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托尼·莫里森小说《秀拉》

2014-06-30 10:58张珍珍杨宏
作家·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秀拉托尼莫里森

张珍珍 杨宏

摘要 对于托尼·莫里森《秀拉》的批评分析,国内的研究呈现出由少到多、由冷到热的情况,本文将从研究的发展现状出发,探究《秀拉》文学接受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秀拉》 文学接受 文学批评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1993年,由于其作品的独特魅力,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森作品众多,《所罗门之歌》、《柏油娃》等都是她的代表作品。本文将选取莫里森的作品《秀拉》进行研究,介绍国内对《秀拉》的研究现状,以及《秀拉》的深刻内涵与独特魅力。

托尼·莫里森曾经在一次访谈录中明确提到过,《秀拉》是她本人最为钟爱的一部作品,而且这部作品的思想也是莫里森最喜欢的。可以说,最能代表莫里森创作思想和创作特色的就是小说《秀拉》。相对于莫里森其他的作品,小说《秀拉》本身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关于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题设定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都存在着较大程度的争议,评论家褒贬不一。但不管怎么说,由于《秀拉》这部小说更能体现出文化和时代背景,以及知识语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因此自《秀拉》翻译成中文以来,国内对于它的研究就不曾中断过。

一 国内对于《秀拉》的研究现状

1 从研究形势上来看,对《秀拉》的研究呈递增之势。目前可以查到的国内最早介绍托尼·莫里森及其作品《秀拉》的是董衡巽等人在1986年编写的《美国文学史》。在《美国文学史》里,董先生等把莫里森作为一位重要的美国黑人作家来介绍,除粗略介绍了莫里森的生平,同时介绍了她的四部小说《所罗门之歌》、《秀拉》、《最蓝的眼睛》以及《柏油娃》。从此,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开始认识并且关注托尼·莫里森。此后,由钱素满所主编的《当代美国作家评论》中也对莫里森的创作进行了介绍,同时还探讨了《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的创作特色,并对小说人公秀拉的形象进行了分析探讨。虽然《秀拉》这部作品很早就传入到中国,但在作者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国内很少有人专门研究评论《秀拉》,直到魏颖超发表了论文“一株挺拔的红彬——评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叛逆者形象”,批评界才开始对于《秀拉》进行专门的研究与批评,从此莫里森的《秀拉》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成为中国众多进行英美文学研究的研究者所研究的一个热点。

2 从对于《秀拉》的研究态势上看,研究者的研究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化并存的状态。在上世纪末的几年中,对于《秀拉》的早期研究,研究者基本上都是运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对作品进行比较单一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分析,比如对于小说中主人公秀拉的人物形象分析,魏颖超就认为对于秀拉的叛逆表现,应该做出一种比较辩证的赞赏,有褒有贬,将赞美与批评相结合进行传统式剖析,也有的的研究者采用叙事学等方法对《秀拉》进行研究,就比如周小平从《秀拉》的时间表达形式着手切入,通过研究时间与任务的变化关系对这部小说的写作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不论是从论文的数量质量上看,还是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看,研究者们对于秀拉的研究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虽然对于作品的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的传统批评模式仍然在使用,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秀拉》,比如运用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批评方法以及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心理分析、原型批评等多重角度,这样多重分析的模式使得研究界对于《秀拉》的解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例如,张燕和杜志卿所著的“‘秀拉:一种神话原型的解读”中,作者就是运用了原型批评的方法,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深入考察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生命历程,从传统的神话当中去寻找秀拉的原型,研究者认为秀拉是特性社会历史文化語境下撒旦原型和替罪羊原则的置换变形。再如,刘君涛主要是从镜像结构的角度来探讨《秀拉》作为小说的叙事技巧,在这里,作者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批评方法,从另一角度分析小说的主要特色。而杜志卿还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秀拉》的叙事技巧,突出它的“反情节”的后现代叙事技巧。随着西方各种现代和后现代批评方法和批评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方法被运用于《秀拉》的研究,这种多元化的使用使得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意蕴和艺术价值有了十分充分的开掘,这也为这部小说成为经典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和理论依据。由于批评方法的不同和深入切入文本的角度不同,虽然面对着同一文本《秀拉》,各个研究者的解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使读解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表现效果,众多研究者开始从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和创作思想等各方面全方位探讨这部小说的价值。

二 莫里森《秀拉》的独特魅力

虽然研究者对于《秀拉》这部小说的解读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冷到热等不同情况的发展变化,但是同一文本在不同时期所被认可和接受的状况是合乎接受规律的,也是极为自然和常见的。但是究其发展演变的原因,可以发现,正是由于《秀拉》这部作品本身具有着独特的魅力与特点,才会引起批评家们的研究热潮,以下本文将分析《秀拉》小说研究从冷到热的原因。

1 《秀拉》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一部文学作品若想成为经典,是需要长时间的积淀的,通过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张力,小说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慢慢扩散的,所以想要真正充分地认识一部作品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一个不断欣赏、品味和把握的过程,小说《秀拉》也是如此。《秀拉》被翻译到中国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时对于这部小说的关注较低,很少有研究者对它进行详细解读,直到进入20世纪,对《秀拉》的研究才开始多起来。随着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两项大奖颁发给《秀拉》的作者托尼·莫里森,读者和批评家们开始改变以往对她的态度,同时由于中国读者对于黑人文学的不甚了解,对于女性主义色彩和性别、文化、肤色、种族等迥然不同的认识,所以,解读和认识托尼·莫里森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心力,这也是解读《秀拉》的难度所在。对于文化背景相对陌生的文学作品,想要欣赏并且读懂作品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至于形成较为成熟的看法那更需要较为长期的时间来帮助消化和吸收。从这种意义上说,也就印证了文学接受史上的一种常见现象,那就是,一些经典作品的形成是需要文化和时间的变迁来筛选的,经典的形成是需要充分挖掘和凝定的,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2 文学阅读的审美期待视野发生了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文化、时代等诸多因素亦随之发生了变化,研究者和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状况也在悄然改观,慢慢转化,这就使得文学接受者对于文学阅读的审美期待视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评论家和读者对于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的接受程度和认识角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个体文学期待视野的形成是跟整个时代的整体因素变迁分不开的,个体期待视野的变化会受制于整个文化和时代的大环境。

1995年之前,国内之所以对于《秀拉》的研究出现集体失语的现象,是因为国人遵从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审美,凭借自己的传统观念对小说《秀拉》持批评和不理解的态度,因为小说中主人公秀拉的行为超越了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底线,所以读者和批评者对于小说情节和人物塑造无法做出恰当的理解和认识,中国读者对于秀拉离经叛道的言行呈现出普遍的排斥心理,在情感上难以接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更重要的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世界一体化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因此,读者和批评者开始从另外一种眼光和角度分析评价莫里森的作品,原有的道德取向开始发生裂变,读者对于《秀拉》中主人公秀拉的形象解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社会日渐增长起了对于个体的尊重,各种宏大叙事开始消解,同时受新写实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集体的“人”开始走向小写方向的个体的“人”,读者和作家都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对于个性的崇尚也是蔚然成风。这些变化使读者和评论家开始重新认识秀拉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语言,她的叛逆言行也在中国具备了可以接受的文化语境,这就表明了读者的审美阅读期待已经发生了根本改观,人们开始能够包容像秀拉一样的那些极度自私的反叛,甚至有些读者对于秀拉这种蔑视一切世俗伦理和传统道德的美狄亚式的反叛持欣赏的态度。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较为尴尬的处境到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隐藏在同一文本的不同阶段的接受水平上的巨大差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这种潜藏的意味具有一定的可研究性。同時,对《秀拉》的安逸接受到逐渐肯定是最能够清晰地表明我们所处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正是由于这种发展着的变化,使得由于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审美阅读期待视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 对于批评方法和批评理论的接受理解也是影响《秀拉》解读的重要因素。由于西方多元化的批评方式,各种不同的批评方法和批评理论带来了对于《秀拉》研究的改变。由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自在之物,它并不实际存在于某处,而是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被人们发现和建构起来的,对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通过问题意识建构的。关于《秀拉》的文本解读,也可以用这种认识进行分析,它对于文本批评出现的一些特点的解释和描述是非常准确,也是非常到位的。由于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带有气息很浓厚的学者式理性色彩,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背景是很难对她的作品进行十分准确的解读的,虽然传入到中国的西方各种批评方法和理论越来越多,但是从接触到运用的得心应手是有一个接受过程的,由于种族和语言文化的不理解,造成了中国读者对于外国作品的疏离,同时,也正是由于对女权主义观点和黑人文化的不了解,使得国内研究者们对于《秀拉》这部极具争议的作品不敢妄作论断。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对着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和批评开始在中国繁荣,研究者为《秀拉》的解读打开了更大的窗口,同时由于后现代文学理论和流派的广泛传播,研究者找到了更多解读《秀拉》的方法,也有了较为得心应手的工具。

正是在这些理论体系的建构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秀拉》里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发现,从而建立起了新的阅读模式和批评模式,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变化与发展。所以,经典永远会通过时代的重新解释而获得更多的新鲜,从而获得更新,这也是经典帮助我们知晓过去联通未来的方式,评论家只有将那些以前的文学束缚解放,并且积极地参与创造新的解释成规才会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经典,解读经典,相信在新的形势下,文学研究者对托尼·莫里森《秀拉》的解读会更加兴盛,也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 李维屏:《编后记》,《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6年第1期。

[2] 胡俊:《黑人女性的生存空间:评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语文学刊》,2008年第3期。

[3] 刘黎:《论〈秀拉〉中以“性”为契机的双重颠覆》,《名作欣赏》,2007年第5期。

[4] 少况:《语言不能流汗:托尼·莫里森访谈录》,《外国文学》,1994年第1期。

(张珍珍,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杨宏,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秀拉托尼莫里森
理发师托尼
诺贝尔奖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我想自己做
托尼逃跑
小说《秀拉》的隐喻分析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女性形象解读
从创伤理论视角浅析《秀拉》中奈尔的创伤与复原
托妮?莫里森的姐妹情谊观
带刺玫瑰的凋零之路