与乔丹的相遇,只有乔丹的爱情才能拯救玛丽亚于苦难之中。与此同时,乔丹也是为了玛利亚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了救出玛利亚及其他的同伴们,乔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海明威把玛利亚描写成为一个依附于男性的女性,一个需要男性来保护的柔弱女性,这表达了他的男权意识:只有像玛利亚那样的女子才能够与男性相爱与男性结合;如此,男女双方才能重返伊甸园。
当然,如果只是單纯地认为柔弱的玛利亚只是男权世界里男性想要征服和保护的对象的话那就太过于简单了,在海明威的笔下,玛利亚的形象也代表了一种归属,她也是作为“家”的象征出现的。在小说中,男主人公乔丹深深地爱着玛利亚,他觉得他自己就要死了,即使是这样他都不相信会有如此的爱情,也从没有梦想过这样的爱情会发生在他的身上。正是玛利亚的爱情,使乔丹认识到生命的意义,领悟到死亡的真谛,是玛利亚的爱陪伴了乔丹生命中最后的几天,而这最后的几天也实现了乔丹生命意义的完整。可以说,玛利亚对男性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给男权意识增添了一抹温柔。从这方面来说,海明威超越了固有的男性意识,虽然对女性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持否定态度,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她们对于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所以,玛利亚虽然是身处男权社会的海明威依照男权文化标准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但是她既是男性世界里的受保护对象,同时也是男性寻找归宿的精神归属。
《战地钟声》是海明威从男性意识出发所创作的作品,但是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比拉尔和玛利亚两位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实际上是并不完全推崇男权意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还有着模糊的女性意识,他笔下的玛利亚可爱、温柔、顺从,虽然依附于男性,但是却是家的象征,她能够使男人们走向成熟。相比之下,比拉尔则表现了海明威对于这种女强人性格的女性又爱又怕的矛盾态度。现代社会里,像玛利亚一样顺从温柔的女性已经不再是评判现代女性的标准,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完美意义上的传统女性与男性结合的理想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海明威虽然是父权文化的代表作,但是他却以某种欣赏的态度看待现代女性。所以,从《战地钟声》里的人物形象分析来看,虽然像比拉尔一样的“硬汉”女性形象逃脱不了失败与孤独的命运,但是她却依然勇敢地面对人生,从这方面来说,海明威超越了他的男权意识,描绘的是现代文明中的男性和女性令人尴尬的生存状态。如此,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慧、徐凯:《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2] 戴桂玉:《双性视角作家海明威》,《外国文学》,2003年第6期。
[3] 戴桂玉:《从〈丧钟为谁而鸣〉管窥海明威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 赵玉君:《父权意识与海明威的女性形象塑造》,《名作欣赏》,2006年第20期。
(吴宇,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